井康琦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伴随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更多新兴数字技术被使用,数字文创产品的形式也在日渐趋于多样化。与传统文化创意产品不同,数字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实物产品,而是更多出现在会展领域、虚拟现实领域、产品可视化领域等。
在数字技术与文创内容结合初期,区别于普通的文创产品,数字文创产品为用户打开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尤其是在博物馆、艺术馆中的巧妙运用,也丰富了展览的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多人去了解相关的文化内涵。如今结合数字技术设计的数字文创产品形式越来越丰富,如:小程序、APP、沉浸式体验空间、AI 虚拟主持科普、VR 游戏、XR 体验馆等等。但是纵观现在市面上各式各样的数字文创产品,优秀的案例并不多。数字技术,在数字文创产品中好像只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吸引用户目光的“噱头”,而非真正使用户与文化内容本身产生共鸣的桥梁。
情感是人对外界环境的评价与判断,帮助人们趋利避害,组织行为方式。心理学家认为其有四个基本功能:适应作用、驱动作用、组织作用以及通讯作用[1]。
通讯作用,主要表现为情感的转移与传递,情感可以在不同个体间相互影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等人经过大量的实验,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一条信息的表达中只有7%靠语言,而剩下的38%靠声音,55%靠表情和动作”。而情感信息的传递也不仅仅通过语言这一种方式,情感表达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共情,是个神奇的过程。我们每天在充当接收者的同时,也在充当输出者。
人类的情感交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类对外界的认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言语的限制,但有些情感交流是不可见的,总有一些东西会把人们聚在一起。在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中有这样一句:“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知君何事泪纵横”意思是说:为何我知道了你的故事之后泪流满面。这好像是一种灵犀暗生的感慨,犹如一个个体对另一个个体最沉默的认同,表现了一种情感的传递。还有个成语叫“爱屋及乌”,意思是指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这也反映人的情感在不同客体上发生了转移。
情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用户对于精神层面文化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因此具有良好情感体验的数字文创产品更容易让用户产生共鸣,更容易拉近人与产品的距离,更容易激发人们进行深入了解的兴趣。
情感体验提升是产品创新的方法。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技术的日益成熟,产品在基础需求层面很难再有质的飞跃,对于情感体验的重视和提升,可以增加产品的优越性,提高产品附加值。情感体验提升是产品优化的依据。简单功能层面和表现形式上的产品优化,容易让产品变得华而不实,情感体验为产品的优化升级提供新的视角与依据[2]。
现代社会中,伴随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应用与发展,文创类产品和文创设计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趋于数字化。作为一种新的表达形式,交互式的数字文创产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多元的呈现效果,更易于文化内涵的传播。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人们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可用、易用的产品和设计。当人们去参与一个交互作品设计或使用一个数字交互产品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不再只是形式步骤上的交互行为。人们想看到的并不只是点一点手机屏幕就会动一下的“数字壁画”,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我从中可以真正获得的是什么”,“我和这个文创产品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联系”,“它对我的精神层面有什么影响”。
交互之所以需要设计就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设计师需要用更细腻的产品体验和更加人性化的行为方式去传达设计理念,从而打动用户。交互设计的目的是让产品或作品和它的受众者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有效地达到设计者的目标或是让参与者获得实质上的收获,增强、扩充人们的交流空间。
在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教授克里彭多夫(K.Krippendorf)和德国教授布特(R.Butter)提出产品语义学,产品语义学强调产品不仅包括行为与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的衍生性,产品具有象征意义,产品语义反应了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连贯性。
在数字文创交互产品设计中,设计者的情感输出以及用户的情感体验是一种潜在的交互内容,情感之间的传递与交互影响着数字文创产品的层次感和真实感。因此,情感设计是数字文创交互设计中举足轻重的环节。在数字文创产品设计中,文化情感的叙述影响着参与者是否有效接收设计者所想传递的思想,从而获得参与感和认同感。好的数字文创产品必然需要寻找、剖析用户与文化内容本身可能存在的共鸣点。这会影响整个交互过程是否能达到“知君何事泪纵横”的效果。神交古人,也许在某一个维度上,在时间线的两头,冥冥之中,文化内容与接收者产生着某种联系,就如同两种毫不相干的运行轨道,在某个结点跨越时间的结界而相交。通过神交能力我们与我们感知的世界中的事物进行精神交流,这联系中可能隐藏着某种情感的演变或升华。
文化属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属于设计的外延部分。但是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很难超越我们已有的审美经验和文化情怀,人们经常是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去对新事物进行评价,这也是在设计中最容易打动人的部分。对于数字技术的融入,用户是否能够接受与以往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是设计数字文创产品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情感设计也是如何把文化内容叙述好的重要手段。
旁观者效应,又称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
反观人们对于一个设计作品的反馈,观众将会成为旁观者还是参与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获得了认同感。情感设计对于数字文创设计就仿佛是那只将个体从群体中拎出来的手。强调观众的个体性与特殊性。观众在这一过程中不再被动,不再是“产业链”的环节,而是带着自身对作品的思考,转变为一个积极参与者[3]。
对于观众与数字文创设计产品的交互行为,为了达到更好的文化内容与情感传递效果。强调个体性有助于加强观众个人与设计之间的联系,增加观众的存在感和对设计内容的关注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设计内涵并进行独立思考。强调特殊性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当用户个人特征与设计之间存在共通处时,其交互过程的结果也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会使用户有独一无二的体验,也增加了产品的优越性[4]。另一方面,强调特殊性有助于增强文创产品衍生品的多元化。数字文创品可以说改变了传统文创产品的表现形式。这种新型表达方式不仅可以扩展文创产品的品类,也可以增加用户对于文创产品的参与度,使文创衍生品应用个人化,使衍生品风格在整体的基调下又保持了特殊性。这两种方法可以使用户在情感影响下更自主地与产品所传递的概念建立精神上的联系,同时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数字文创产品中的情感体验成为用户选择的内在驱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产品中的情感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思考创新,更容易发现用户痛点,提高用户的认可度。获取用户体验需求的方法仅靠科学研究和证明还远远不够。更多的体验需求来源于对用户市场选择偏好的分析。探索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交互方式,通过不断迭代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用户的实在需求和潜在需求。当下我们应该追求文化和产业的双重价值,创造更有文化含量、更有精神内涵、更有温度的数字文创产品,有效传播好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华而不实的外在“包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