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莹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目前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可观,许多施工单位纷纷投入建筑工程建设,市场占有率已趋于饱和。建筑工程的数量日渐上涨,给各企业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工程质量的问题也在不断增长。项目单位缺乏对工程过程的监管,施工企业则没有专业的人员和技术对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另外,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也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内容,涉及设计规划、物料采购、现场施工、项目验收等诸多环节,也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把控。
工程项目的管理包含对前期阶段设计图纸的确认、施工阶段安全等方面的把控、验收阶段存在问题的及时反馈和解决等。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关系到整个项目是否能严格按照进度实施、是否能保证项目在安全的前提下,既能做到按时交付,又能保证质量经得住考验。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能够提前预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提前调配人员和设备,做好解决问题的预案措施,为后期过程节省大量投入。
工程造价的管理关系到项目的资金投入、项目投资、资金走向等问题。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明确项目各个环节所需要的预算,制定最初的标准数据作为指导,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建立清晰的台账记录,项目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财务报表,与原始数据进行比对。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有利于控制整体的经济支出,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更科学、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
建筑行业市场趋近饱和,大量新兴的企业不断涌入,造成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许多施工单位为了争取到项目机会,不惜投入大量额外费用,甚至要接受项目单位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拿到项目后,也因为要把握住项目的施工机会,许多单位在各阶段需要自行垫付相关的费用,最终导致项目尾款迟迟无法结算、拖欠资金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造成市场秩序紊乱,存在不健康发展现象。
目前市场上的多数项目都需要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承包商,而招投标最基本因素就是看各单位的报价。许多资质不达标的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一味降低价格,影响行业的良性竞争。同时,许多项目单位也过分追求项目报价的数据,而不顾工程质量问题。该种情况造成的后果,一方面是让真正有实力的施工单位也要开始走偏门,降低企业底线,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建筑行业缺乏统一的工程管理及造价控制体系。正是由于目前市场行为不规范、市场乱价等不良行为,导致行业的重心始终无法放在工程管理和造价把控方面。拿到工程项目的承包权,是所有企业最看重的阶段,之后的实施和管控过程基本都无人问津。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许多单位为了达到高利润,私下使用劣质的施工物料,甚至在造价预算、财务报表上作假等,行为十分恶劣。
国家注重大方向、大范围的整体发展,为了拉动国家经济,会在税务、利率、市场价格等方面做出引导性的政策及措施。虽然政府不能直接决定市场的价格,但相关的政策、实时变化的社会经济还是会使各物料、人力的价格不断抬升,使工程造价的预算也随之上升,大大超出了原本计划的增长幅度范围。
建筑企业对项目承包商的要求不严格。建筑企业作为工程项目最主要的负责单位,在项目交接给承包商的过程中,一味看重自身的经济地位,不断给承包商施压,甚至出现一些恶劣的欺压行为。多数建筑企业看重的不是施工方的个人资质和管理水平,而是其为自己带来的项目外收入。这在源头上就导致了项目管理的欠缺问题和工程造价滥用的情况,也是市场乱象的主要因素。
以政府企业和项目为主牵头对象,制定相关的施工资质和标准规范。对招投标、申请项目等程序进行改革创新。主要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完善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以成交金额、项目类型等为划分点,规定不同的项目所对应的规章制度、施工单位资格、施工造价范围、施工物料标准等。并设置相应的监察监管机构,对每个项目的成交过程严加把控。
设立施工企业资质审查处,解决市场鱼龙混杂的问题。要求所有承包和参与项目的施工方具备相应的资质、营业资格、诚信承诺等,并按周期接受政府单位的审查。
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监管,杜绝受贿、走后门等不良行为,维护法律的公义和项目的公平性,给行业内的所有单位提供良性竞争的平台,减少施工单位内部的造价预算,降低成本负担。
在初期设计规划阶段,首先,工程负责团队根据项目现场情况和设计图纸,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流程、施工进度、节点验收等。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查。建筑工程项目往往牵涉到许多专业,包括土木、水电、给排水等,工程团队要规划好各个专业负责的范围和工作的节点,以合同的形式作为规范,避免施工中出现进度不一、经济纠纷等矛盾的产生。其次,财务人员要根据工程团队规划的内容做出全过程的设备物资采购预算、人员支出预算、不可控因素造成的资金超出部分的预算等。最后,项目团队、财务人员、所有的施工单位应共同参与流程、制度、费用等各方面的确认环节,保证项目在没有任何隐患的前提下正常开工。
在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负责人要与施工方责任人做好对接,按期跟进项目实施进度,对其中存在的时间节点偏差、人员设备调度等问题进行协调。库管人员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材料物资的采购和领用环节进行记录。现场的情况不会完全按照预想的计划那样有序实施,采购的频率和物资数量也会有浮动,采购人员应以实际需求为准,记录实时的市场价格,为之后的核算阶段做好数据支撑。在原有的预算基础上,部分物料可用价格相对较低的材料替代,也可征得负责人员同意后,采用性价比更高的物资,为项目节省支出。另外,要严格审核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要求提供物料的检验报告,保证进场的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在项目验收阶段,财务人员应对所有使用的材料进行盘点,保证过程中的开支透明,有据可查。项目现场可回收的材料和设备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回收,杜绝浪费及滥用现象。实施过程的采购、领用、归还等数据,要进行严格的核算。另外,项目验收结果不过关导致项目返工的,返工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金成本也要另外核算。所有的数据验算完毕后,与最初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工程造价是否在预算可控的范围以内,及时做好总结,也能为之后的项目留下可参考的经验基础。
人员的操作对于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十分重要,许多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都是因为缺乏专业的人员,导致管理过程和造价把控不到位。团队的建设十分重要,在强调改良措施之余,也要注重对人员的培养。
在人员的招揽阶段,要严格筛选人员资质,管理岗位从业者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管理经验,懂得根据不同的项目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和流程。由于造价的控制涉及领域过多,财务人员则应该具备资深的财务知识体系。对于不同的专业领域,要区分明确。招聘过程应公正公开,避免走关系、私下送礼等问题出现,影响整个工程的人员体系。
从思想上培养科学管理的意识。通过理论课和日常宣传的方式,让管理理念渗入到员工的工作中。社会经济和时代观念都在不断变化,人员的思想也要随之往前推进。传统的工程管理和造价控制只是为了保障项目能够在最低成本的前提条件上按期完成。而当代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项目不拖延、资金不超预算,同时也要有明确的制度和流程,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增设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可以同步开展管理、采购、监管、财务等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让各个岗位的人员在了解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后,结合所学习的专业技能知识,能够完全掌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另外,也要设置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对于考核过关且能力优秀的人员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措施,考核不过关的人员进行二次培训,直至能胜任岗位所需后,再投入到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去。
项目主管部门对于人员的合理调配也十分重要。根据培训和考核的结果,对人员的技能和个人素养进行分析,将其分配至合理的岗位。一方面,发挥人员的长处,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推进项目进度。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建筑行业内各承包商和供应单位都发展起来。建筑行业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作为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其实施过程和工程质量都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更加重视质量问题。许多小型的施工单位由于资质和经济实力有限,更要加强对项目的选择和资金调配,做好充分的造价预算,在保证成本可接受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