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爽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初级助教,硕士研究生
建筑表现技法是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检验学生建筑设计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建筑设计及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的新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建筑表现技法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改善,通过提高建筑表现技法水平,提高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客户等人的沟通效率及效果。
就目前而言,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无论从学生发展层面来看,还是从建筑行业发展来看,都应重视对建筑表现技法教学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在建筑表现技法的教学中,一般以水墨渲染为主,与地形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借助淡彩来描绘阳光等建筑配景,后来逐渐出现水彩、马克笔、彩铅、计算机绘画等技法类型。水彩、马克笔、彩铅及计算机绘画形式的出现,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抛弃了对传统水墨渲染技法的教学,单一地使用计算机绘画技术或马克笔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缺乏合理运用各种表现技法教学方式的问题,没有重视对传统表现方式及工具、现代先进表现方式的平衡运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优先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教学[1],忽视了对其他重要表现方式的运用,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更多样的表现技法,无法从多种表现技法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表现技法,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选择,这将会对学生的建筑表现技法掌握及运用带来一定影响。
不论是传统手绘表现技法还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表现技法,都是现代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学校意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设计及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例如,手绘课程中只是将临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对线条、透视等方面内容的设计及安排较为缺乏,对优秀设计作品的临摹成为主要教学内容。当学生掌握一定的素描能力之后,会引导学生用钢笔等其他工具进行设计绘画,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熟练地掌握绘画技术,无法保障建筑表现技法学习的效果[2]。
此外,在实际教学设置中,存在实践教学内容不足、学生自主性练习课时安排不足的问题。建筑表现技法作为一种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不合理的教学安排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及综合能力下降。
学生作为建筑表现技法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其自身的绘画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教学效果。但建筑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在入校之前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美术培训,对美术知识的了解知之甚少。而建筑表现技法的学习离不开素描、色彩等美术技巧及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的绘画基础、美术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因此,对于毫无美术经验及基础的学生而言,在建筑表现技法的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特点,会面临更大的学习挑战,如果不加以改善,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而且会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跟不上实际要求。而实际教学安排中,基础性的联系相对较少,无基础的学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绘画技术突飞猛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
在社会发展对建筑需求及要求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也应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及要求对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式做出调整和优化,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及方式的基础上,促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
首先,应结合建筑表现技法在建筑设计质量及施工质量保障方面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责任意识进行培养,确保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遇到学习难题时能积极应对并克服,能积极进行自主学习,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掌握更全面、更有效的表现技法[4]。
其次,教师应重视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社会发展对建筑表现技法提出新的要求,以及实际工作岗位对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要求,优化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上,既要在保障学生表现技法掌握及运用熟练,也要确保学生能适应不同设计的要求,运用不同类型的表现技法。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在传统基础知识及技巧的教学上,增加创新能力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协作能力培养等多种内容。
为改善现阶段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仅需要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优化,还需要对教学计划及教学安排做出改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社会发展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计划制定的合理性,确保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各种表现技法。
首先,需要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式运用比重过大而导致学生主体性丧失、互动性欠缺等教学问题,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改革,加强对实践类课程的运用,并提高对实物或模型的运用,确保学生能对建筑表现技法的实践运用产生一定理解。
同时,需要加强对现代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如慕课平台、雨课堂等,优化教学中预习、课堂管理、复习等各个环节的教学效率及效果,在活跃教学氛围的同时增加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改善教学效果[5]。
应重视对课余时间的合理安排,只利用课堂时间是很难保障学生的表现技法学习效果的,特别是对于美术绘画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因此,在教学设置的优化上,还应重视对学生课余时间的运用。教师可通过运用微课对建筑表现技法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精细化整理,为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与练习提供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及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等平台发布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在特定时间准时上交作业,以此硬性管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中临摹、写生、速写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相互独立,教师并未合理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无法有效发挥3 种方法的促进作用。因此,要改善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中的现存问题,需要对教学方法加以改善优化。教师应厘清临摹、速写与写生之间的关系,以临摹为主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再在临摹的基础上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行补充与完善。将临摹与速写、写生、创作等方式相结合能帮助学生建筑表现技法学习水平的循序渐进,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在临摹与速写的结合过程中,写生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环境场景,帮助学生学会提取环境空间中的具有特色的物体,并产生更真实、立体的感受,能对学生的手、眼及脑的协调性进行有效训练,同时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与临摹的结合,学生能将临摹所用技法合理运用于写生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夯实临摹所学技法[6],还能培养学生的整体绘画能力。
在社会发展对建筑需求和要求不断增加的环境下,必须重视对建筑设计及相关人才的培养,通过找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及要求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从而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保障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建筑表现技法教学至关重要,其教学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建筑设计水平与实力。因此,在建筑表现技法教学中,应从转变思想观念、优化课程设计与安排、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促进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