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鑫 江西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土库,又叫作“土屋”,大多分布在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滨。因其所处环境大多地势较低且潮湿易涝,使用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结构形式。此类建筑中规模较大的一般被当地人称作“土库”。
汪山土库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其名字由来是因为所处位置叫作汪山冈。汪山土库是晚清古建筑群,位于鄱阳湖西畔的南昌市新建县大塘坪乡境内,距离近几年发现的汉废帝刘贺的墓葬海昏侯墓仅几公里车程。
早期的汪山土库由当时程氏家族九兄弟筹资兴建,历经30 余年才初具规模,其中走出过“湖广总督、江苏巡抚、安徽巡抚”等大官,名声显赫,其家族也被称为“一门三督抚”,再后来汪山土库因为历史、政治原因破坏、重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汪山土库占地7.2 hm2,由25 栋抬梁穿斗式结构的青砖大瓦房组成,共有大小房间共1443 间、天井572 个[1]。整个建筑群墙体、房屋相连,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在南方地区乃至全国都极为少见,素有“江南小朝廷”的美誉。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列入南昌市级第二批、江西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受到天气、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定地域的民居建筑都会有稳定的结构关系,形成一种通用的模式,即形制。土库形制建筑多分布在鄱阳湖流域附近,其具有浓厚的鄱阳湖区域特征。这种形制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及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研究土库形制的建筑,对于研究江西民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形制的建筑反映了当时江西省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2]。
江西民居最基本的构成法则之一就是以天井为中心组合一进的单元平面布局。所谓一进,是以天井为中心,环绕着其布置上堂、下堂、上下房和厢房(厢廊)等生活居室。
汪山土库的形制与天井式民居大致相同,以进为单位,房屋布局围绕天井展开。天井主要实现建筑内部日照采光、通风和排水几大功能,还可以种植盆栽、小型观赏木,以及给居住者提供简单的室内外活动场所。汪山土库内共有大小天井572 个。厅堂两侧的上房两侧也分别设有天井。汪山土库的天井较大,尤其是主厅堂前的天井,最大者超100 m2。天井与厅堂一般有一步高差,增加了厅堂气度,也利于保持厅堂地面干燥[3]。
天井另一个主要功能是解决雨水排水问题,因为汪山土库采用了有效防火的马头墙作为外围护墙,加之“四水归堂”的封建传统,屋顶的坡向使天井承担了主要的排水功能。
汪山土库整体以祖堂为中心向左右排开,9 栋并列,每栋4 ~7 进。祖堂是整栋汪山土库的轴心,每栋建筑的中心是各自的厅堂,在空间上形成了融洽、聚集、向心的特点,其内部空间格局是纵向递进式。
汪山土库内部空间布局遵循“主次分明、井然有序”的特点,这是汪山土库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先祖遗礼和门庭观念。祖堂是中轴对称的二进式空间,在功能上是祭祀祖先的公共空间,当时人们一般在这里供祭祖灵、进行家务活动,所以这是具有复合功能的空间,第一进是长方形天井,第二进是正方形天井,每个天井中都有一个水缸。整个空间尾部有一灵台,用于祭拜。
正房是围绕着天井分布的一进式,天井以中轴对称分布,用来接待客人的堂亭在中轴尾端,桌椅对称摆放在堂亭内,在汪山土库内区分地位高低的分界线就是建筑的中轴线。
厢房通常面积较小,一般5 m2左右,有一个过道和天井竖直排列。每间厢房临近主巷道,通过巷道与正房联通。笔者调研发现,每间正房旁都会有一排厢房,用以安置仆人、灶房、仓库。
汪山土库内的讲堂为一进式结构,是其中面积较大的一个空间,与正房比较类似,在天井、厅堂及入口两侧都各有一房,这里曾是作为汪山土库内学童们的家塾使用。
提到汪山土库乃至江西天井式民居的外部形象时,不得不说的就是“马头墙”。因为民居外墙大多坚实且单调,唯一可以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就是山墙头。山墙因为要兼具防火功能而必须高出房架,才能做到发生火情时防止火势蔓延、阻断火焰,山墙的作用实际就是一道外部防火墙。一次跌落的马头墙被称作“三山式”(三花墙),两次跌落的被称作“五山式”(五花墙),最多甚至会有“七山式”(七花墙)[4]。
汪山土库中的马头墙属于“三山式”,也叫作三花墙,只做了1 次跌落。这更加印证了汪山程氏家族作为清代朝廷官宦之家对于礼制法则约束的敬畏,整个汪山土库的建筑风格都体现出一种简约但不失大气的感觉,但数百个简单、美观的马头墙整齐排列彰显了大家风范。若不是借助现代科技,可从高角度俯瞰整个汪山土库,相信当年的程氏九兄弟也不曾见过这样的风景。
水系统是汪山土库建筑结构中的又一大特色,除天井式民居自带的雨水排水属性外,整个汪山土库还有一套完整、可靠的地下排水系统。笔者实地走访调研时,通过与当地老人交谈,得知汪山土库排水系统是根据故宫排水系统而建,近200 年从未堵塞,由主干和支干组成,由下水地漏、暗沟以及土库外围的玉带渠道和月牙塘构成了整个排水系统,
这套排水系统分为室外和室内,只排雨水不排污水,或许这也是从不堵塞的原因之一。宅子的排水主干一般沿屋外巷道,以明渠的形式联通到每间房屋,在每个天井的四角都会有地漏,地漏的造型与故宫的铜钱状地漏一模一样,并且配有各种生肖造型的红砖地漏盖,汪山土库五百多个天井的雨水全靠这套排水系统在下雨天保护着当时居住者的绣花鞋和官袍。
汪山土库中的“八尺巷”因宽2.67 m而得名,是连接整个土库东西的内部主干道,当时供马车、轿子接送主人出入,其宽度可容下2 台轿子或1 驾马车。作为整个汪山土库的主干道,可与每幢房屋相通,但其又在祖堂东西两边各拐两个弯。
以雕刻装饰为例,土库内的雕刻装饰以石雕、木雕、砖雕为主,其中石雕是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圆雕、浮雕2 种形式,多应用在门头和地漏井盖上。每个天井的下水井地漏上都配有1 个地漏井盖,地漏井盖大多用圆雕形式雕刻着十二生肖中的动物,或麒麟、乌龟等,或其他寓意着吉祥的动物。
汪山土库中的砖雕大多出现在围墙上,一般以镂空的形式出现在墙上,或者以浮雕形式出现在门头上。砖雕的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有矩形、椭圆形。图案大多有牛耕、蝴蝶、八仙、祥云等,正房的砖雕一般纹样精美、手法细致,而厢房则是简单雕花。
汪山土库中的木雕则是典型的徽派木雕,一般出现在门窗上,图案样式不尽相同,寓意也丰富多彩。因为历史上程氏家族名声显赫,所以麒麟神兽是木雕图案中出现较多的形式。
汪山土库的外围通常只在正面开一道门,其他三面很少开门,窗的位置又高又小,通常是红石漏雕窗的形式,符合财不外露的风水习俗。门上方的门头大多是门罩形式,以石雕装饰。与徽派建筑的精美装饰相比,汪山土库的建筑墙面显得格外素雅。
汪山土库的建筑美学价值,一是体现在其“三雕艺术”精美细致、独具匠心的雕刻中,二是体现在其作为官宦府邸,其营造技艺为日后江西传统民居的营造打下了基础。无论是其细微处的雕刻技艺,还是其建筑结构的营造技艺,都极具地方特色,作为鄱阳湖畔特有的建筑形制,其成为鄱阳湖流域所有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这种产生于人民生产实践中的代表,就是日后人们所讲的通俗美学。汪山土库具有十分宝贵且非常实用的美学价值。
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对于江西民用建筑的影响极大,甚至一些房地产广告中直接指出其门头细节创意源自汪山土库。笔者通过对汪山土库多次的实地调研并查阅大量的文献、书籍,对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已经领悟一些,所以在这里浅谈其对于江西省现代民居建筑带来的启示。目前,汪山土库被后人运用最多的就是天井式结构、马头墙,而天井式结构在现代民居建筑中又渐渐弱化了其雨水排水的功效,马头墙也渐渐只作为装饰之用。希望在以后的民居建筑中能更多看到带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的建筑特点,而这些特点也能真正为这些民居使用者带来实际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