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智慧城市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

2021-03-31 04:04
居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测绘智慧服务

葛 松

(江苏国衡土地房地产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信息技术与资源优势,为资源调查、通讯、军事、航天、电力、环保、基建、公共应急、城市规划以及管理决策等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民众对于城市规划科技含量提出了更多要求,尤其是智慧城市这一概念诞生之后,我国各个领域均开始进行信息化与数字化建设。在智慧城市理念背景下,需要积极转变测绘地理信息模式,促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1 基于指挥城市背景的测绘地理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

1.1 项目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要

现阶段主要通过卫星系统、遥感技术等获取地理数据,通过项目形式开展生产作业,工作人员分工序、分专业,根据工艺流程采集地理数据,也就是生产标准数据,此种形态采集的数据有限,主要通过数据库形式进行保存。虽然,现阶段基础地理数据具有较高的更新周期,然而主要提供例数信息服务。将数据采集作为中心,将项目作为管理单元,主要采用层级管理模式,无法保证不同项目地理数据的通用性与一致性,例如,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由于采集标准不同,所以无法进行融合,与指挥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异。

1.2 标准体系无法适应智慧城市要求

当前,主要内容通过对象信息的客观几何描述以及图形表达为前提构建标准体系,在附加属性收集以及描述方面略显不足,就是对图形信息更加关注。但是要想满足万物互联要求应该向整理数据“智慧化”发展,面向对象进行数据收集与描述,不仅需要了解物体外表形态,同时需要了解其具体类型。所以,基础信息的时效、结构、种类等与智能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另外,因为网络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使得地理信息采集、可视化表达等均需要和网络、智能传感器相连接,通过移动终端开展地理信息采集工作变得更加普遍。同时,现阶段在个人地理与移动终端信息采集工作并未纳入到标准体系,地理信息系统架构和云服务在实施要求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应该重新定义地理数据可视化、系统架构与要素编码等标准。

1.3 “有什么,提供什么”服务模式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发展

当前,地理信息服务主要是以“有什么即提供什么”理念进行构建,产品形式主要以DOM,DRG,DLG,DEM等为主,按照设定的周期时间对基础信息进行更新,通过地理的空间框架支撑数据,服务接口主要为公共服务系统,以有限、标准化、规则化的数据结构系统支撑运营,无法满足智能城市中“按需服务”的要求。

1.4 人才结构无法满足发展要求

当前,人才结构主要以服务测绘、生产地理信息产品为前提进行构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是人才结构主要构成部分,而统计、网络、计算、经济、人文、地理学以及其他方面人才较少。智慧城市中涉及到的专业领域较多,因此所需要的人才应该多样化、多领域。要想保证地理信息实现智能化服务,应该根据相关基本专业知识与地理学知识,充分挖掘和地理位置信息相关的数据,进而充分保证服务全面性,所以当前人才结构无法充分满足发展需求。

2 基于智慧城市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的转变

2.1 由项目管理转变为综合信息管理

现阶段,测绘信息服务主要是有限动态与静态模式为主。基于智慧城市不断落实与建设,网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中,通过不同遥感设备与智能传感器收集信息的方法日益丰富,实时地理数据更加庞大,数据共享以及交换更加频繁,数据形态与类型不断朝着多样化与复杂化方向发展,相关生产流程、作业单元、作业机组等界限开始模糊,数据收集以及处理更加灵活,促使要素级互动更新、移动端更新、传输端更新以及其他作业方法交替开展,因为数据收集、处理和服务等方面界限日益模糊,因此需要积极改变管理方式,传统项目形式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等均无法满足当前工作要求。所以,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采用综合信息模式开展管理工作。

2.2 由定位信息服务转变为智能服务

对于地理信息,其本质为空间信息,数据量大、关系复杂、多比例尺以及非结构化。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一般通过地理信息进行定位信息服务。因为数据是基于定位信息而获得的数据,所以种类缺乏多样化与丰富性,数据在精准化与精细化方面略显不足,同时因为地理软件和网络环境在多源异构等地理信息中无法充分处理实时信息,因此公共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与电子地图均是以定位信息业务为主,客户通过对专业数据进行叠加实现使用,通过地理数据库方法保障数据。虽然高德、百度、腾讯、谷歌等借助智能手机发展,并为民众提供信息服务,然而这些仅仅是地理信息在智能化服务方面迈出的第一步,并不能将所有智能服务充分地提供给民众。基于指挥城市背景,不仅要通过地理信息实现定位,同时还应该可以对不同物体的相对空间关系进行充分分析,促使“有什么和是什么”等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传统几何信息收集模式应该不断朝着属性数据与几何信息溶蚀采集方向发展。元数据重要性已经开始显现出来,应该通过云计算对大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实现万物互联目标。因为此种分析与反应均为自动响应,所以在数据准确性以及精细化等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应该对地理空间的空间数据进行充分改造与优化,保证可以精准判断同一空间中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促使数据能够实现智慧发展,采用一体化方式组织与处理数据,使其能够根据具体需求提供相应服务,同时有效提高处理数据以及管理空间数据等方面能力,提供全面的数据信息,进而达到智能服务的目的。

2.3 由标准数据转变为共建共享信息

当前,地理数据库中核心数据主要涵盖静态、结构化等类型数据,对于空间信息有效利用与共享等问题并未进行充分考虑。智慧城市应该以动态、精准、海量数据为基础才能够进一步构建,应该保证数据链不断地朝着两侧延伸。首先,进行精细化建设,比如城市中相关部件具体属性信息与详细位置,室内与室外三维信息等。其次,进行战略大数据建设。主要用于风险预警、预测、预防、城市管理运用、城市预测、发展模型以及统计分析等。在服务链延伸过程中,更具复杂性,也使得地理信息数量更充足、更加多样化,能够充分提供实时、便利、按需、个性化等服务,并且按需测绘以及私人订制等服务也会发展为常态,数据即服务将会不断淡化,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地理信息的标准统一,并实现共享、集成与整合发展,各个部门与专业之间实现分工合作,将服务作为中心,并进行共建共享已经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通过统一标准开展异构数据收集与整合工作。地理信息与测绘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全部部门负责专业数据,进而充分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目标,采用一体化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这也是智慧城市在地理信息服务方面的关键要求之一。面向对象管理单元,其数据能够构成不同的需要形态,促使城市中,尤其是具有物联网建设需求的设施充分集成与整合信息,同时借助网络开展在线服务,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构建可操作、健全的空间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促使指挥城市发展能够获得良好地理空间数据保障。

2.4 由专业人才需要转变为综合人才需求

基于指挥城市背景,使得地理信息服务的现有人才无法保证相关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不仅需要地理信息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还需要根据地理信息工作要求,对人才进行定量分析,需要积极引进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经济以及人文等方面人才。而在实时传输数据过程中,需要网络服务以及智能传感等人才。所以,当前的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充分考虑现阶段地理信息工作的具体要求。

3 结 语

总之,地理信息服务对于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基于当前地理信息服务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不足,应该积极通过由项目管理转变为综合信息管理、由定位信息服务转变为智能服务、由标准数据转变为共建共享信息、由专业测绘转变为泛在测绘等策略对服务模式进行完善。

猜你喜欢
测绘智慧服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