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倩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 221116)
剪纸是在众多民间艺术形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艺术创作,只要有了剪刀和纸张便可以独立地开始创作。在过去,中国的大街小巷它的身影随处可见。劳动人民创造出世代相传的民间剪纸,剪纸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装点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遵循着自身发展规律,它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丰宁县位于河北省北部,燕山与蒙古高原衔接地区。丰宁县的县字来源于“丰阜康宁”,是乾隆皇帝御赐。丰宁县约有两千多个自然村,三十多万人居住于此,在这片土地上汇聚着多个民族,交织在一起的多民族文化就形成了丰宁特有的历史体系和文化底蕴。它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这块丰厚的土地上孕育了许多塞外美景和名胜古迹。从古至今,剪纸在丰宁人民的眼中就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装饰品,例如节日时装饰的窗花、婚丧嫁娶的喜花,或者是烘托气氛的喜盏,这些都是通过剪纸制作而成,由此看出剪纸显然早已经成为丰宁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民间剪纸最早有记载的是商朝出现的金银片镂花,商朝之后的周朝便有了剪皮艺术装饰。唐朝民风开放,妇女使用“剪彩为华胜”和“剪彩为人”作为头饰,戴在头发上[1]。历经朝代更迭,到宋代时开始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手艺人,并且民间剪纸也逐渐扩大了使用范围。
乾隆至嘉庆年间丰宁民间剪纸诞生于“土城子”一带,当地满族人原来就有着在神牌前贴上挂笺的传统,之后在此基础上又吸取了山西、山东、河南和河北的乡村人民带来的丰富多样的年画和剪纸,经过长期交流发展,满族人已经在剪纸中融入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特点,从而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丰宁满族剪纸艺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中诞生以来,它发展的历史就没有中断过,它充实于各种满汉民俗文化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作品。这便是与艺术理论中阐述的不谋而合了,生活中获取艺术创作灵感,民间艺术永远都是现实生活最真实的反映和最凝练的概括[2]。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丰宁处于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交接的地区和大兴安岭外延的南部地区。丰宁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融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和清朝政府措施及政策决定丰宁剪纸中既包含了汉文化的优雅精致,又有着满蒙民族的不拘小节[3]。
丰宁满族民间剪纸一年中有两次大型的剪贴活动,每逢新年,满族人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为迎接新年装饰环境剪制窗花,祈祷一年万事顺意,窗花的技巧重阳刻,线条精细简洁,着色一般为透明色。另一次是端午节需要在门首上贴上驱除五毒和瘟邪的蜈蚣、葫芦等挂笺,一般用单色纸阴刻。丰宁所处地区为蒙古高原衔接地区,一年中多半时间无花无果,地荒山秃,所以人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使用价格低廉,技巧简单,又具有透光的特点的剪纸来点缀窗户,由此来寄托自己的追求、理想和希望。在黄沙蔽日的早春晚秋、白雪茫茫的严寒冬季,家家户户的窗户上红花盛开,生机盎然,美化了自己的生活。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一个门类的艺术品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丰宁满族剪纸也赶上了时代的步伐,剪纸并不会单独局限于一个方向,它正从窗花变为文化产品、艺术作品,但是丰宁剪纸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式不会因此而改变,而会有所改进。丰宁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它从初现、繁荣到消退及复兴,这些阶段都会使它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充实。剪纸的颜色素淡清新,剪制时大多使用阳刻,通常会用单色的红纸剪出花样,初看与汉画十分相似,内涵丰富,体现着满汉民族融合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时代发展,对传统文化的提倡也到达了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新剪纸艺人,如石俊凤、王绣莲、范凤珍,使得丰宁民间剪纸艺术更上一层楼。如今,文化部将丰宁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丰宁剪纸也展现出自身的新风貌,它顺应时代的发展继续前进,也会准确地表达出来丰宁满族剪纸所蕴含的民族性、地方性和艺术性。
丰宁满族剪纸的雏形最初是出现在满族的祭祀活动中,而在祭祀中尤为重要的是一项活动就是祭祖。在传统的宗教社会中,祭祖有着特殊的意义。习俗中通常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在这些特定的日子里,人们往往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行祭祖。古时,丰宁满族农村在“中元节”也会进行放河灯,以木板等物体为底托,然后在上面放置用纸制作而成的纸灯,再放入塘、河、湖中,顺流漂浮。在过去,几乎每家每户房屋室内的西墙都会放置祖宗板,上面摆上一个木盒,里面往往会装有皮条、布条和绫条。祖宗板前面贴上挂笺,这便是十分地道的满族剪纸,剪纸有白色和黄色的。满族挂笺上方会写上满文的“寿”字,四周有方孔和文字连接在一起。随着人们的观念改变,挂笺也不光用在祭祀的活动上,人们在喜庆的节日里也会把它贴在大门的门楣上,颜色也从原来的单色变成五颜六色了。这样丰富的色彩便可以填补冬季村庄里颜色的空白,以烘托春节的喜庆气氛。
民间剪纸是劳动群众自由自在地表达真挚情感和意愿的产物,它体现出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的缩影,它记录下人们对现实的加工创作,它是丰宁人用真情和实意绘制出来的温暖和谐的生活画面[4]。吉祥祝福题材的民间剪纸,它包含了人民群众朴实真心的祝福,“真”“善”“美”的含义通过一张小小剪纸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
从内容题材上丰宁满族剪纸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现实场景题材、戏剧和民间传说题材、吉祥寓意题材和祭祀与宗教习俗题材。由于丰宁剪纸艺人多是当地的农民,所以现实场景题材内容多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创作,在剪刻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题材一般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生产劳作场景以及四季的风景。丰宁剪纸较为喜欢表现动植物,这与丰宁的地理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以及审美情趣有关。首先,丰宁位于北方的山地地区,人们在寒冷漫长的冬季里会想念明媚灿烂的夏季;其次,农耕的经济生产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丰宁人喜爱动物和植物。当地生产方式是以农耕为主,以放牧为辅,田间劳作的朴实农民同时也是丰宁剪纸的创作者,艺术来源于生活,每天田间的景象便自然会出现在剪纸上。剪纸上描绘的田间劳动景象都是对丰产多收的美好场景的一种期盼,画面构图生动活泼。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当地人们也逐渐了解到剪纸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虽然当地的剪纸艺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为了更好地将剪纸艺术继续传承,将当地民风民俗融入剪纸中,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将满族文化以通俗易懂、极具观赏性的方式传承下来。
由于中国人十分注重传统文化,所以节日风俗往往都会与剪纸有着紧密的联系。丰宁满族的很多节日也同汉族一样,例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满族每逢节日或是庆祝寿诞、婚丧嫁娶等民俗节庆都会使用剪纸装饰。丰宁剪纸艺人喜欢托物言情,一般会使用谐音或者是象征的方式,通过谐音来表达美好含义,如剪刻莲花与鱼就寓意着“连年有鱼”。另外,丰宁剪纸艺人在表达祝愿时也常用民间流传的历史和神话故事题材,如财神送宝、八仙拱寿和风调雨顺等。总之,丰宁剪纸几乎不会去表现出负面忧郁的画面,它永远都用鲜艳的色彩和祥瑞的寓意表达出对待生活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丰宁满族剪纸艺术形象的特点是简约概括和视觉冲击力强,它一般不会去表现复杂纷繁的场景,剪制的简单图案十分引人注目,追求单纯却不单调,精炼的的形式却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宁剪纸艺人并不拘泥于剪纸的题材,生活中平平无奇的人物、动植物和蔬菜水果都能成为他们手中的优秀作品,正因如此,剪纸意象符号才能成为立体的民俗文化载体,它包涵着宗教文化和民俗载录[5]。剪纸艺人对每个艺术形象进行简练概括的艺术加工,将关键的地方进行重点刻画,忽略一些不重要的元素或使用程式化的处理,对艺术形象的主要局部细节和纹饰图案进行有秩序的仔细绘制,这样经过艺术加工的剪纸,不拘束于具体的形态,展现出艺术形象,传达出精神气质,比真实存在的事物更加显目清晰。
丰宁满族剪纸充满满族文化本土特色,大胆、浑厚、简练。剪纸艺人们是感悟在乡间田野、体会在乡间田野、创作在乡间田野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感悟,将这些朴实自然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再现。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初始的纯真的文化心理的反映,是稚拙环境下的对自然生命的伟大再现[6]。丰宁满族剪纸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情真意”向民族艺术的“美轮美奂”演变、形成和升华的凝练,它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剪纸艺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以及文化品位。
从丰宁满族剪纸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的丰宁满族剪纸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传承发展的。每逢冬季农闲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妇女们就会围坐在一起,思考如何装饰房间,她们使用五颜六色的纸张剪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将房屋装扮得色彩缤纷,让寒冷萧瑟的冬天增添了几分新意。
步入21 世纪,丰宁满族剪纸艺术的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家庭为单位的剪纸传承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时代。国家开始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宁县也响应号召,正式开展了剪纸培训班,开展对剪纸理论的讲解及对剪纸创作技法的学习。首期的剪纸培训班由县教体局、文广新局组织开展,在丰宁县各乡镇、社区和学校大范围招收剪纸爱好者。随着丰宁剪纸被列入联合国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政府专门开设剪纸培训班来培养具有专业性的剪纸教师和艺术人才,并且建议在中小学校的艺术课程中开设剪纸课程。
丰宁满族的民间剪纸艺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最重要的一点是群众的参与。丰宁的民间艺术家们凭着自己对日常生活点滴的真实感悟,用一把朴素的剪刀,几张简单的彩纸,进行自由自在、不被拘束地艺术创作。步入21 世纪,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剪纸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丰宁民间剪纸艺术正进入低潮期,人们对剪纸的需求也在逐渐减少,这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且丰宁人们的生活习俗也渐渐向汉族的生活习俗靠拢,满族信仰、风俗等慢慢被遗忘,表现满族风格特点的剪纸也淡出人们视线。故此,丰宁民间剪纸在新的创作过程中不仅需要去继承满族民间剪纸的质朴的风格和民族的特点,又需要融合发展现代人的审美意趣和思想品味,在新的剪纸题材和技法的创作上也应该不断地创新出优秀作品,呈现出艺术创作的新风貌,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政府和媒体也应该积极地宣传丰宁民间剪纸艺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发现、接触和学习民间剪纸艺术,这样可以为丰宁民间剪纸艺术提供一个更宽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