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琳清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816)
沉浸式相关理论最先出现于20 世纪70 年代,主要描述人们把全身心投入到日常活动的某一特定情境之中。与传统展演设计思路不同之处在于,观者的体验感在现代沉浸式展演空间中所占比重更大,重点采用多元化的展现方式,塑造多感官、多元素的观展体验。大部分沉浸式空间都会根据展演内容来设计,整个展演空间都围绕主体内容呈现,旨在强调情境化[1]。
沉浸式体验不仅同时涵盖科学技术内涵和人文价值体系,还牵涉到医疗、工程、培训、军事等有广阔前景的热门领域应用,是目前文化与科技交融而成的一种新型业态。这也印证了《设计的法则》一书中阐述的沉浸是心流理论的主旨内容。心流指的就是这样一种通过减少与展品间的心理审视,将个人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情境上,甚至逐步增加的感觉。
目前,国内许多以剧场、展馆作为表现载体的独立展演空间为满足展出内容的基础需求且容纳更多的展演项目、适应不同的展出内容,通常会忽视个性化设计,只是以功能为设计核心,侧重于把价值体现在教育、典藏、陈列、研究等方面[2]。现代化智能技术开发难度大,造价高昂,对环境和光线要求高,并未得到大规模普及以及大范围应用,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对技术的过度依赖,追求现代科技的标新立异,氛围的营造以及多重感官的形式主义,创作概念模糊不清,作品内核也有待反思,让艺术丧失了对时代的映射和对现实社会的抽象,曲解了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属性,受众开始不断对文化展览方向提出新要求,兴趣关注点也逐渐偏离,这些也都是需要引起重视并改进的问题。
传统沉浸式展陈设计通过借鉴人文美学和民间艺术的形式更侧重强化装饰效果,而现代展演空间沉浸式设计中的创新点在于构成意识得到了整体强化,对设计内容及形成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其具体样式以构成型设计元素为主,汲取透视特点及光影处理手法,强化了空间深度及写实性,让沉浸式设计能在整体上更进一步贴合广大受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受众更有效地沉浸于其中,使展演空间发展更深远。
体验模式、组织形式、人流动线作为沉浸式展演空间体验的三大核心,是串联和引导感官体验的重要组成元素。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延伸至生理、心理和意识三个维度,来放大展演空间带来的沉浸效果[3]。生理沉浸即通过技术激发人的感官能力,从而使人们逐渐消除媒介意识,进而获得了更为理想的沉浸体验。正如3D 与2D 电影传达不同的艺术意蕴一样,虚拟现实技术的关键在于引导观者进入创建的虚拟场景,这个过程即是对沉浸效果的最佳表达形式。从而在功能基础上提高传播媒介的适用性,形成对应的心理状态,感知预计展现的艺术氛围或理念,当下这种体验大多应用于艺术类展演空间中[4]。再如沉浸式电影《飞跃加拿大》,全景式展示了加拿大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辽阔国土,奔腾的跨境瀑布、冰雪覆盖的落基山脉、一望无际的红枫树林、自由奔驰的草原牛仔,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加拿大特有的空间感。
近年来有诸多前沿技术手段被直接应用到展演空间的相关设计中,例如虚拟现实、数字媒体、新型视听等技术,使展演空间也相继呈现出科技化、形式多元化的上升趋势[5]。从商业价值角度上看,不同地域展演项目不仅可作为消费品,同时由于其展示周期长、空间体量较大,能促进周边各商圈的发展,衍生出相关的文化产业链[6]。从情感价值上来说,多维度的情景化设计和新兴数字化手段对于形成情绪化的空间基调能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观者对展示内容产生共鸣。在这种多重身份的背景下将沉浸式体验应用于展演系统当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提升观展体验的同时,也为展演系统在新时代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例如在2017 年的索尼电影展中就运用AR 运动技术与艺术融合将展览目录变成了一种互动游戏,改变了以往展馆目录的纯文字化阅读形式,让观者走进书本构建的游戏世界。展览目录、名册等对于理解其展厅的主旨及艺术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带有娱乐性质的设计强化了空间的展示功能,同时大幅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7]。
如果根据组织形式进行分类,可以把沉浸式展演空间分为情景主题、室内实景、室外实景三大类别。室内实景类的沉浸式设计通常会被当作表现载体,有很多地域在文化宣传上也借鉴了这种思路,例如杭州的“宋城千古情”,武汉的“汉秀”剧场,在深圳、上海、南京等地巡回展出的“故宫里的海洋世界——《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等。本文主要以笔者参与运营过的《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为例展开探讨。《海错图》在入口处就用鲜亮的红色城门与沉浸式影像相结合,营造出了身处于故宫的情境氛围,拉开了展览序幕(如图1 所示)。“《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的交互性除了表现在各项数字类项目环节中,还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影像展现出来。例如影像中的各类海洋生物能根据观者的动线变化相应产生一系列反馈,为观者提供一个充满趣味性信息的自主交换平台,丰富传统影像展示的交互性,打破了以往主要依赖感官传播单线信息的常规模式,在影像内容传递和观者行为导向的相互作用下,不但能达到甚至超出预计的展出效果,强化观者的体验程度,还能使传统艺术变得更为丰富与鲜活。
图1 《海错图》展览实景
“《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的交互性特征直接把最大的不确定性聚焦在了观者的行为表现上,这就促使在展演空间设计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受众的观展取向,继而再确保现场展出内容与整个展览主题交相呼应,与古代海洋的文化意蕴相吻合,这便是不同于传统影像展示之处。在此展演空间中,除了采用数字化手段、多媒体技术、灯光效果共同来迎合展示效果外,在某些固定环境中,还看似随意地堆叠了一些印有海洋生物的灯光球来衬托氛围,这无形增添了更多的海洋元素。
混合现实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也为深入剖析传统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在“《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中被运用颇多,与虚拟现实营造出的沉浸感的区别之处主要体现在混合现实的布景需搭建在真实存在的环境中,然后用实际存在的温度、气味、方位等诸多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还无法模拟表现的细微因素来为观者强化体验程度。“《海错图》多媒体综合展”将原长卷画册通过八米全幅投影展示给观者,使画卷中的海水与动植物在海洋大环境中产生联动性反应,为整幅画面平添了几分生气。相较于仅仅以文字符号、工艺雕塑等作为传统艺术作品的固定展示形式,交互影像化的艺术作品会在甄选初期时就分解出可动态化或可三维立体化的元素,深入挖掘潜在的传统艺术内涵,然后再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立体化动态展示。
这些数字媒体、混合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促使了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这既为科技作品注入了文化内涵,又使得文化资源得到突破性转化与广泛性传达。沉浸式体验模式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产物,既是当代社会消费升级的必然需求,又是伴随经济发展、消费者情感需求递增而产生的展示设计新导向,未来在此领域也将会有十分可观的发展蓝图。以文化为载体的沉浸式展览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的时代任务,文化展览中也逐步开始了新媒体艺术的尝试,文化展览的整体呈现效果和受众体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这种创新的展现形式和传播形态也受到了大众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