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哈尔滨华德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呼唤教育的新定位和新转型。2019 年4 月29 日,教育部等13 个部门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启动大会,为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谋篇布局。新文科建设是继新工科之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新文科之“新”主要体现在人文精神的主题变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信息技术影响等方面。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了当前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跨界融合人才培养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旨在培养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和合作能力的新时代的大学生。以跨界融合理念为视角探讨新文科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新进路,对新时代地域性服装专业新型人才输出与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独立设计、结构制版、工艺制作,熟练掌握流行趋势预测与分析、品牌服装设计与策划等综合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各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框架几乎相似,课程设置上也相差甚少,区别在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所不同。
(1)人才培养需要随时代、科技等发展进步而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现人才培养方案只重视学生专业中单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能力综合性的提高。
(2)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一些专业课程单纯依靠现有专业教师无法达到更好的效果,对师资队伍及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
(3)学科专业交叉,知识交叉融合是新文科的主旨。现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缺乏“新文科”的建设,培养出的人才无法顺应时代、社会发展所需。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条件下的新文科建设,需遵循共融互通、立德树人、融合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跨学科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跨思维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跨组织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基于省内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方面进行创新,培养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文科服装专业人才。研究将紧紧围绕“新文科”背景下,打破跨院系、跨专业、跨学科等诸多壁垒,跨院系组建教学团队、跨专业构建课程体系、跨学科实施科教融合,建设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新文科专业体系,促进学科建设开放互动和人才培养交叉融合,推动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资源共享和优化整合,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能力的新文科专业人才。
着眼于跨学科的课程知识融合,与工学、商学、艺术学科等进行多学科交叉,将技术、应用和模式的革新作为核心,将3D 打印技术与《服饰品设计》、《创意服装设计》等课程相融合;通过虚拟仿真将技术中计算机软件与图像建模渲染工具等技术手段与《中外服装史》、《服装营销》、《服装陈列设计》等核心课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理论与实践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非常有限。基于“新文科”背景,将服装专业应用和模式的革新作为核心,促使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是本文研究所探讨的具体问题。
国家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就是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产教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产业随时代需求而发展,产业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在当下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社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变革与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变革有极大的关联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随着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而及时调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与行业产业能力需要紧密相产教深度有效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如北方特色的皮草服饰设计是我校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之一,与KC 皮草企业合作,了解皮草产业背景,掌握北方特色皮草产业链的需求,为地方服装产业培养特色服装设计人才。
(1)学科交叉、共同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新趋势。跨学科专业交叉构建课程体系是新文科提倡的理念,也正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节奏。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建设需在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下开展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知识、新领域下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要将技术与艺术交叉融合,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到课程内容上的交叉。如服装设计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共同开设的网络营销课程;服装设计专业与机械制造专业利用3d 打印技术共同开设的服饰配件设计课程等。
(2)专业交叉以我校服装学院为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属文科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属工科专业,两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交叉融合。以学期为单位,在学期初,根据本学期两个专业开设的课程,按照专业知识的连续性合理的进行安排。如设计专业有设计实训课程,工程专业有制版实训和工艺实训课程,可将三门课程按照服装生产的先后顺序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课程实训让知识环环相扣。开课前所有任课教师在开课前集体讨论授课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内容与形式,让各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形成连贯性,从设计——制版——制作三个环节,通过最终的工艺实训课程工程专业的学生将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实训课程的作品制作成服装实物。
资料库的建设最大的优势就是便于学生线上自学,从而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需要课程教学团队精心准备。针对不同课程重组课程教学团队,发挥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的优势,建设各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有利于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主动自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的主旨。新文科的提出,对于传统老专业而言势在必行。当今大数据时代、智能制造时代,催生出新的技术、新的观念,新文科背景下实施创新育人模式,推动新文科专业发展和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新思想,全面推进学科交叉的教学内容改革,创新跨界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构建新文科背景下的“1441”育人模式,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四个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提高四个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创业能力;实现一个培养目标——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专业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如何调整,目的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满足社会时代发展需要的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人。“1441”的提出,“1”则是一切教育教学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才是教师教学的宗旨。“4”则为四个融合,跨界交叉融合包括跨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跨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产教融合;创新创业与教学的融合。四个融合的提出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高度,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在知识体系中进行专业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原有专业知识在满足基础理论不变的同时,融入新技术、新知识,在教学中实现交叉与融合,才能真实改变现有专业的新发展,培育出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因此,如果在课程体系中、在课程与课程之间、在课程内容中、在新技术上等与专业内容有效的融合,才是实现新文科建设的根本。第二个“4”则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四个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就业、创业十分重要,在大学教育中通过专业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具有专业能力,也要在综合能力发展上全方位的培养人才。最后一个“1”则是实现最终的一个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新人才模式的具体执行,按计划的进行教学实施,全方位的育人平台,最终使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能够成为个性化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为学生搭建四个能力提高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学科的交叉、专业的交叉、产教融合及创新创业的融合的培养,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而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
“新文科”建设将新技术、新思维融入人文社科教育,知识的交互融合,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为服装专业人才提供必要条件,从而培养面向未来、掌握先进理念和思维方法的设计师。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知识的交叉、技术的交叉等,都是新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通过合理的课程内容构建,使其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任务得到落实。这些改革建立在响应科技和社会发展、实施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为的是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更新颖的学习内容、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更具时代性的专业技能和更多样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