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秋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0)
早期首饰只指佩带于头上的装饰物品,所以中国曾经将首饰称“头面”。之后首饰指用各种金属或宝玉石材料制成、起装饰作用的饰品。这也是现在狭义的首饰的定义。如《红楼梦》第九二回:“说着,打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广义指用各种材料装饰人体及相关环境的物品,本文使用广义的定义。首饰在除去装饰功能外,还拥有表现身份、区别等级的功能。而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现代社会对新材料的使用达到了过去无法想象的地步,也使首饰与其他门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人类佩戴首饰的精准时间很难考证,只能从出土实物中觅得一些蛛丝马迹。考古发现,原始的首饰形式主要有:项饰、腰饰、臂饰、腕饰、头饰等,而这些形式中尤以项饰和腰饰为主。人们佩戴首饰的首要目的是美化自身、彰显魅力、提高对异性的吸引力等。原始人审美的发展对打扮的需要促进了首饰的发展。1930 年,中国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顶部的“山顶洞”,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洞穴遗址,这里不仅有代表八个不同个体的人骨化石,还有许多穿孔的饰物[1]。这些饰物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光滑、规则、小巧、美观。从饰物的材料、形式、组合方式看也有一些特点,如低硬度的用料、接近材料原型的简单加工形式,以及相同形状的重复组合。“首饰”上还带有很多用赤铁矿染成的红色[2]。这些穿孔饰品是目前中国发现得最早的“首饰”。虽然只是用原始的方法将自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但这已经是现代种类繁复的首饰的雏形。可以看出,早期人类已经具有了一些对于形式美感的认知,并将这种形式美感运用于首饰之上。
首饰的发展是多元因素共同影响的,在早期主要包括原始巫术及由巫术起源的艺术、自然模仿与图腾崇拜、劳动以及由劳动起源的审美等。之后各个朝代的发展中,有各种宗教及流派、政治经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先影响了当时的审美,再由首饰的变化反映出审美的变化。由此可以大致推断首饰及首饰的发展带有宗教性、艺术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虽然与服装相比,首饰的实用性不甚强烈,但却是服装乃至人类心灵的点睛之笔。时代的审美是与社会变迁挂钩的,虽然所有门类的设计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由于首饰大小限制了承载的信息量,所以这种变化更为精简巧妙。可以说,首饰是时代的缩影。
原始社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将顶端尖锐或片状的石头作为捕猎用具和生活用具。李泽厚先生认为审美源于劳动,以用为本的概念形成了最原始的审美。这种审美也为首饰赋形:以石块、海贝、兽骨等为材料,用打磨、刻纹、抛光等技术进行加工,有的染成红色进一步美化。这种磨光、钻孔和穿绳,在作为装饰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实用的功能。
随着生产力发展,夏商周时期最典型的是青铜工艺,充满神秘气息,纹饰多为带有神话色彩的饕餮纹、夔纹、凤纹等[2],充分显示出奴隶主统治阶段希望用神灵的观念来威慑奴隶阶层的意图。造型、纹样和铸造工艺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陶瓷工艺也有新发展,但首饰的发展仍以玉石雕刻为主。
秦汉时期玉制礼器减少了很多,但此时期作为装饰的各种玉佩饰出土不少。除了玉和黄金这样的主流材质外,木饰品也大量出现,基于木质饰品的漆器工艺也得以发展。
魏晋南北朝首饰金银器数量较多,金银器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制作技术、器形和图案也不断创新,掐丝镶嵌、焊缀金珠等手法盛行。
唐代金银器纹样丰富多彩,包括动物纹样与植物纹样,工艺技术也极其复杂、精细。宋代首饰主要有头饰、耳饰、颈饰、腕饰、腰饰、带饰等,且材质多以玉器为主。辽、金、元时期崇拜及使用玉器,制玉工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金人与元人皆有帽顶加饰件的习俗。辽、金、西夏、元时期多有鎏金银冠和金步摇钗头饰、耳饰、银项圈、项饰、臂饰、革带、佩饰等[3]。
明朝时期的首饰继承了宫廷首饰的种类和造型,民间首饰也得到很大发展。宫廷首饰贵在精细复杂,民间首饰实用性更强,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清朝金银首饰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也越来越浓厚。首饰雍容华贵与色彩斑斓、满眼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皇权[2]。这些首饰审美变化是多因素的共同结果,其中有一些因素影响较大。
儒家思想维护礼,首饰作为“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格外被注重。儒家认为“玉有五德”“六器六瑞”,所以各种玉制首饰受到高度的重视[8]。因此,玉器的佩戴较其他材质首饰更加常见;宋朝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强调封建的伦理常纲,提倡“存天理,灭人欲”,首饰作为人对美追求的欲望被限制,唐代富贵繁华的风格转变为清冷消瘦的宋代文人风格。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便与中国本土儒道两教产生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化进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首饰造形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学的兴起使人们挣脱了正统儒学的束缚。一方面,这时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人物特征开始融入中国传统审美情趣,佛教传入初期的玉雕造像带有浓重的犍陀罗式造像风格,南北朝以后无论是造型还是服饰上都在逐渐摆脱希腊、印度风格的影响,审美意识都更趋近于中国风格[4];另一方面,佛教“轮回”的观念麻痹了百姓因战乱遭受的苦楚,佛教纹样和题材的作品比如莲花纹样等在魏晋南北朝兴起。
儒释道三教之间碰撞的交流与发展也促成了独特的首饰风格。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家玄学合流,受文化交流的影响佛教造像也呈现“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脸型消瘦,身材修长,风度翩翩,显示出洒脱、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与传统文化中“道家风骨”的艺术形式有着相似的意境和风度。
3.2.1 政治因素
朝代的繁荣开放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以至对美的需求增加,手工从业者更加积极地探索新款式新工艺。反之,过于严苛的政治环境会封锁审美和设计的发展,审美变化是受特定朝代政治约束的。唐代在言论上并未施加过多限制,给人们更多的表达观点的机会,思想就会更加丰富。多元的思想促进了唐代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强盛,带给了首饰审美与设计新的增长空间。而宋代各朝皇帝则多次提出“务从简朴”“不得奢华”的观点,基于此宋代首饰造型较唐代更加简约实用,种类也不如唐代丰富。首饰被赋予阶级性、制度性的特殊含义,从外在形式上的束缚来实现朝代的思想统治。
3.2.2 经济因素
社会发展使社会生产力提高,工艺和款式也随之发展,首饰样式也会更加华丽繁复。反之,遇到经济萧条的年代,首饰款式更倾向于简洁朴素,往往材料也会更多用木制代替昂贵的金玉。
首饰与其他艺术融合也促进了首饰本身的发展,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与其他姐妹艺术融合和与其他地区艺术融合。与其他姐妹艺术融合的例子有唐代的玉飞天,所着衣裙均贴于腿股,形成所谓的“湿绉纹”,这是吸收了“曹衣出水”的画风[2]。
其次是与其他地区艺术融合。元代处于蒙古大漠,所形成的首饰风格带有大漠草原的特点,雕刻的动物比如鹄等多见于大漠和草原,充分体现了独有的元代文化。同时由于民族豪放粗犷的特点,作品多以大件为主。元朝迁都北京后和中原文化交融,开始采纳中原题材,如青白玉的老子授道带饰。
由于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今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原本是高端消费品的首饰变为生活常见品,首饰的含义也在不停被扩充,工艺和思想的进步则为首饰带来了新的风气,目前的首饰设计已是多学科综合的结晶,是结合现有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受当代理念的影响,首饰的材料更加宽泛,不同材质相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风格、质感和设计意向,使审美得到提升和扩展,再推动设计发展,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当代中国首饰可以被大致分为传统首饰和概念首饰两大类,根据分类不同也可分为商业珠宝与艺术珠宝等类别。传统首饰继承了中国历代精湛的制作工艺,精美华贵是其优点,但由于其造型、材质改动较小,审美疲劳在所难免。所幸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回归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改良,研发新工艺。比如雕刻大师陈世英开创了五面倒影雕刻法以及“在宝石中镶嵌宝石”的技术,为传统珠宝展现了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时代的发展使首饰承载和表达个性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概念首饰使材料的昂贵和精巧与否不再作为评价审美的唯一标准,设计师更多通过感性和诗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进行创造,他们普遍认为首饰是围绕着身体进行的艺术创作,而首饰的情感内容、创意程度则慢慢成为人们欣赏、购买的主要标准。
首饰设计和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密不可分,20 世纪下半叶后,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出现带给了首饰设计全新的技术,也来了全新的材料,从传统的金玉木石到如今的塑料、磁性材料。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突破,势必有全新的材料和制作方式出现,设计师也会因为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现象而产生新的灵感和课题。但传统首饰不会消失,传统与创新或交替、或融合,将作为流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中央美术学院的滕菲认为首饰是原始人为了庆祝狩猎而产生的,他们将羽毛、兽牙等穿戴在身上,这是首饰的起源也是首饰情感化的最初表现[9]。中国古代妇女的妆饰也有其不同的含义,代表不同的情感内涵。首饰的情感性是首饰一直存在的特性,在不同的时代情感性或被强调或被压抑。一般而言,社会越开放,首饰的情感性越被强调,如今社会的开放性已经达到空前的高度。同时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满足了基础需要后,人们会追求爱、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未来科技时代的开启和电子算法定制系统的普及,或许可以实现首饰人人不同,借首饰表达出每个人不同的个性想法。
首饰的发展是多元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先作用于时代的审美,审美再通过设计变为首饰这个载体向我们传递。现如今首饰已经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件,我们可以对首饰设计的未来进行无限的美好畅想,但要实现这些畅想则需要把握当下,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