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惠 南京苏宁仙林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为预制件,很多建筑物品及构件都是通过车间生产预制,施工方式为平面化施工,同时运用到计算机技术,取代以往现浇结构立体交叉作业方式,能够明显降低误差。由于预制构建具备较强的混凝土材料兼容性,可采取预制工艺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预制构建也具备较强的材料功能性,运用一体化制造工艺,包括结构一体成型、防水、保温等,能够减少施工工序以及物料的损耗。而且在工厂进行浇筑、养护以及存放预制构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较小,在工厂生产以及存放期间,能够有效地释放建筑材料内部有害物质。另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安装过程比较复杂,操作者应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1]。
在当前工程行业发展期间,装配式建筑工程属于关键构成,在很多地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纵观其发展历程,装配式建筑工程在不断提升数量以及规模,此类型工程可遵循定制化举措进行操作,能够推动很多区域的特殊工程建设、城市综合部署。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期间,也要把控好工程的进步趋向,依据差异性的思路及标准,积极发展创新,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效果[2]。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装配式预算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较大,如果没有完善的装配式预算编制制度,将会大大增加工程成本。当下一些概预算编制人员并未在概预算编制前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资料进行收集、阅读、分析,所以编制出的项目概预算方案并不合理,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
目前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装配式建筑的造价预算相对滞后,引发出来的问题也比较常见,特别是缺少全过程管理工程。员工是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如果造价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就会降低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质量。当前装配式建筑管理中,由于缺失先进的造价管理理念,且相关管理者的能力不足,导致装配式管理工作的质量较差,效率较低[3]。
另外,装配式建筑缺乏标准规范以及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装配式建筑产业在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尽管国家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标准以及图集等,但并不全面,市场上的企业主要以摸索的方式进行建造,出现了不同的施工方案和工艺,由此产生了差异较大的工程造价。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应提前在工厂把施工构件加工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落实施工建设。在构件生产环节进行成本管控需要专业管控人员进行场地的转化,这样就会产生各种突发性影响因素[4]。
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期间,项目造价预算以及成本控制的内容,属于非常关键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深刻地影响到企业的未来走向发展。面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这一具备复杂性的管理内容,相关企业单位需要科学的把控,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影响管理质量的各项因素,做出科学的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方案,并切实履行,增强管理和建设的成效。下面联合以往的实践经验,进行阐述科学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得措施。
在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各单位、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投资阶段,要积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做出相关应急策略,避免产生超预算问题。在工程设计阶段,需要联系现场勘测以及前期的调研情况,对经济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和分析,在成本支出期间进行科学的调节、改善,形成系统全面、规范清晰的预算编制体系,使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5]。
要有效把握材料概预算,在进行材料概预算编制前,全面调查材料的相关资料,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考查,掌握环境问题、交通因素等。尤其在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材料单价编制前,要做好全面准备,按照记录的实际设计资料、地质勘探资料、生产以及运输条件等,展开准确计算。同时,仔细阅读定额说明,掌握各定额的适用范围、工作内容。另外,进行工程量的科学计算时,通常以统筹法来计算工程量,要采取科学的计算规则和编制。
首先,投资决策阶段。要掌握住投资决策的内涵、意义,按照装配式建筑工程要求,科学编制实用性较高的、科学性较强的项目研究方案,并优化项目研究方案,提升概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项目设计概算的有效管理,在批准的投资估算额范围内有效控制设计概算。
其次,项目设计阶段。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方案做好分析,科学选取备选项目设计方案,考虑到最佳的技术性、经济性优势,确定最理想的项目设计方案。在设计图纸期间,需要按照初步设计内容以及范围,联系概预算造价,分析图纸设计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同时要考虑到限额设计、标准化设计。
再次,招投标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投标管理制度要科学、完善,遵循公正、公平的招标原则,深入分析收到的投标商项目报价,选取符合相关资质、报价合理的商家作为项目承包商。从次,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要管理好工程变更和签证,做好管理材料、设施设备的工作,重点管理各类预制构件材料费用,注重施工现场的签证管理。
最后,竣工验收阶段。按照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合同,科学编制竣工结算书,实际施工环节中如果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要严格审查相关设计变更资料[6]。
在规划设计阶段全过程使用监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管控工作的管理水平。此阶段,监理人员应该评估成本管控方案的可行性,跟管理者做好方案目标、原理、管控重点等的交流,做出关于自身监理的计划和方案。在施工阶段的成本监理中,监理人员要基于整体以及系统,加强造价预算方案的引导性,加强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使用的分析。
建设单位要在有效减少违法、违规操作行为上,作出具体化的指导。一方面予以工作比较认真的、能力优秀的员工相应的嘉奖,另一方面,要适当地处罚一些不良行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单位科学的激励奖惩机制尤为关键,产生的作用非常显著,可以积极改善造价管控水平,提升引导监理人员、建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使工作人员具备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人员管理,可以实现动态化的管理目标,在确立奖惩机制的过程中,可采用先进的BIM技术,及时地体现当下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动态,运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增强造价管控力度。提升造价人员综合能力,通过奖惩制度的制度和实施,增强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造价人员的工作监管,确保预算内容准确实施。造价管控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严谨的查看预制件加工过程及现场安装的每一个环节,尽早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另外,建设单位在招聘成本管控人员的过程中,要提升入职的门槛,确保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造价人员可以充分掌握预制件加工的特征、预制件的加工标准等内容,并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够严格履行单位提出的各项制度内容,处理好造价管理工作。
在技术方面上,也要能够对于装配式结构成本进行积极的管控。比如,做好装配式结构的集成化发展,不断的重组多个技术功能,构建新型的整体功能建设技术手段。经集成化技术,将装配式结构工程的质量提升。积极的借鉴国外的技术,促使装配式结构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发展,减少成本支出。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筑形式在工期、工程质量水平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建筑具备明显的优势,而且满足了社会节能环保的要求,一些建筑构件能够进行二次使用,提升了原材料的应用率以及整体的质量水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过高使其难以进一步推广应用,所以相关单位要积极分析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有效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