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华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泄”“泻”两字读音相同,字义似又相近,时有混用,如“泄[泻]火”,甚至自宋代《太平圣惠方》起两字合称为一病证“泄泻”[1]。然而泄、泻两字在中医典籍中各有6种和4种含义,除腹泻之义相通外,其余各有偏重,各典籍译家以及中医术语标准众译纷纭,值得进一步归类与统一。
中医典籍浩瀚,为了探索两字意义之源,本文甄选6部早期的经典进行穷尽性统计(见表1)。
综合6部典籍对泄泻两字的使用可知,泄有6种含义,泻有4种含义,各含义的使用总数统计见表2。
由使用频次可知,泄主要指排泄、便泄,尤以便泄之义为最,泻虽也可表此义,即便泻,但甚少使用,且尚无“泄泻”合称。泻主要用于补泻法,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泻法并非指“泻(下)法”。
泄虽主要表示便泄、泄利,但这并非其本义。据《康熙字典》[2]:泄指水名,散也、发也、出也。故泄的基本义是指气体、液体从封闭体中溢出或排出,引入中医则有精泄、气泄、血泄、汗泄。泄的这项含义虽较明确,但译家或各有理解。如“炅则腠理开……汗大泄,故气泄”中,气泄之义李照国[3]、吴连胜[4]、Unschuld(文树德)[5]分别用leak、excrete、flow out译出。三词意义有别,excrete 指人体正常的分泌排泄,flow形容持续稳定(steady and continuous)的流动,leak则强调事物破败而漏,不得已而漏,如船漏水、管漏气,故与本句语义较符合。
泄的基本义是排出,若排便异常即引申出另一含义腹泄,这一病证统称有便泄、泄利,按临床表现分有飧泄、濡泄、洞泄、溏泄、滑泄等。泄字作为病名,虽种类繁多,但单字“泄”一般统一套用西医病名diarrhea,而各种泄症则在diarrhea前加个修饰词,如水泄译为watery diarrhea,洞泄为through-flux diarrhea,濡泻为soggy diarrhea。
表 1 泄泻两字在6部典籍中的意义示例及其出现次数比较
表 2 泄泻两字在6部典籍中的意义及其使用总数比较
表3示,泄不仅指发泄的状态和腹泄的病证,还指治疗的方法。泄法主要指药食疗法,此法须辨药味辛酸苦甘咸之阴阳,如针对肺气燥金之症,以苦泄之。
表3 药食泄法中译例比较
上表3个“泄之”,从译者选词可反观其理解各异。stop 指阻止,dredge 指疏通,reduce指消减,purge指泄下,drain指排导(液体)。另由例3可知,“泄”法并非一定指“下”法(purge),泄下只是泄法之一。如张介宾言:“泄,疏利也……或解其表,或破其气,或通其便,凡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皆可谓之泄也。”此处“泄之”是指宣泄肺金之气,故建议用disperse或diffuse译之。
泄法不仅可通过药食还可借助针刺,其法则是“虚者实之,满者泄之”。对此“泄”法,李照国[3]335、吴连胜[4]137、文树德[5]428分别译为reduce、purge、drain,与其对上述药泄法的译语较为一致,此处reduce较其余二者更符合语境。
泄字除了指称腹泄的各种病证之外,还指泄风、血泄、筋泄、断泄。中医特有病名常有2种译法。以泄风为例,李照国[3]509译为Xiefeng (Discharging-Wind Syndrome),采用拼音加注法,而文树德[5]631则不将其视为专有术语,译为outflow wind,采用字面意译法。
泄字除上述5种医学意义外,还另有一引申义,表示泄露,如黄帝在得授九针司外揣内之道后说“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体现了古人对医道的尊崇,因“得而泄之,天将厌之”。医道的传授更是神圣,“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上文3个泄字是否均指泄露?以慢泄天宝为例,李照国[3]789、吴连胜[4]337、文树德[6]242分别译为lose the precious knowledge、neglecting the valuable principle、treat the heavenly treasure without respect。此处泄虽有泄露之义,但泄又通“媟”(xiè),表示泄渎、轻慢,两义结合表示泄露医术即泄渎医术,建议译为profane revelation of the divine treasure.
泻字在6部典籍中共有四义,但多用于补泻法(占83%),其余三义一表输泻功能,二表腹泻病证,三表泽泻药名。
据《古代汉语字典》[7],泻的原义是指水位的移动,引入中医指精气、血液在体内的流动、输布。如“天癸至,精气溢泻”“是故天温日明……故血易泻”。气血能泻,表示气血运行流畅,这也有赖于泻而不藏的六腑。
泻而不藏之“泻”,李照国[3]149、文树德[5]204、罗希文[8]分别译为discharge、drain、excretion,另《中医药学名词》[9]和《中医基础理论术语》[10]也译为类似的leaking/leakage。这几个词均强调将糟粕排出体外,即“泄”,但“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输泻者也”,可知泻的含义是“传”“输”,而非“排”“泄”。
另外,六腑中主排泄的只有大肠和膀胱,其余的功能主要是传导和输布。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概述了饮入于胃后的输布过程[11]。又如六腑中的三焦通调水道,若“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溢则为水胀”。综上,泻之义指液体移动,故六腑之泻不仅指排泄糟粕,更多是指传运、配送、输布水谷精微。如《难经》言:“传泻行道”,故建议用distribute译之,以区别于倾向表示“泄”的discharge、leak等。
在6部典籍中,泻虽可指现代意义上的腹泻,但较之泄则使用甚少仅21次。泻作为病名仅以濡泻(4次)、窍泻(1次)、飧泻(1次)出现,其余均以单字使用,如“上吐下泻”等。泻与泄在此义相通,译例从略。
补泻法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导致虚实的原因有二,一是外邪入侵,“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是自身阴阳失调,“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因此补泻时要根据正邪之虚实,阴阳之盛衰,或祛邪扶正或调和阴阳,即“泻”包含祛邪与调和之义(表4)。
表4 “实则泻之”各译本和术语标准译法比较
上表显示“泻”译为5词:reduce、purge、discharge、drain、expel,译法不同主要是对“治则”和“治法”的理解不同所致。“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具有与治标和治本同等医理高度的治疗法则,而药疗中的泻下、泻火,以及针刺法中的泻阳经、泻小络等均属于治法范畴。《中医大词典》[16]指出,泻法包括泻下、逐水、消导、豁痰、祛瘀、针刺等。邓铁涛[17]还归纳出5种泻实治法,即推荡、祛除、舒散、攻下、疏通,因此仅用purge(泻下)或discharge/expel(排泄)这一“治法”翻译泻实这一“治则”,或有以偏概全之嫌。
鉴于此,WHO标准在“实则泻之”的解释栏补充道“treat excess conditions by purgation or reduction”,以此说明泻具有泻下purgation和消减reduction双重含义。谢竹藩[18]则直接将两词并用:Excess is treated by purgation or reduction,欲涵盖泻的祛邪与调和两义。
综上,仅用purge译“实则泻之”似乎将该治则狭义化,易使西方读者对中医这一重要治疗原则作简单化理解,而另一译语reduce是否能体现泻的调和内涵呢?“实则泻之”首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篇》,此后类似表述有盛者泻之、强者泻之、有余泻之等。“泻有余,补不足”是道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医学上的应用,体现的是“反者道之动”的朴素治疗观,即“过者折之……所谓泻之”,故建议用counteract一词译“泻”。逆之为泻,泻是减之、弱之、抑之等反作用的抽象概述,且counteract的语义符合补泻法的调和机制(counterbalance),如邓铁涛[17]160所言,“泻”即通过调节阴阳的偏胜偏衰,使机体达到新的平衡。
泻用于药名在6部典籍中仅有泽泻,共使用32次,其中《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分别使用20次和7次,这也体现了其作为中医方书之祖和药物学之祖有别于其他4部典籍之处。常用中药名已有固定译名,一般是拉丁学名加英文解释,泽泻是 Rhizoma Alismatis; 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
泄有六义,泻有四义,2字之义既在表示腹泄(泻)时相通又在表示泄(泻)法时相近,翻译时需先明辨其义。
泄泻两字在6部典籍中均可指泄泻病,但泄字共用178次,而泻字仅用21次。可见早期中医典籍中,泄泻病主要是以泄字表示,这也是泄字最主要的意义(占59%)。
虽“泄”“泻”两病之义互通,但也有将其区分者。据《中医大词典》[16]981,大便质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如水而势急者为泻。泄泻虽从字义可作此区别,但从病理以及典籍中并用情况看,两者为一。如《丹台玉案》所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为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泄泻和痢疾在《伤寒论》中统称下利,后至隋代又分而述之,直到宋代以后才统称泄泻[19]。
4.2.1 输布之泻与排出之泄 由于“泻”表示泻下、泄利、排便的概念深入人心,使人容易将其与排出、泄出相联系,最典型的莫过于“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这个概念。此处易将泻理解为泄漏、排泄,故常译为discharge、excretion、drain、leakage。但六腑是“传化物而不藏”的“输泻者”,通过文句对读以及六腑的功能可知,泻偏重于“传”“输”之义,具有“输泻、传泻的意思”[20],并非纯粹指排出、清除,故宜用distribute译之。
再从字源辨析,在中医典籍中“泻”实为“寫”(写),并非对应的“瀉”。“寫”没有“泄”字旁的“氵”,故其原义与现在常用的水流之义如“流泻”“倾泻”无关。《说文》曰:“寫,置物也”,所谓“去此注彼”。《古代汉语字典》[7]1015解释为“移置”“运送”,即“把东西转移至他处”。据此,六腑泻而不藏,更多是言其传送、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以到达“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目的,这进一步说明译为distribute更可取。
4.2.2 补泻法 泄与泻最易混淆于补泻法中,包括药味补泻和针刺补泻。
(1)药味补泻 《黄帝内经》中同一药味既可“泄之”又可“泻之”,应区别译之(见表5)。
表5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以苦泄之”“以苦泻之”译例辨析
从辨证论治而言,“苦泻”针对脾之“太阴”湿土之证,“苦泄”针对肺之“阳明”燥金之证。从具体语境而言,泻、泄、下三字同时使用,可见其义各异,但吴连胜将三字统一译为purge,只有文树德作出明确区分,译为discharge,drain,purge,但discharge与drain意义相近,未能体现“泻”的含义。如例4之“泻”并非指泻下(purge)、排泄(discharge),而是指用辛味药使收敛之气得到疏解,而泄是指用苦味药宣泄上逆之气[21],因此李照国用reduce译“泻”,表示消减,以区别于排“泄”(discharge)和宣“泄”(disperse)。
但“泻”在泻法中并非仅指疏解、消减,如“肝欲散……用辛补之,酸泻之”,此泻指收敛;又如“肾欲坚……用苦补之,咸泻之”,此泻指软化。所谓散者收之,坚者软之,泻是对太过、太盛情况的中和与抵消,起一种反作用,因此建议译为counteract,以求阴阳再平衡(counterbalance)。
总言之,“泻实”是一种指导思想,是治则,而“泄之”是具体的治法,这一区别在例2中最能体现。太阴湿土复气过盛,湿盛则以苦泻之(counteract),这是治疗原则,具体治法是“燥之、泄之”。如王洪图言“治疗湿邪宜用燥和渗泄的方法”[21]369,渗泄即排汗和泄利(discharge/purge)。
(2)针刺补泻 《黄帝内经》中补泻法则是“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但具体落实到针刺法时又言:“虚则实之,满则泄之”。“泻”“泄”是否同一?且看1例,“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该句只“泻”而不“出”不“泄”,可见泻泄有别。但文树德[6]107仍用drain一词译两义,而李照国[3]667则用reduce和let out区别其义。
泄字用于针刺法则在6部典籍中仅在《黄帝内经》出现8次,远少于泻字。另“泄”还需以“泻”来解释,如“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气血有余则实,实则偏聚凝滞,“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泻(寫)的本义是移置,因此泻法的本质是“移气于不足”“以通其经”,消散、导通偏实之处,使气血恢复平衡,仍体现的是上文所言counteract的法则。泻的作用是消(resolve)、导(distribute)、通(unblock),至于是否出血或泄气则为后续操作,视需要而定,“泻之”未必需“泄之”,因此不可将“泻”等同于“泄”(let out/discharge/drain)。
回归中医典籍,追溯“泄”“泻”辞源。“泄泻”合称在中医早期6部经典中仅用2次,且非后世腹泻之义,腹泻在典籍中更多是用泄而非泻来表示。此外泄泻两字还另有所指,各有偏重。泻(寫)的本义是移置、输送,如六腑泻而不藏,输泻者也(transmit and distribute),而泄的本义是排出、泄漏。如“汗大泄,故气泄”(discharge/leak),“弗敢使泄也”(disclose)。泄和泻引申出泄泻病(diarrhea),以及治法泻(泄)下(purge),这是两字的通义。泄与泻主要易混淆于补泻法。泻的总原则是强者泻之、盛则泻之,具体有散者收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等,总言之“过者折之”谓之泻(counteract/neutralize)。泻义侧重疏解、传输的过程,泄义侧重宣发(disperse)、排出(discharge)的结果。泻法侧重消导于内,泄法侧重清除于外,两字之义各有偏重,翻译时应予区分。中医术语源远流长、不断发展,从经典中溯本追源,有助于加深对中医文化的理解和推进对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