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2021-03-31 10:05:02王明磊于晓涛
天津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马来酸稳定型

王 佳,王明磊,于晓涛

(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462000)

稳定型心绞痛为常见心肌缺血性疾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诱发的心肌缺氧缺血所致,临床症状以胸痛为主,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进展为不稳定心绞痛,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增加临床治疗难度[1,2]。马来酸桂哌齐特为常用药,可改善心肌供血,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临床症状,但单独应用效果欠佳。中医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病机在于血脉受阻、瘀滞不通,治则活血化瘀。本院采用复方丹参滴丸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取得肯定疗效。本研究选取本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 例,探讨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6 月本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7 例与对照组47 例。试验组男26 例,女21 例;年龄44~70 岁,平均年龄(53.16±4.07)岁;病程3~9 年,平均病程(5.87±0.72)年。对照组男27 例,女20 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3.41±4.29)岁;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6.03±0.80)年。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均经心电图检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及临床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②近期无大手术史;③无其他心脏疾病;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承诺书。排除标准:①并发血液系统疾病者;②既往有冠状动脉搭桥史者;③沟通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均予以降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次,稀释于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中,静脉滴注,速度为100 ml/h,1 次/d,连续用药14 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0 丸/次,3 次/d,连续用药1 个月。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心电图检查基本恢复正常,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80%以上;缓解:心电图检查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50%~80%;无效:心电图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50%。显效和缓解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变化;心功能: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变化;血液流变学:统计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采用生活质量(QOL)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4.47%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降低,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且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 和LVESD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LVE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LVESD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LVEF 水平较对照组高,LVESD 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比较()mPa·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比较()mPa·s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QOL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QO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QOL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QOL 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QOL 评分比较() 分

表5 两组治疗前后QOL 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较高,且随病情进展易增加心肌梗死、猝死风险,及时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3-5]。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认为其主要由气滞血瘀所致。积极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或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加快患者疾病转归。

马来酸桂哌齐特可拮抗钙离子超载,增加冠脉内血流量,并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促使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复方丹参滴丸主要中药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其中,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心包、肝胆经,可通经止痛、活血化瘀;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归心、脾、肺经,能散火、通诸窍;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效[6,7]。本研究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1.49%较对照组74.47%高(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同时,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表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复方丹参滴丸能抑制钙通道开放,保护心肌损伤,马来酸桂哌齐特也具有拮抗钙离子作用,联合应用可减轻心肌受损,改善心绞痛症状。

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LVEF 水平较对照组高,LVESD 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治疗后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和血浆黏度较对照组低(P<0.05),可见二者联合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丹参中具有丹参酮ⅡA 化学成分,能抗缺氧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能稳定斑块、抗心律失常;三七能改善局部微循环,抗血栓和动脉硬化;复方丹参滴丸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全血黏度和心血管功能[8-10]。且马来酸桂哌齐特能扩张动脉,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提高心功能。此外,本研究数据还显示,试验组QOL 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治疗可通过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等协同作用,降低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马来酸稳定型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硝酸甘油和丹参滴丸哪个好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4期)2018-04-26 07:12:4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
马来酸二甲酯催化合成新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