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彩画相比其他画种而言,他的独特性在于他通透的视觉感以及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从而体现的灵动,也正是这种特性使他很难向其他画种那样和各种材料将结合。但是通过近期的尝试了解,发现水彩是可以和很多不同材料,例如:塑形膏、丙烯、洗洁精、酒精等材料相结合起来,所制作出的不同肌理会使水彩画面变得丰富,同时也不会影响水彩原本的特性。通过一系列的尝试研究,本文主要通过从坦培拉、丙烯石膏、撒盐、薄膜和酒精几种方式浅析不同材料制作出的肌理对水彩画带来的一样,不能仅限于传统的绘画方式,应该在保留水彩的特性的基础上,融入不同材料产生的肌理。
关键词:肌理;材料;水彩画
一、不同材料产生到肌理种类
(一)坦培拉
坦培拉一般指蛋彩画,通过用蛋黄调和颜料,绘画时从浅到深、先明后暗。这种画法可以让画家连续作画,相比传统水彩画会更加稳定。使用蛋液之后会使得水彩颜料上色时颜色更加饱和,色相更明确,有利于反复叠加,画面表现层次丰富。侯伟老师近些年一直以坦培拉和水彩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的作品,在中国可谓是独具匠心。侯伟老师曾说过:“绘画创作在如今早已非是對事物的简单复刻,而是创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技术手段的交响共鸣。”以先生的“尘埃”系列为例,画面所特有的细腻肌理加上色彩的相统一,给人一种画面若有若无,却又丰富细腻,耐人寻味。
(二)用盐
当盐撒在湿润的水彩颜料上,它会将水分排斥。当水分蒸发后,将剩下的盐粒抖去,在盐粒周围会产生一定的肌理,颜料的湿润程度和撒盐的量都会影响最终呈现出的肌理效果。我尝试过不等盐完全融化进纸张,反复上颜色再反复的均匀撒盐它所呈现出的效果则是盐的颗粒保留在纸张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使画面变得丰富。朱迪·莫丽斯使用撒盐的方式将旧墙斑驳的氛围感表现的淋漓尽致,那种怀旧感跃然纸上。肌理除了能帮助画家表达物质的质感更能渲染一种氛围感。
(三)薄膜
在纸面使用大量的水然后将薄膜附上,部分水会被薄膜吸附走,形成形状各异、深浅不一的几何图形。一开始我觉得薄膜所形成的肌理是没有办法控制的,直到我阅读到了苏珊·斯温安德所讲述他的作画过程,他在揭去薄膜之后利用正负形去盖掉一些不理想的色块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四)使用酒精
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酒精所产生的肌理变换很多,在洁净的纸上先滴上酒精再涂上水彩颜料会出现出类似细胞的圆形状;在湿润的颜料上滴上酒精会出现内外两个圆,外圈是类似于灼烧的圆怀而内圈则是半透明的圆。
二、肌理对水彩画特性的影响
很多做肌理的方式最主要的目的是可以让颜料反复叠加,使得画面可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效果,尽最大程度表达出画家的情感。其实不同的肌理所产生的影响我认为分为两种:第一种,完全改变了水彩原有的特性,使用拼贴、丙烯等这种方式完全改变了水彩的特性;第二种,在保留水彩的特性的基础上增加肌理感。对我而言,接触了很多不同的材料更偏爱的是用盐以及蛋彩,是因为它能保留水彩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不同的湿润程度以及撒盐的不同最终呈现的肌理也不相同。肌理它能使得原本简单的色块变得丰富耐看,它所产生的一些效果是没有办法通过画笔来表达出来的,这也正是它存在的意义。
三、肌理对水彩画创作的意义
水彩的特性就是透明和轻盈,不像油画那样厚重有明显的笔触,它缺少肌理感。但是没有肌理,会使得画面在视觉上缺乏丰富性。朱迪·莫丽斯说:“我相信图案是一种有规律的肌理,它能让观者的目光在一幅画上逗留的时间更长。”使用不同材料所产生的肌理与传统的水彩绘画相结合,则是将非传统与传统进行碰撞,在保留原有水彩特性的基础上,加上多元的效果,在一定的意义上不仅仅是打破了传统的绘画方式,也拓展了画家在创作上的想法,从而使得传统的绘画语言和层次更加丰富。水彩画创作中所制作出的肌理同样存在在偶然性,但是这不正是水彩所独特的魅力。
结论
随着水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在创作中制作出不同的肌理与传统水彩相结合。本文通过不同肌理对画面对影响以及对水彩画的意义进行浅论,肌理会使得画面更加细腻有层次,更好的表达画家所想要表达的氛围。最后,非常感谢给予我感悟的书籍以及期刊读物的作者和尝试不同材料时的老师给予我新的感悟,让我更好的了解了不同材料的特性与水彩相结合,从而也有了自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崔彬.浅析材料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D].2012.
[2]周天涯.侯汝安.灵感&技法的突破[M].吉林美术出版社.2019.
[3]浅谈综合材料对绘画创作的影响[J].刘琦.
作者简介:江晟棪(2001.4-),女,汉族,籍贯:浙江桐乡人,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19级在读本科生,本科学位,专业:版画系,研究方向:水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