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021-03-31 22:28雷福亮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5期
关键词:设计思路单元整体教学教学建议

雷福亮

摘要:为提升教师深度解读新教材和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能力,把握学科本质和语文思想方法,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能力。本文从设计思路和教学建议两方面,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粗浅的探析。

關键词: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建议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新教材的全面使用,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堂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面对高中语文新教材主题单元、任务群的课程要求,如何把握新教材的单元整体设计以及一课多篇的整合设计和衔接;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目标;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对新教材的变化,课堂学习方式变革的有效途径是什么等成为每一位使用或即将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据于上述因素,为提升教师深度解读新教材和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能力,把握学科本质和语文思想方法,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的能力。本文从设计思路和教学建议两方面,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作粗浅的探析。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思路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面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但是,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和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研究开发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给予我们很大启发。“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这个定义,第一句话强调了教师对作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与帮助,其次这个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第二句话强调了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树人”。

因此,基于以上关于“深度学习”的论述,深度学习是指向人的学习,是人的真实学习而不是虚假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是深度学习的参与者。首先,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进行深度解读,在熟悉学情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和任务群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其次,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活动中任务问题的探讨解决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真正达到“树人”的目的。这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分析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属于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人文主题之“中华文明之光”,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二)。这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是学习《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以及《左传》《史记》的精彩片段,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经典选篇的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2.梳理“课标”(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任务群学习要求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在阅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度、有礼貌地进行辩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建议

(一)教师:浅层理解变为深度解读

回首百年语文教学,我们的学制、教材、教学方式甚至学情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学流程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所谓的“专家”既无中小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而且还喜欢崇洋媚外瞎指挥;另一方面是一些一线教师无知无畏不仅专业功底差且还不善于学习和反思。师欲善其教,必先明其材。教师对“课标”、文本解读和单元内容整合的深度决定学生学习的深度。因此,教师的备课不能仅仅浮于对教材的浅层理解上,更不能不经思考的从网上下载来修修改改了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应抓住统编版教材人文主题和单元任务群的结构特点,树立整体意识,不仅对“课标”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和单元内容学习要求要进行深度解读,而且还要围绕人文主题,对单元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在不断的研读教材中,分析各文本的侧重点,文本之间内容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找出由“教什么”过渡到“怎么教”的结合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的基础上通过任务来整合单元内容。深度解读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统编教材有系统的了解,还要懂得在教学中“瞻前顾后”,联系单元、整册教材,甚至立足整个高中阶段,预设科学的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实学习。

(二)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当然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但教学决不是把储存在书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学生的头脑里再储存起来,而是要把外在于学生的、和学生没有关系的知识,在教学中转化为学生主动活动的对象,从而与学生建立起意义关联,并通过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转变成学生成长的养分。”因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必须打破学生被动接受储存知识的教学方式,而要主动地去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如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呢?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不仅要给学生留有足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还要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有提升思维进阶的空间,甚至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帮助下能够实现思维的跃升。

(三)课堂:知识灌输变为对话引导

从九十年代全国上下对语文教育的大讨论到21世纪初新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再到前年对新课程标准的修订。语文课堂也随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但知识的灌输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流。诚如钟启泉教授所说:“我国各地的中小学尽管热衷于对话型教学,但在多年来灌输式教学的土壤中,难以结出成熟的果实,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事实。”因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由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对话引导。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最大优点就在于教师能够深度的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脚手架,教师是教学资源整合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

总的说来,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处在实践探索的阶段,面对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新教材的全面使用,我们一线教师要主动学习,主动求变,在教学中以变应变,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目标,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法乎上,仅得乎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仅以此文,与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第2版。

[2]刘月霞,郭华主编:《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11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设计思路单元整体教学教学建议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思路探索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