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瑶
摘 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开展。高水平的国有资产管理为建设一流高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意义重大。因此,从高校微观管理的视角阐述了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发展和管理优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微观管理改革策略。
关键词:微观管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116-03
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反映了我国高校办学的历程。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不断推动高校教育转型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短板和薄弱之处,如内部控制体系薄弱、微观管理水平较低等。在信息时代,高校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发展方式,这导致很多老问题尚未解决,新问题已显现。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全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校国有资产微观管理水平也要相应提高,通过改革持续解决涌现的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概述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包括非盈利性和盈利性资产管理[1]。作为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经费上依赖国家财政拨款,运营上主要依靠高校经营类资产[2]。高校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盈利性,要确保经营性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以保证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非营利性资产要考虑教育的属性,通过调配资产和资源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国有资产是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物质保障[3],是教学、科研、实践和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比如体育场馆、实验室、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高校教师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来说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国家财政资金和无偿调拨的资产,高校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在建工程、场地设备、经营项目和对外投资等。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科研成果、高校文化、社会名誉和技术以及其他虚拟资产等。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发展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主要包括5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资产的经济价值相对较低,不能够及时更新换代,完好率和使用率逐年下降。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大,不断恢复了高考,而且还通过引入民办高校等社会力量扩大教育普及率。这一阶段国有资产的种类、规模和价值也飞速增长,过去管理的问题和短板逐渐显现,管理压力也相应增大。第三阶段。1992年以来,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入到战略发展阶段,国家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第四阶段。21世纪以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入到规范化管理阶段,《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完善,数据可靠性不断增强。第五阶段。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国有资产依法管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大量闲置资产被盤活,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现象基本被杜绝。
(三)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全球已经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挑战传统教育模式,高等教育亟待变革。在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不仅面向大学生,更要面向全社会,与各个行业、企业展开充分合作,切实促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我国高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加大科研和技术投入,注重知识、技术、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创造和管理。尽管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众多,也比较完善,但是仍缺乏互联网思维,仍传统固定资产管理为主,加之管理层级众多,管理效率较低,不能够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4]。同时,高等教育不仅是公共产品,也具备产业的属性,其资产管理必须具有市场化思维,而现有资产管理办法具有典型的行政思维,也需要相应进行改革。
二、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浪费流失现象依然存在
为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求,高校必然会购买设备仪器等资产,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等问题,很多设备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甚至出现重复购买和闲置浪费等问题。典型代表就是体育馆,学生的利用率极低,使用次数少。实验设备和先进设施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存在盲目建设现象。一些院校仍然存在资产流失现象,一般高校采用总账控制模式处理繁多的业务,没有有效解决资产混乱问题,由于管理混乱导致资产流失[5]。此外,由于登记管理不够严格,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账和处置等方面存在问题也导致资产流失[6]。比如,报废没有按程序履行报废手续,无法进行销账处理;建筑竣工后迟迟没有办理验收手续,导致无法及时入账;捐赠资产因为入账不及时成为无账资产。
(二)对无形资产缺乏重视
知识经济时代国有资产构成日益复杂,传统经验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管理需要[7]。当前很多高校还认识不到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这反应在实际管理中就是对人才的忽视,尤其是对科研人员不能人尽其才,不能给科研项目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研领域,学校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投入之后发现没有收益,就停止对项目的支持,导致科研成果流产。有些高校仅重视对金钱的管理,对项目资产和非金钱资产的管理缺乏重视,一些高校账面上都没有无形资产,这反应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高度不足。由于无形资产价值评估制度不完善,不能区分高价值资产和无效资产,导致技术和科研成果流失,这使投入巨大的科研项目最后却因为管理问题而见不到任何效益。另外,无形资产的评估不科学、不准确,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导致年终会计核算机制不能满足无形资产管理的要求。
(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新时期资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难度提升,加之高校普遍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造成管理难度增大[8];加之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确,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制度不够全面。管理机构职能界定不清晰,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很多管理流于形式。比如,采购审批缺乏科学论证、资产随意放置和调拨、资产管理员没有专人专岗等等。同时,高校资产管理透明度仍需要提高[9]。由于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效度不足[10]。尽管当前高校普遍采用信息管理系统,但是一般仅限于固定资产、采购和公房等管理,而且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共享程度低,实时性差。财务数据和凭证仍然来源于财务部门及二级单位,这样不仅信息汇总量大,而且也容易发生财务信息失真现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对存量资产审查不客观、预算编制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
三、高校国有资产的微观管理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针对国有资产闲置流失的现状,必须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首先,高校应该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将国有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合理编制预算,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国有资产法制化管理,强化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让国有资产保护观念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通过普及相关政策和知识,让全校师生都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全员参与唤醒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建立专业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根据最新的形势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定期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让管理人员能够适应新时期资产管理的需要。再次,制订针对性的系统管理方案,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针对国有资产闲置现象,要将国有资产管理和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不断地完善资产配置的方案,所有采购资产都必须要做到物尽其用。要将资产价格、利用率、回报率、效益等指标纳入到动态管理系统当中,一旦发现资产闲置现象,就要进行反思评价,必要时发现问题要进行追责,避免重复采购等现象。最后,建立全过程动态管理体系。针对资产流失的现象,要通过动态管理系统做好国有资产的定期和不定期清查,摸清家底,保证账务和实物一致,全面掌握资产信息。在此基础上,统筹各个部门的职责,实现统一领导、归口管理、责任到人,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建立有法可依的管理体系。
(二)创新无形资产管理的机制
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教育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真实反映绩效。针对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制定不同的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有形资产方面要以货币量化评价为主,无形资产除了货币计量还应该重视其他效益。这是因为在新时期无形资产不一定具有货币计量性,也要注重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的实现,比如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和文化氛围等。其产出不仅包括资本性所得,更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知识产权和科研成果的转化。针对资产管理效果和实际管理脱节的问题,要对现行会计制度和体系进行改革,引入战略地图等会计工具拓展资产的使用用途。比如,高尖端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在财务报表中体现其效益,可以纳入到高校发展战略当中,作为长期成本分摊投入在五年计划或十年计划中。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作用,做好专利权的保护、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人才、科技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同时,要做好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在立项和项目进行中,严格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无形资产能够为高校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三)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明晰产权结构,减少委托代理链条,避免因为产权不明而造成的过度举债等问题。要清晰划分各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确保管理内容全面覆盖,加大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和沟通。高校内部可以建立董事会和理事会等组织机构,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要求使用者对资产负责,更好保护国有资产。其次,完善制度建设,在相关法律法规之下进行制度建设,落实制度细则,从采购轮子到移交报废等各个环节都要有章可循,杜绝制度漏洞。制度制定中要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以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全球教育最新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完善相关激励制度,加大对资产管理示范问题的惩罚。再次,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加大制度执行力,全过程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管。比如,可以引入全员参与机制,让全校师生都参与到国有资产监管当中。最后,对信息化平台进行完善,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智慧建设的水平[11]。通过归口管理和模块化作业完善审批流程,明确分工和职责,确保资产信息的真实性。加大信息透明度和共享度,在内部提高管理效率、外部方便群众监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将国有资产管理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提高高校资产管理的效率[12]。
结语
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既要以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战略为指导,又要建立国际视野,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微观管理,即高校自身管理的角度,针对具体的问题,结合实际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星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7-39.
[2] 陈焕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2020,(1):2.
[3] 王小虎,刘玉丛,王晓红,等.新时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績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20,(4):47-49.
[4] 王茹.大数据视野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10):203-204.
[5] 徐金花.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8,(17):186-187.
[6] 郑武权.基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4):2.
[7] 刘瑞芬.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6-99.
[8] 刘俊华,上官鸣,张勇,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3):2.
[9] 崔长欢,张雯,冯静.资产清查后地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37-39.
[10] 朱育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析[J].管理观察,2020,(9):144-145.
[11] 李明,王静,张石磊.智慧资产管理模式在高校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7):157-158.
[12] 张恒,徐伟.“移动端”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用的前景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1):39-40.
[责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