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灼
[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热点与重大课题。基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消解意识形态危局的理论与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被确立起来。新时代视域下,这一根本制度以保障政治社会文化安定、建设意识形态法治体系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加以现实表达,呈现出价值符码、呈现样态和依托载体的现实映像。为完善这一根本制度,可以聚合国家、学术界、媒体机构和学校的多重力量,加强马克思主义当代话语的生产表达、打造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的基础工程、塑造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格局。
[关键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根本制度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1—0010—0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的首要制度,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贵在以根本制度的形式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助推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领域的马克思主义自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通过针对性的现实表达和有效的行动路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实现了抽象制度向高效运行的现实转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逻辑起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萌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根生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空境域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行动自觉。
(一)承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然禀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场域下探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特定范畴,自然而然离不开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基础,其中贯穿着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问题,换言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如何承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然禀赋,成为阐释这一根本制度理论依托的焦点线索。这需要全面客观地理清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密切关系。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天然含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寻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跃迁历程,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博采众长、并蓄中国特色。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强烈表征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保障功能,使马克思主义内化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然属性”。基于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仅涵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维度之上意识形态治理制度的需求,还将马克思主义自觉置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并赋予制度形态。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可能缺位”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非一种断续而成的实践主张,而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嫁接”西方优秀制度文明的交织语境中衍生的文化制度。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价值观的“暴力潜能”日益显现,“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无用论”“泛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等充斥文化领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巨大挑战,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可能缺位”。从文化制度建设的实践形态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其核心要义在于制度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内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版图。
(二)消解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困局的迫切需要
当前,西方千方百计向我国渗透非马克思主义话语,手段多样,形式隐蔽,力度强劲,企图通过挤占文化符号空间、侵蚀传统文化阵地、抢夺网络话语场域、制造学术政治割裂这四大手段,架空马克思主义在金融资本、文化商业、网络媒体、学术研究领域的领导权,使我国意识形态宣传普遍呈现出“信仰缺失、价值空场、底气不足、流于形式、防御被动”的不良态势。显然,要对错误思潮和意识形态进行一一驳斥是不可能的。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必须依靠意识形态治理体制机制的良性运行。
据此,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意识形态治理体制机制,主要包括:第一,明确抓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及其责任,实现从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转化;第二,形成意識形态工作联动机制,有效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实现党政联动和部门协同;第三,建立意识形态动态管理机制,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思想贯穿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总体而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联动机制和动态管理机制延拓了“两个巩固”和党在意识形态的“三权”的实践形态,基本形成了领导带头、全党动手、全民参与的基本格局。但在体制机制相对固化与意识形态瞬息万变的双重维度下,化解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现实危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仅要着眼于机制层面的构建,也应确立更高维度的制度以规范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治理的价值认知、力量依托和行动路向。
二、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现实表达
由于个体缺乏与马克思主义的频繁接触和正确解知而存在认识逻辑上的“黑箱”,单纯马克思主义介入性的制度资源无法准确勾连微观层面的个体意识形态改造。因此,新时代要在文化建设中全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需要加强个体与该制度的频繁接触,对这一根本制度加以现实观照。
(一)价值符码:以安定为基本目标的政治社会文化功能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彻底”的前提条件在于其政治、社会、文化功能的价值呈现。随着新时代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铺陈,杂糅多元错误思潮的社会环境显然无助于中国共产党继续统驭各方力量。诚然,祛除非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异质魅影,摆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用论的羁绊,表达以安定为基本目标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功能,业已成为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价值符码。
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实现政治道路的“安定”。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回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态图谱,中国共产党展露出超强的政治引导力、社会组织力和文化引领力,这一切均源于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硬核”构型中国的政治道路。
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助于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保障社会环境的“团结”。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3]社会安定团结自始而终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工作追求的主基调,中国共产党人善于通过规训思想行为和形塑“阶级觉悟”以求同存异、凝聚共识、达致团结。新时代多元、多变、多样社会思潮持续渗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旨在构建官方、媒体、民间共同话语,统一思想、消解矛盾、凝聚人心,以保障社会环境的稳定。
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助于明确文化发展目的的人民性,确保指导思想的“一元性”。文化躁动,思想杂陈,媒介异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领域的独特景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巨大威胁。“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 [4]。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既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一元”地位,也是促进先进思想文化转化为物质力的辅助制度,旨在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性和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合理性,诘难“马克思主义非学术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指导思想的多元性”提倡者的理据困境。
(二)呈现样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的意识形态法治体系
中国共产党历来关注意识形态法治化治理。“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更要注意运用法律手段”[5],“要加强涉及意识形态工作的立法,对急需立法的重点領域和难点问题要加紧梳理和调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党内法规相继出台。就静态层面而言,这些党内法规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日常执行提供法规文本,使这一根本制度显现出意识形态治理法律法规文本形态;就动态层面而言,这些党内法规明确这一制度的责任主体、执行细则和问责事由,使这一制度彰显意识形态法治化运行与监督状态。
党章是意识形态法治体系的根本依据,是这一根本制度运行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7]无论是保障这一根本制度落地执行的法规文本,抑或是支撑这一根本制度的运行机制或监督体制,均在党章的主框架下加以述陈与展铺。由此,基于法治化与制度化相交织的这一根本制度,抛离了制度所固有的抽象窠臼,呈现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的自上而下、广覆各域、虚实相接的意识形态法治体系的日常样态。
(三)依托载体:以党委为责任主体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高扬政治社会文化三维功能的价值符码和意识形态法治体系的日常样态,但也离不开其依托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载体。
一方面,这一根本制度紧紧依托党委这个责任主体,党委肩负新时代意识形态保卫战“指挥”重担。邓小平指出:“各级党委,首先是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密切注视和深入研究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改进这条战线的工作。”[8]这是对党委主要负责同志真抓实管意识形态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思想宣传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9]这指明了党委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对意识形态重要工作要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带头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能力,以保障这一根本制度的实施。
另一方面,这一个根本制度要紧紧依托宣传这个关键手段,宣传部门承担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责任。“思想宣传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10]。消除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熵增扰乱,巩固这一根本制度,宣传部门须主动还击反马克思主义的喧嚣和挑衅,始终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价值目标,加强属地管理,净化网络舆论场,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量,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和守土尽责。
三、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行动路向
(一)国家层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当代话语的生产表达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核心目标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理论支柱地位,构造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认同。囿于别有用心的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抗拒性认同的深度潜藏和改头换面,国家难以将其“一网打尽”,而化解这些抗拒性认同潜隐与异化危机的最佳做法,便是摸清当前少数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抗拒性认同现状与缘由,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强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生产表达,完整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全貌和实用样态,促进马克思主义“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要摸清对马克思主义抗拒性认同的现状与缘由。“现代性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11],“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首先通过跨空间、时间、群体等多个维度调查马克思主义抗拒性认同的现状,主要涵括“不信马克思主义的什么”“为什么不信马克思主义”等议题,重点关注个别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抗拒性认同,因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知识化的代表,是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上是权力机构的智库,对下是大众思想的启迪者”[13]。其次借助调查结果,扎根日常生活界域剖析马克思主义抗拒性认同的缘由,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意义域的离散经验,为生产受群众认同、为大众传颂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库找寻最佳“定位”。
二要生产合理解释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基于马克思主义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4]。多年来,西方话语体系重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禁锢我国思想发展的意识形态工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转化重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演理和新真意,需要国家建构适应于新时代、能够合理解释当下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话语,需要国家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性逻辑,而非停留在“复写”的层级。
三要丰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多元表达载体。“认同是由社会过程形塑的” [15],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不能脱离社会过程,必须要扎根群众日常生活和知识界,并透过日常生活和学术理论载体充分表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话语。一方面,消除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隔阂和壁垒,借助日常生活话语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马克思主义更符合大众口味、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另一方面,利用学术理论表达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学理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形成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样态。
(二)学术层面:打造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的基础工程
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体现在理论批判和实践批判的结合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6]。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着重从理论批判和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批判上下功夫,“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17]。
一是围绕“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大主题展开研究。首先,集中开掘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知识资源,在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和人民性的研究,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其次,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历史经验,探颐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体制机制的优化路径,拓深马克思主义型政党的执政规律;最后,全面阐释当下社会形态的合理性、合序性和合情性,分梳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学理依据和实践姿态,祛魅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模糊状态。
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议题展开研究。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理论建设而言,要加快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有效沟通、和谐对话、动态牵引的体制机制研究,树立思想理论建设的方向意识和包容意识,避免马克思主义由于“强硬路线”而导致多元社会思潮的“过度反扑”;就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要聚焦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交集”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导向作为主要评价标准,避免任何学科都空贴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就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教学而言,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表达,避免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衡”、在教材中“失踪”、在课堂上“失语”。
(三)媒体层面:塑造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仅停留在适应于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生产表达和系统研究是远为不足的,媒体机构须从人民群众的日常需要出发,运用新兴的传播媒介,厚实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内容,塑造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使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复杂交错话语中拔得头筹、占得先机。
第一,掌握宣传话语泛传播的一般规律,做到“有底气”。 成功的宣传体制建立在运用宣传话语传播规律的基础之上。媒体机构须遵循中国宣传工作的客观规律,制定适用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宣传的策略。同时,避免西方不良新闻观的侵蚀,以免造成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断裂,导致宣传方向的“跑偏”和宣传问题的“失焦”。
第二,改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化表达,做到“接地气”。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西方社会,至今依然占据真理的制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在新时代出现抽象教条或庸俗化的现象。媒体机构要积极改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化表达,摆脱马克思主义表达抽象化或庸俗化的窘态,融通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日常、政治和学术状态,努力用“洋经典”调出“中国味”,避免高谈阔论或宏观叙事,塑造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姿态。
第三,契合马克思主义受众的思维习惯,做到“聚人气”。“普通公众的宣传话语多来源于亲身经历和直觉,既有朴素的真知灼见,也容易受到较专业的话语的影响”[18]。新时代,塑造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模式,要切实了解受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过程,尤其要关切新时代社会变迁所引发的受众心理变化,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人民群众以亲身经历或直觉感受马克思主义,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第四,借用新时代媒介发展的新兴介体,做到“显潮气”。互联网、手机通信的普及,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时”和“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机构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充分运用新媒体、自媒体、融媒体等多种平台,将马克思主义加以影像化进行现实宣传,通过图像编制、场景建构等让受众参与感性化体验,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象化,更能跨时空吸引大众。
第五,思量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正当过程,做到“正风气”。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并非欺骗性传播或政治性说服。在现实生活中,“反马”声音时现,这主要因为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宣传方式、马克思主义宣传意图的误构和其他社会思潮的“涌动”。媒体机构面对这种声音,要仔细思量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正当性与反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政治意图,敢于驳斥反马克思主义的“妖魔之声”,营造风清气正的宣传氛围。
(四)学校层面: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9]。当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思想政治工作与国民教育衔接不好、思想政治工作所涉及的领域难以互补的难题比较突出,这离教育现代化所要求的“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相去甚远,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0]一方面,充分运用学校集中式和持续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独特优势,充分调动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育人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和其他的党政干部、管理人员、教辅人员自觉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另一方面,避免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孤军奋战”,建立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引入和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协作的制度建设。
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贯通。一方面,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不同心理和知识需求,针对性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进行其他配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通过发挥社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无限性、内容灵活性、主体多元性”的优势,将思想政治教育延展为终身教育;另一方面,在同一阶段的教育教学中,将立德树人这个思想政治教育“内核”融入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维理念”转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形成全时段的育人机制。
最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覆盖。全方位育人,是指“从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多个维度锁定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筑多位并进、互补互动、综合融通的‘大思政格局”[21]。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覆盖,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实践相结合,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四育”中渗透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3.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43.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9.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1.
[6]胡锦濤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30.
[7]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2012年11月16日)[N].人民日报,2012-11-20.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8.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10]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4.
[1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28.
[12][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6、36.
[13]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3.
[15]彼特·L.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M].吴肃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215.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17][19]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6.
[18]刘海龙.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0:15.
[20]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
[21]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5.
责任编辑: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