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东
腰背部是人体用力最多的部位,为人体提供支持并保护脊柱。腰背部一旦出现问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腰疼就是一种常见症状。导致腰疼的原因有许多,比较常见的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和周围组织因长年劳累出现慢性损伤性炎症的病症,主要症状表现是腰部隐痛,不能除根,劳动之后更加严重。腰肌劳损病症判定为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同时没有发现其他的器质病症。
而腰椎间盘突出指的是由于腰椎间盘各个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特别是髓核,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加之外力的影响,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损坏,包裹其中的髓核組织从损坏的地方突出(或脱出),影响了邻近脊神经根,造成病人腰部疼痛,一条腿或者是两条腿麻木、疼痛、感觉不灵敏的病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都发生在腰4~5、腰5~骶1部位,占比达到了95%。
两种病症从病人表现来看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腰部疼痛、浑身无力等。有很多患者发生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症,却当作是腰肌劳损,最后因未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两种疾病产生的部位完全不一样。发生腰肌劳损的部位是腰部肌肉组织,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是腰椎,病灶是骨结构,并不是肌肉软组织。腰肌劳损的范围涉及整个腰部,天气的剧烈变化都会使病情加重,是因为腰部长期保持同样的姿势造成的。而腰椎间盘突出位于人体的下腰部位。病人如果咳嗽和打喷嚏都会使病情更加严重。由于腰椎生理曲度产生了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进行体力劳力时会疼痛加重,休息时疼痛会有所减轻。
腰肌劳损病人会感受到腰部肌肉的疼痛,能够自由动作,一般在清晨起床后疼痛厉害,休息后疼痛就会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则是一定部位病痛,腰部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腰肌劳损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不会发现异常。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会发现腰椎发生了退行性病变,椎管变得狭窄,有的长成了骨刺。
腰肌劳损病人的X线检查通常正常。医生在通过CT、磁共振成像诊断腰肌劳损时,需和别的腰部疾病相比较,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通过患者病史和身体检查,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X线片能够检查出脊柱侧弯、椎体边缘增生、峡部裂等病症,但要确诊椎间盘突出病人还要再做其他检查。CT检查能够准确发现钙化影。只检查X线片、核磁检查,而不检查CT,通常不能发现钙化椎间盘突出的情况。核磁检查的优势在于发现软组织病变,检查出病变节段椎间盘突出、膨出、变性和神经根的病变,精准发现脊髓、椎体形态和信号的变化。
总而言之,影像可以较好地帮助医生诊断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此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生活保健,避免因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或造成病情加重,不能长时间坐着,保持正确的坐姿,睡硬一些的床垫。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做好热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弯腰、低头工作,减少劳累。
(作者单位:成都第一骨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