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清 曾昊
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其标志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2017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出台,最大变化是“三维目标”升级为“核心素养”,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时代。
何谓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其内涵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作了明确界定:“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三维目标”的整合与发展:一方面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合称为必备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称之为关键品格,核心素养就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将“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及归宿,回答了“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
众所周知,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载体是学科知识,主要路径是学习活动,主要保障是课堂评价,起主导作用是学科教师。因此,指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变革,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改变。
一、重塑教学理念
强化树人理念。当立德树人作为深化课程改革根本任务提出后,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必备品格。叶圣陶先生曾说:“所有的课都应当是政治课,所有的课也都应当是语文课。”叶先生不是叫我们把所有的课上成政治课或语文课,而是告诉我们,所有的课都应当从学科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出发,努力挖掘学科的育人功能,自然而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有站在人性的角度和育人的高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
增强课程意识。较之于传统课程意识,具有站位高(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去思考)、包容性强(一切与教学相关人物资料、音频图片、课堂生成皆可称为课程)、开放力度大(强调跨学科资源整合及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等特点,从而解放了思想,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超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把握学科本质。即掌握学科特征,挖掘育人价值。笔者听过一节小学四年级数学课《观摩物体》,老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画图、评价,一节数学课竟上成了美术课。课后,执教教师听取了“围绕本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数学知识,培养什么数学能力,它的育人价值在哪里等方面进行教学活动重构”的建议,再次上这节课时,才有了课堂教学的精彩:教师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平面图,用准备好的图形卡片摆一摆(快捷高效),学生得出“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结论(逻辑推理);接着提示:能否用诗句概括?学生用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科整合);最后教师将这一总结升华:“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多角度去观察事物,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核心素养)。可见,只有把握了学科本质,就不会出现“语文不语,数学不数”的现象,学科教学才能承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
二、重建学习过程
优质的学习过程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与基础。构建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学习过程,应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目标,以引导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正确处理好“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关系。即教师应采用什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解决什么问题,为逐步接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而设计的一个学习活动。正如卢明教授所说:“以往学习中学科核心素养的缺位,关键在学生深度学习的缺位——深度学习的缺位并不能归咎于学生,关键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如果教师不能指导学生去经历学习过程,如果教学不能给予学生挑战,不能驱动学生高投入、高认知,学生就无法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自然不可能内化为素养。”由此可见,深度学习就是教师在研读文本及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宽度,还要有能透过问题表象探究事物本质的深度,同时还要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习取得实效。学生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深度学习过程,才能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果,最终获得学科核心素养。
以八年级语文阅读课《藤野先生》为例,本课核心素养目标:一是通过学习对藤野先生这个人物的描写方法,感悟藤野先生的优良品质(明线);二是通对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的问题探究,感悟鲁迅的爱国之情(暗线)。相对明线来说,教师容易把握,暗线的教学就有一定的难度。现就以这条暗线为例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问题:上节课我们厘清了文章脉络,也认识了藤野先生,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的印象?(复习导课)
追问:你喜欢藤野先生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说出了喜欢藤野先生的原因。这样引导,提高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藤野先生正直、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等优良品质也在他们心里播下了種子)
接着问:鲁迅先生喜欢藤野先生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引导学习相关自然段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不仅学习议论抒情在记叙文中升华主题的意义,又明确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念,皆因老师毫无民族偏见,理解并支持“我”爱国的宽宏,让作者在非常时期特别感动。这一环节为引入暗线“爱国情”的学习埋下伏笔。
追问:既然鲁迅先生那么喜欢藤野先生,他为什么要弃医从文?(重难点)先让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圈点阅读的方法找出答案或划出疑点,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再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以“反常”现象为抓手。引导学生解读鲁迅先生“在东京观察到的留学生生活、在仙台客店受到的待遇、考试后匿名信事件、在看电影时受到的刺激”这四个片段的“反常”之处,进行字词句的斟酌,从中真切地感受鲁迅先生的国家责任感、民族自尊心。
问题:探讨当今社会,我们学生担负的责任是什么?
纵观第二课时的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文本中探寻思想深意,一步一步获得超越文字内容的感悟,实现在语言中鉴赏,在探寻中走向思维深处。感受文化,传承精神,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重造素养型教师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老师首先必须要有素养。“核心素养”呼唤素养型教师。提高教师素养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博览群书。一是研读教材,细读学科文本;二是通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相关的教育报刊资料;三是读些杂文、关注时事。只有在“读书—实践—反思—总结”周而复始中,教师的素养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素养型教师懂得抓住教育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与实践,与时代同步,永远走在教改的前沿;素养型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表现在对教育的责任,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能一以贯之;素养型教师明确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怎么教,学生更能听得懂,怎样引导才能走进学生内心,唤醒灵魂,激活生命;素养型教师秉承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循循善诱、点石成金,让课堂教学散发出无限的魅力;素养型教师能把教材编写意图看透,上课能深入浅出,讲到点上,学生一听就懂;素养型教师能从教材中发现新奇,听他的课如同读一首诗、赏一幅画,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终身受益。
教育家陶西平说“改革最终要发生在课堂上”,但其实也终将落到每位一线教师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