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

2021-03-30 20:16:43王素芳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7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因素

王素芳

(山西吉承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建筑工程造价是工程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等全过程使用的全部费用,一般由建筑工程安装费、设备材料采购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构成,资金体量巨大。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工程造价直接决定企业的建设效益,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确保每一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进而提升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

1 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比较复杂,由于其涉及工程的全过程,从方案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工料机、现场管理等各个环节均对造价有一定影响,此外建筑工程施工时的外部市场及政策环境变化也会对造价产生影响,据此将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分为内外两方面进行阐述。

1.1 工程内部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工程内部原因。据统计,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的影响程度至少达75%以上,加强设计管理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设计变更,有利于事前控制成本。在方案设计阶段,由于工作的重点是设计工作,设计追求的是满足规范要求的同时,具备功能及美观,这点与成本控制始终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我们必须让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同时兼顾成本控制,成本人员提供相应的限额设计指标,设计人员在满足功能、规范要求的同时,必须控制设计指标在限额以内。包括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的建造工艺、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筛选以及重要施工环节的可行性分析等都会对影响后续的施工成本。

工程招标对造价也有重要影响,随着建筑市场发展的成熟,招投标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招投标过程中,低价中标仍然是目前定标的主要方向,在此过程中存在部分建筑企业恶意降低投标报价,采用不合理、不平衡的报价方案,中标后再通过高价索赔的手段进行找回损失,以至于对后续的工程造价管控产生不利影响,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其次在工程施工阶段各环节亦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同的影响。工程整体造价中材料及设备投资在整个工程投入中占据比重较大,而工程造价中预算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建筑材料及设备采购选用不合理。建筑材料在入场前需要经过严格的采购手续确保其型号及质量满足建设需求,在使用过程中也应依据合理的材料使用规范进行施工,但由于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材料浪费及大型机械设备使用不合理的现象,会加大工程成本,不利于后期造价管理。施工阶段中的现场管理也会对造价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是现场管理的直接执行人就是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职业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不同人员对于施工工艺及技术应用不规范,无法保证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材料浪费、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此外现场管理制度规范与否也直接影响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率及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最终影响整个工程的综合效益。

1.2 工程外部影响因素

在建筑工程外部存在客观却无法避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及市场因素两个方面。首先建筑企业运行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方针指引下进行,工程预算管理政策均有明确规定,在进行造价管理时,建筑企业需要依据国家政策变化对项目具体的造价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其次是市场因素,其主要表现为建筑材料及人工的市场的供求状况。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原材料供给市场会因市场大环境或部分原材料的短缺而发生变化,导致造价管理过程中,工程实际成本要高于预算目标,此种企业不能控制的市场因素变化会对造价管理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工程项目所在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及竞争类型也会影响造价。若市场为高度竞争市场,且各企业实力相当,为谋求市场更大份额,在价格上需要更多压缩空间,此时在进行造价管理时需要综合衡量企业的经营目标侧重点。最后气象环境也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很大影响,若主要施工周期环境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则会影响材料储存成本以及人工成本,最终会导致整体施工成本的上升,影响工程造价管理。

2 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措施

2.1 加强人员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从方案设计到现场管理,建筑企业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和造价管理。为更好进行造价管理,首先在开展正式施工前,需要招聘专业人才,从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再从建筑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所需人才岗位进行优化设计,确保招聘员工与施工需求匹配,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更优质的人才,以此提高从方案设计到现场管理的全流程环节工作效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做好造价管理。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招投标、现场管理、成本预算管理等。制度是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础,结合工程内外部因素制定一套适合工程项目实际的管理制度,以此约束后期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结合行业内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科学流程,积极引入本工程实践,提高管理制度对于实践工作的指导科学性。另外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制度,明确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管理职责,以责任规范相关人员行为,并从正面及负面激励两个方面督促相关人员从提高工程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入手开展工作,做好整体工程的造价管理。最后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制度及经验,对员工进行外派学习,丰富相关人员的事件经验,提升其工作能力及员工素质,从而更好地工程建设服务,实现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 做好物资计划管理,加强现场管理

施工材料及施工人员是建筑施工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为提升施工材料的使用效率,必须要加强物资计划管理及现场管理。首先在施工材料方面,要加强对供应商资质的审核,保证采购的物资质量是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同时可与资格审核合格的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此取得建筑材料的更优采购价格,降低施工成本。另外在施工材料现场储存管理上,要建立完善的物资管理制度,做好物资的储存及登记工作,以此保证现场物资物尽其用,减少资源浪费等情况。此外还要积极关注建材市场新型材料的变化,在对其进行充分审查,从成本收益两方面综合考虑后,可积极引入现有工程建设中以提升工程效率。其次是设备管理,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时需要购买及租赁较多大型设备,投资金额较大,为更好降低工程造价,要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在进行设备选择前,要加强设备检查并对运输时间进行把控,确保其可以在有效时间内投入工程建设中。此外还应保证设备操作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的操作流程规范,在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同时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后是现场管理,其主要涉及施工人员的操作以及其他细节方面的造价管理。监理部门要加强现场巡视,实施监控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尤其是高危及重要基础性工序的作业质量监控,做好施工现场指导,避免出现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问题及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工程周期,以此保证项目在计划工期内顺利完成,最终缩小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之间的差距,提高造价管理效率。

2.3 实施动态化管理,加强细节把控

造价管理工作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变动较大且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为了提升造价管理与整个工程的适应度,要在更多变幻的环境中变静为动,实施动态化管理。首先在材料采购上,由于建材市场价格适中处于波动状态,相关采购人员要积极关注材料供应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市场以往变化规律对建材价格进行预测,必要可建立价格变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可在价格较低的时候加大物资采购力度,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不会因为材料价格上涨或短缺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其次在造价管理中,要积极关注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工程现场物料、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时监督成本预算的实际使用,并在实际成本分配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出现较大偏差时,对整个造价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的整体需求。最后在日常管理中,要优化责任机制,加强对项目各个环节的把控,对施工现场、施工材料、建筑设备以及物资采购等方面做到细节性控制,将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以实现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

3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非常多,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现场管理及动态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施工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以此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成本因素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