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祥
(武山县交通运输局,甘肃天水 741300)
当前我国的公路事业正在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竞争市场环境不断发展,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招投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合理有效的招投标管理,能够保障公路工程的实际建设质量,促使我国交通行业能够实现稳定发展。由于我国在相关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在招投标工作,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顺利开展。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能够顺利开展,有必要实施合理有效的招投标管理工作,解决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对于存在于招投标方面的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①是综合评审的方式存在不足,只要是评审都会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目前招投标的活动中,大部分都是采用的综合评审进行评标,这种方式对招投标进行划分,分为投标和资格预审两个阶段,但是在招投标阶段技术标往往是占据着高比例的,经济标又不能把企业之间的实际差距所体现出来。这就会导致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会由于人为因素主观的选择投标企业,影响了工作的公平公正性;②所实施的最低评价法无法满足当前的评价标准,最低评标价方法是我国公路工程中应用了多年的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保障业主能够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等优势,但是这种方法在使用方面也有一些要求,市场诚信度是必须具备的,而设计深度也是要有的,在施工过程中要降低变更频率,只有符合以上要求才能使用这种方式,不过从目前我国招投标市场实际情况来看,还不能满足以上的要求。所以,在实际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
公路工程建设中开展的招投标相关工作,是一种互相选择、互相制约的系统性质工作,由于近年来为我国公路工程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相关的管理部门开始不断的对相关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如《公路法》《招标投标法》等,各个地区中的公路管理部门也都出台了对应的管理制度[2]。但是在实际的招投标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并且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导致招投标工作无法顺利、规范的开展。由此可见,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
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招标单位对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内容了解不够透彻,对应的参建部门对于招标单位提供了一些“差别化”的信息,出现了不同投标人对于工程项目现场进行考察的情况;②评标的相关人员,在业务能力和素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容易出现不按照要求、规定开展评标工作的情况;③企业之间在投标时出现串通问题,既影响了公平性还为投标单位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扰乱了招投标的秩序。
对于公路工程的招投标评审工作来说,专家在评审过程中严谨程度,能够直接影响评审的最终结果,因此需要保证专家能够秉持公平公正的相关原则,将客观公正、科学择优的理念应用在实际评审过程中。这就需要不断完善评标体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评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专家以严谨的思想和态度开展评审工作,对于在评审中发现的一些明显问题,要按照制度要求,明确指出和处理,保证评审的过程以及结果都能够经得起检验。这就要求评分需要秉持“该给的评分要给到、该扣的分要及时扣”原则开展工作,以此保证能够通过制度的制约,不出现敷衍了事等问题,减少由于评审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项目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的情况发生,影响公路工程的建设[3]。其次,当前由于专家个人素质和能力不佳,导致评审过程不详细、评审结果模糊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保证评审结果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发挥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作用,需要保证评审人员在评审结果出来后,认真对待,及时解决各种问题,及时解答建设方提出的问题,为公路工程更加顺利的开展提供支持。此外,需要对评审的实际流程进行规范,将其融入评审的体制中,并且要求评审人员在实施评审工作之前,及时、认真地学习相关规则和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评审标准、文件实施评审工作,为公路工程更加顺利的开展提供支持。
为了更加有效降低在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风险,在实际的评标过程中,需要按照项目类型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标,保证评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为更加有效的开展公路工程招投标工作提供支持。首先,对于一些一般工程来说,评价工作一般需要针对项目中的技术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了解是否存在施工成本超过文件内容的情况,并且与报价相关资料、技术方案结合在一起,对合理性进行有效判断。而对于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工程来说,在评标时需要通过综合方式进行评估,也需要对比评分的占比情况,具体可以按照商务占比60%,技术占比40%进行评价工作。在招投标文件中要对条款进行严格的落实和监督,对出现的量身定做性质的条款一律给予免除和不承认,要不断完善条款,制定详细标准的评价方式,然后落实到文件上,具体表现出来[4]。其次,对于评标的时间,要按照规范的流程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价格和参与评标的企业制定,通常情况下评标的时间都在2h以上,具体时间要看投标的任务量,可以适当延长。最后,要把量化评估作为基本原则进行操作,在实际的投标过程中,一定要从规范项目和成被入手,按照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工程烦琐性进行考虑后,对评标的方法进行优化,以此保证能够对评分制度进行合理有效的完善。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就是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暗标发”进行评估,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合理性,可以在使用暗标发时对所有文档进行标记,确保无法通过文件找到投标者。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评标方法公平、合理,同时也可以杜绝一些徇私舞弊的情况出现。此外,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有专业的监督人员或者是公证人员参与到其中,评标完成之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封锁管理,只有需要公布结果的时候才将结果公开,保证结果真实性。
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是保证在招标工作合理性的根本,一般情况下,实际的监督对象主要是有形的建筑市场、投标人、招标方和代理机构等[5]。为了能够加大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对于公路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来说,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完善、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工作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创新管理方法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必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非常有效地保证监督、管理有效性与全面性。这就要求建设方深入的学习《招标投标法》和各个单位的相关规定以及要求,详细对我国在公路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并且在熟练了解我国在公路建设招投标法律、文件的同时,提出完善法律条例、文件的基本内容。同时通过合理有效的宣传,提升业主、施工方在法律法规方面的认知情况,促使招投标过程中能够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的实际要求。其次,可以搭建专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形式,并且保证平台面向社会、媒体、公众,借助这些力量对招投标的实际流程进行社会监督,进而将各种违法现象遏制住,促使招投标工作能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信力[6]。如为了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透明,可以在网络上对一些信息进行公开,由社会进行合理的监督,保证公信力。最后,为了能够不断提升招投标双方的实际诚信度,政府部门可以借助招投标的相关文件、评价结果、管理体系等,构建对应的诚信资格认证体系,并且将其作为企业的诚信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诚信情况进行标记,从根本上保证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招投标工作是保证公路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不影响项目开展的基础上,需要实施合理有效的招投标管理,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真正为公路工程选择出最好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够公路工程的顺利开展、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基础支持,进而促使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市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