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琪
(柳州市动物园管理处,广西 柳州 545005)
柳州市动物园位于柳州市柳南区旧机场开发区东南部,距离市中心约5km,是柳州市唯一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柳州市动物园的前身柳州市帽合公园是一座生态休闲公园,2005 年柳候公园动物园整体搬迁,成为帽合公园的园中园,此后,景区划分为免费开放的游乐休闲区和封闭收费的动物观赏区,并更名为柳州市动物园。由于属改建公园,其规划、设计、建设,从一开始就具有诸多先天的不足,随着景区的发展和市民要求的提高,其全面提升改造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柳州市动物园办公区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区域,沿用原空军部队遗留的20 世纪50、60 年代的老旧营房,这些旧房不但缺乏继续翻新使用的价值,而且占据了大面积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景区规划用地413.55 亩,其中,景区东南侧有超过10%的规划用地(40 多亩)被附近村民占用,未能开发利用。
景区依山沿路而建,东北和南面被帽山和南环路相夹,西面与航银路相接,形成一块狭长而相对独立的三角地,难以向外扩展。景区内地形复杂,土地利用率不高,只有西大门一个主要进出口,停车场车位不足200 个,每逢节假日,大量入园和出园的游客、车辆在此地交汇,拥堵在西大门前的主干道上,常导致交通瘫痪,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反恐安全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动物笼舍设计和建设理念滞后,布局不合理,且数量严重不足。动物展区建设之初,目的是为了安置当时柳侯公园动物园存栏动物,因此其笼舍的设计、建设都是按柳侯公园动物园的模式来建设,而柳侯动物园的笼舍模式是50 年代的版本(即是牢笼式和粗放式),按照当前的发展要求,很多笼舍设计、建设不合理,不适合动物生存繁殖保护,严重阻碍了动物园的发展及其野生动物保护的功能。园内游乐设施等相关基础设施陈旧,建设理念落后,园林景观单一,没有水体,没有能抓住市民游客兴趣点的核心旅游吸引力。
在社会职能上,与柳州市属各公园相同:柳州动物园的游乐休闲区同样承担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健身娱乐服务社会职能。不同的是各公园各具特色,如马鹿山奇石园的奇石文化、鱼峰公园的歌圩文化等,而动物园的动物观赏区有野生动物特色。在建设发展理念上,与柳州市属各公园相同:2007 年起,柳州在广西率先实行包括柳州动物园游乐休闲区在内的10 所市属公园全部免费开放,让市民尽享城市建设与花园城市的成果。
柳州动物园实为园中园,国内情况相似的公园有:广西区内,七星公园是桂林市最大的,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动物园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位于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市的黔灵山公园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娱乐休闲、动物园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多年来,柳州市动物园实际承担了行政区域内的野生动物救护职能。每年收容、救护非正常来源野生动物逾50 种200 余只,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但未纳入单位职能,也未配备响应的机构及经费预算。
综上所述,柳州市动物园拟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制定总体规划修编方案,通过改造提升,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定位和发展思路,打造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野生动物饲养繁殖展示、本土野生动物救助保护、科普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特色综合性公园。
柳州市动物园通过实施整体改造修编,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促进景区提档升级。
通过整体规划修编,对功能分区的重新规划,回收、开发被占用土地,建设配套旅游服务设施,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将现办公区搬迁至园区边缘区域,原区域与现游乐场及山体边缘土地连成整体,新增可利用地块,用于引进大型游乐场、动物互动场馆。通过上级主管部门和辖区政府的努力协调,回收景区东南侧被占用土地,增建南大门、大型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动物医院、火烈鸟湖等配套基础设施及生态动物场馆,并以辅以新的路网进行联通,从而提高客流集散疏导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动物园良性发展。
除了新建一大批大熊猫馆、水族馆等生态型动物展馆外,重点对旧动物场馆进行改造提升,摒弃钢筋栅栏式笼牢,取而代之的是能同时满足动物福利、游客观赏、饲养管理等需求的自然生态型展馆。例如对猛兽区原铁栅栏式旧笼舍进行升级改造,以大面积的高强度钢化玻璃代替原有铁栅栏,并对笼舍内的环境进行重新调整,模拟符合动物天性的自然环境。在观赏猴放养区、草食动物放养区、百鸟园等多个区域和场馆,进行开放式的生态场馆建设,使游客可与动物进行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中,草食动物放养区提升改造项目,是探索自然生态型动物展馆提升改造建设的成功实践,
3.2.1 存在问题
参观步道建设不合理。原参观步道为架空木栈道,采用纯木质结构,常年风吹日晒受白蚁侵袭,大部分已经腐蚀,难以保证游客安全。由于动物为放养状态,可四散奔走,而木栈道为固定参观路线,经常会出现一路走下来,大部分时间看不到动物的情况。
植被退化黄土露天。动物放养在原生植被环境中,由于草食动物的习性,地表的草皮、低矮灌木被连根啃食殆尽,部分乔木因树皮被啃食而枯死。动物尿液粪便长期浸渍,土壤盐碱化,加之动物踩踏、雨水冲刷,又导致水土流失,从而进入恶性循环,土地荒漠化,植被难以恢复,晴天尘土飞扬,雨天烂泥如浆,观赏效果非常差。
观赏内容比较单一。原草食动物放养区主要放养了梅花鹿、鸵鸟等草食动物,动物品种比较单一,也缺乏园林景观。
3.2.2 解决方案
优化参观栈道。将原纯木结构木栈道改用实心塑木板加方钢材质,提升安全系数,降低后期维护难度,并结合动物分区,优化游览路线安排,提升观赏体验。
分区封闭管理。沿参观栈道走向,利用隔离栏将整个草食区划分出一个个既独立封闭又能互相连通的区域。通过分区隔离放养,可以控制动物沿参观栈道走向分布,增强游客游览观赏效果;可以控制动物的放养数量,避免超出区域内植被的最大承载量;可以控制动物的流动,各区域定期轮换放养,土地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为土壤改良、水土流失治理、植被恢复、消毒疾控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丰富动物品种。在原有动物品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袋鼠、羊驼、小熊猫、牦牛等动物,进一步丰富展出内容。
打造生态展区。根据不同的动物品种,合理选择平原、沙地、堆山、溪流、水体、密林、大树等环境元素,模拟其原生环境,打造能满足其天性释放需求的生态展馆。例如,为梅花鹿提供可以奔跑的宽阔平整的场地、为小熊猫提供可以攀爬到高高枝头的大树、为喜欢沙浴的袋鼠和鸵鸟建设沙池等等。
植物景观设计。利用地被、灌木、乔木的不同高差,巧妙遮蔽隔离的护栏、玻璃,以及参观栈道,隐藏非自然元素。同时通过绿化设计的遮挡,为动物提供掩护和隐藏的场所,降低游人对动物的视觉压力和刺激,避免动物暴露在大范围的应激源下产生应激反应,保障野生动物的福利。
3.2.3 取得成效
走在曲折迂回、树影斑驳的草食动物放养区参观栈道上,您可欣赏到青山脚下的树林间梅花鹿在追逐奔跑、调皮的袋鼠在草地上一蹦一跳、高傲的孔雀拖着大尾巴在栈道上旁若无人地漫步、可爱的小熊猫趴在大树高高的枝头打盹……举目所见,处处洋溢着“人·自然·动物”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通过不断引进独具特色的野生动物新品种,保障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持续提升。2013 年初,具有独特影响力的熊猫馆、海洋水族馆相继面向游客开放,迅速取得热烈的社会反响。入园游客量翻倍增长,创造了柳州动物园有史以来的新纪录。此后,柳州动物园先后引进小熊猫、羊驼、大赤袋鼠、环尾狐猴等具有较高观赏性的珍稀野生动物,其中,广受关注的网络“神兽”羊驼,以及被誉为澳大利亚国家象征的大赤袋鼠,由于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得到众多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游客的热烈追捧,不断掀起动物园新的游览热潮。
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成效,2020 年4 月28 日,经柳州市委编委批复同意,我园加挂柳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牌子。此后,柳州市动物园将在机构设置、人员、经费、配套设施等方面得到保障,为进一步提升野生动物救助履职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柳州市动物园通过对景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提升改造策略,结合野生动物优势资源,将景区打造成为更好地服务市民、服务社会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公园,展现柳州市动物园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