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客家地区茶产业与脱贫工作研究与规划—以紫金县为例

2021-03-30 08:59黄智晖黄佳婉黄玲何沅俞
广东茶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紫金县紫金茶农

黄智晖 黄佳婉 黄玲 何沅俞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 广州 510642)

一 当地环境概述与茶产业发展现状

1.1 当地环境概述

紫金县位于广东省中东部,地理位置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八山”,指紫金当地山地、林地覆盖范围广,植被覆盖率高,为茶叶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基础。笔者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紫金县主要产茶区内以南岭镇的地势较高,山峦重叠,山路多弯折,也正符合紫金县东高西低、南北多山的特点。与县内其他低海拔地区的茶相比较,此处所产高山蝉茶的茶汤更为清香清澈,不带涩味。

紫金县位于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偏高,降水充沛。与其位于同一纬度上的还有广西六堡茶、英德红茶、潮汕凤凰单丛和台湾乌龙茶。在气候上,紫金拥有和省内乃至国内著名茶叶相同的优势。

紫金域内降水较多及多山的特点也意味着该区域内过境河流多、流域面积广。紫金县的空气质量及水质长年保持在在国家Ⅱ类标准。其优质的自然条件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水、空气、地形、土壤方面的保障,是种植茶叶的理想地。

1.2 茶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21年2月,紫金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5.03万亩,是河源市重要的茶叶生产地。在2021年紫金县农业农村局工作计划中,紫金县计划到2021年年底茶叶种植面积达6万亩,产量达0.38万吨。近年来,紫金县的茶叶发展势头迅猛。

紫金县茶叶主要产区分布在紫城镇、龙窝镇、南岭镇和苏区镇四镇,主要种植品种为金萱。目前已有的较著名品牌为“武顿山”、“黄花牌”等。2019年,全县有5791个贫困人口享受茶产业发展红利。2019年7月,紫金县被广东省认定为“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该区域的茶名一般被统称为“紫金蝉茶”或是“紫金春茶”。近年来,随着紫金茶叶的发展,县内划分出以紫城镇、龙窝镇、南岭镇、苏区镇为核心的茶叶产业园,其中又以紫金客茶谷、金山庄园、黄花庄园、龙王绿茶旅基地、金丰号茶叶基地等茶旅基地为重点。紫金茶产业从以第一、二产业为重心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渡,在与文旅结合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但产业园内仍主要凭靠种植与加工增加收益,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大力宣传与支持。

1.3 茶农家庭发展现状

笔者分别对紫金县四镇十三村、共计16户人家进行调研,该范围包括:龙窝镇梅园新村、高坑村、彭坊村、黄田村等七个村落;敬梓镇南村;南岭镇庄田村、王告村;紫城镇蓝坑村等。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绝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共计16户;一部分需要务工以额外增加收入,共计6户;少部分家庭从事养殖业,共计1户。在参与茶叶种植生产活动之前,每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共有5户;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间的有4户;收入在2000元—5000元之间的共有6户;仅有1户在2000元以下。参与茶叶种植生产活动之后,每年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增加了5户,即共有10户;收入在5000元—10000元之间的共有3户;收入在2000元—5000元的共有3户;并无每年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水平的家庭。有半数家庭认为从事茶产业所赚取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0%以上,另有半数家庭的茶叶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0%及以下。所有家庭均认为茶产业能比较有效地提高家庭收入。总体而言,从事茶产业所赚取的收入仍占据着调研家庭收入中的主要部分。

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茶农所销售的茶叶价格一般在50—300元/斤之间浮动,差距不会过大。占有亩地少,一般在0—50亩之间,种植头数大约在几千到几万之间不等,年均炒茶量在几百到几千斤之间不等。

据了解,调研对象家庭全部都通过私人销售渠道售卖茶叶,仅有两户有企业经营背景的家庭还通过企业、政府收购进行售卖。在产业帮扶具体措施方面,有6户人家曾受到政府免费茶苗支持、有6户人家得到技术支持(如学习种茶技术等),有3户人家得到资金支持。另外,也有3户人家反映没有得到任何帮扶或资助。在对茶叶扶贫政策方面,有9户家庭表示不了解该政策,超过总调研对象的半数。

调研对象家庭反馈结果显示,所有家庭在茶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普遍都遭遇资金不足和茶叶滞销两大问题。另有近半数家庭认为制茶设施落后导致了他们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少部分家庭认为自然灾害、政府未统一收购等因素导致了茶叶生产活动受阻。

在对客家茶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方面,几乎没有对客家茶文化十分了解的家庭,甚至有半数家庭不太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与流传。因此在本地宣传客家茶文化知识、树立客家茶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工作迫在眉睫。

总体而言,紫金县茶农家庭的销售渠道大多局限于私人销售,且销售形式呈现散而少的特点。茶业为农村家庭带来的收入比较可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在茶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大多数茶农能够得到政府的免费茶苗支持和技术支持,但资金不足和茶叶滞销是茶农家庭面临的关键问题,仅凭借个体力量难以解决。除此之外,扶贫政策和客家茶文化宣传不足也是现存的重要问题。

1.4 茶企业发展现状

1.4.1 生产地域及流程

紫金县内茶企业的原料种植范围主要分布于紫金县龙窝镇、南岭镇、紫城镇、苏区镇,具有宗亲血缘和地域分布的特点。即大多选择在企业经理或干事所居村庄内种植茶叶,并逐步扩大茶园面积,形成一定规模,从而带动本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建设炒茶厂等工厂,在当地完成茶叶生产和包装,再统一送至紫金县城(紫城镇)门店或所在镇的快递点进行分拣包装和邮寄。

1.4.2 生产量、生产价格及宣传手段

据了解,一般合作社(企业)的年均炒茶量已达一万斤以上。通过私人关系售卖茶叶是企业推广和销售本企业茶叶的重要手段。另外不少企业还通过政府宣传、参加茶博会、公众号宣传、电商销售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在本土的影响力。但私人关系网络仍是茶叶推广和销售的重要保障。

企业所销售的茶叶价格差距较大。经调查得知,普通茶叶的价格普遍在每斤两百元左右,高品质茶叶的价格可达每斤两千元及以上。“东方美人”最为著名,价格可达每斤两万元。

1.4.3 销售范围

本土企业销售范围大致局限于广东省内,珠三角地区是紫金县重要的茶叶消费市场。茶叶主要被销往惠州、河源、广州、深圳等地。紫金县的本土茶叶市场已趋近饱和状态,必须走上向外寻求市场的道路。但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对茶叶质量的要求更高,因而也会对紫金县所产茶叶实施较高的选购标准,如部分茶商只选取特定节气所采摘的茶叶进行采购。紫金县所产茶如要在一线城市找到容身之处,需尽快找到提高茶叶质量的技术方法。

1.4.4 政策扶持情况

发展较好的茶企业普遍得到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政府带头扶持优良企业。类似政策有如评定奖项(评选“广东十大好春茶”等)、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但也有不足之处:政策扶持存在形式化的表现趋势:如茶叶评定比赛中的奖项与奖金,部分企业可能只取得奖项而无奖金,与评定规则相违背;政策倾斜过程或多或少讲求“人情”,可能使一部分小型企业失去宣传和展现的机会。

1.4.5 第三产业

部分茶企已展开茶旅文化活动,但名声不显。紫金县茶旅活动主要集中在紫金高速路西出口及龙王嶂地区,活动规模小,参与人数偏少。类似活动有亲子游、采茶体验、文化讲解等。

二 茶产业发展优势

2.1 政府支持

紫金县的茶产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成为带动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主要动力,与政策有着必然联系。2018年,紫金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紫金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在紫金县现阶段茶叶发展实情的基础上提出“六化”以促进紫金县茶叶发展,即“要区域化布局”,建设高水平茶叶基地和茶旅景点,由点带面、循序渐进地推动茶产业活动在全县展开;“要规模化生产”,利用区域聚集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要标准化管理”,打造绿色茶园,注重绿色生产,培养知识人才;“要品牌化建设”,着重“三品一标”,打造“紫金茶”的品牌特色;“要网络化经营”,推动电商销售,提高网络宣传率;“要多元化发展”,延长茶叶产业链,增加茶叶附加值,将茶叶深加工为食品、化妆品等。

县政府还主导多个活动,为提高客家茶叶知名度、刺激顾客消费提供助推力。2019年10月,由紫金县政府主办的深圳产业帮扶紫金消费扶贫活动暨2019紫金蝉茶文化节在紫金县拉开序幕。2020年12月,在深圳市龙华区对口帮扶紫金指挥部的支持下,18家紫金县茶企在2020中国(深圳)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中亮相。以上活动均为紫金蝉茶在国内的推广添加助力。

2.2 精准扶贫政策

紫金县政府鼓励“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经营模式,鼓励企业带动个体茶农进行生产,形成规模化管理。同时鼓励茶农通过土地入股,共享合作社优惠政策,降低生产成本。确保茶农每年因茶而获得的收入稳定且有所增加,是脱贫致富的渠道之一。

2.3 社会合作

2019年,紫金县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共建茶叶产业园合作协议;龙窝镇与广东省农科院共同建设广东省农业技术转移与扩散中心专业镇分中心;紫金斗记茶业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茶叶产业学院;龙王绿茶业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合作建设茶业科技服务站等。紫金县政府和茶企积极寻求社会力量,提升本县茶叶种植技术,谋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2.4 优越的自然环境与茶叶特色

紫金县内所产的茶叶自有特色。紫金蝉茶是受小绿叶蝉叮咬过的茶叶,与其他地区的茶叶相比,具有“蜜香”特色。再加上当地地理条件优越,为茶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当地茶农也主张绿色种植,尽量不使用或是少使用化肥,多使用鸡粪等天然肥料,实现人、畜、植的循环利用,故而茶叶品质优良。

三 茶产业现存问题

3.1 生产成本高

据了解,目前受地形因素和茶叶品质的影响,绝大多数茶园的茶叶采摘工作只能靠人力进行。采摘期内工作量大,多数个体茶农和企业基本都会选择临时雇佣本村或临近地区的村民采摘茶叶。单人每日的报酬基本为一百元,临时采摘工作也成为当地贫困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但高人工成本成为了限制企业利润增长的主要障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2 政策惠及面窄

目前,促进茶业发展的有利政策主要是偏向当地具有一定规模和名气的大、中型茶企。这些企业具有政策帮扶的性质,对象数量少,可以享受政府优先宣传、政府统一采购等优惠政策。但在这之下的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个体茶农则难以拥有相同的待遇,销路依然依靠“熟人宣传”等私人关系进行拓展。实地调研中,有茶农反馈称茶叶脱贫办法对其“既无好处,也无坏处”。这对于激发茶产业在全县发展的可能性而言,存在一定阻碍。

3.3 技术水平落后

当地经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高等院校数量少,缺乏高端技术人才。技术支持主要依靠于与农业部门、农业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得到外界支持,以促进本县的技术发展。如果脱离社会力量,茶叶技术水平则难以提升。

3.4 宣传力度不足

虽然政府主动带头为龙头企业宣传,但收效甚微。以紫金县为例,当地茶企及其品牌的名声基本只局限于广东省内,甚至只局限于河源、惠州等市,难以打开广州、深圳等地的茶叶市场。在面对社会的134份茶叶调研中,有88.81%的人群没有听过或品尝过来自广东客家地区产出的茶叶,有92.54%的人群认为这与宣传力度小的原因相关。宣传力度的大小,可以说是影响客家茶叶供应走向的重要因素。

3.5 交通不便

目前,河源虽然拥有火车站,但主要位于市区,对周边或更远的下辖县城难以产生辐射影响。市、县、镇、村四级行政划分区域的人员流通仍需依靠市县客运汽车、私人汽车和摩托车运输。虽然大部分县城开通了农村公交车,但所经地主要还是位于县城的中心辖区内,或是只经过各镇的中心地区。以紫金县为例,从县到镇的公交车(被当地称为中巴)等待时间长、可容纳人数较少、路线变动频率较大,为不熟悉当地交通的外来游客带来一定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公交车不再经行村庄,只经行各镇的中心点,这给返乡人员和外来游客带来极大的困扰,出现了“无私家车不能行”的现象。事实上,镇内的交通工具依旧是私人汽车和摩托车,这也成为当地“黑车”盛行的主要原因。

3.6 企业与茶农之间的凝聚力有待提升

当地茶企的原料生产地基本位于企业负责人在县内的原居村内,这带动了原居村庄的经济发展。该村的村民得以参与该企业的茶叶生产活动,形成茶叶生产活动的“地域性”和“血缘性”特征。茶业发展得越好的村庄,本村村民受益的概率越高,这就导致了一种不平衡现象。不仅各镇各村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极有可能导致不同村庄的茶农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

农村农民合作社也面临着这种问题。大多数合作社以负责人的茶园、茶厂为依托,如果该合作社发展得好,则有可能带领合作社成员及合作社所属茶园基地的村民走向致富之路;如果该合作社发展一般,那么村民即便是加入了合作社,也极有可能出现各忙各事、不打交道的情况,这就与“合作社+茶农”的模式相违背。如何尽快让大户带动其他小户,打破村与村、镇与镇之间的隔阂,从而提升茶企与茶农的凝聚力,也成为新的考验。

3.7 直播业亟需人才引进与培养

在紫金县政府的带动下,电商平台已然有所发展。与其相关的直播业随之兴起,主要依赖于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等平台,通过展示茶艺和直播带货两种形式对外界宣传紫金茶叶。但目前紫金茶叶直播的现存问题为:直播的受众大多数是中老年人,难以受到年轻人的青睐;缺少直播带货的主播模范,缺乏直播卖茶的经验,形式单一;现有主播有意提高直播质量,但专业能力存在不足。

3.8 物流因素对茶叶发展的阻碍

紫金地处山区,交通运输较为不便。加之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紫金茶叶的顾客数量只占少数,订单量少,无法达到物流公司的优惠标准,故而单件商品快递的物流费与私人寄送快递的费用相等。由于物流费用过高,为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发展电商的积极性。

四 茶产业发展措施

笔者通过调研走访当地茶农和茶企,阅读相关文献,并综合茶农、茶企和来自社会上的建议与意见,总结出几种促进当地茶产业发展的措施。

4.1 打破思维格局,宣传方式多元化

笔者与大小茶企负责人或员工、个体茶农、华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士交谈后,发现多方都对紫金茶叶的发展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即加强紫金蝉茶的宣传力度。除了参加茶博会、政府宣传、茶企或个人公众号等宣传方式外,政府、茶企和个体茶农还应紧跟社会潮流,注重年轻一代喜爱的宣传方式和营销方式。如:

①与粉丝数量多、业务能力优的知名带货主播进行合作,通过直播带货提高蝉茶的销量和名气。

②聘请专业的营销团队,根据市场喜好对茶叶进行包装和宣传,如参考小罐茶等营销模式,形成品牌,尽量拓宽本地茶叶的销售路径。

③抓住现代年轻人远离忙碌、回归乡村的心理潮流,借鉴李子柒、滇西小哥、华农兄弟等自媒体运营模式。结合紫金当地文化特色与习俗,融合茶叶要素拍摄视频。既宣传紫金客家文化,也推广紫金蝉茶。

4.2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茶园观光带,促进茶旅结合

在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之上,打造一条在市内、乃至省内皆有名气的茶园观光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和用以休闲的舒适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活动趣味性,增强茶园观光带的娱乐多元性。兼以有力宣传,吸引如河源、惠州、深圳等地的游客利用周末或长短假期至茶园观光带进行短途旅行,放松身心,从而达到增加当地收入、刺激游客消费的目的。

4.3 进一步落实政策,提高种植户积极性

政府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需要加大扶持中小型企业及优秀个体茶农的力度。避免政策形式化和人情政策的现象发生。关注中小型茶企和个体茶农“销路窄、售价低、卖茶难”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早日将有利政策进一步落实到种植户,提供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鼓励茶业发展。

4.4 联合种植户统一品牌,联动大户带动小户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除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地之外,需要打破其他镇、村茶叶种植区域的分散化格局,加强管理。如有可能,联合种植户统一品牌,改变当地个体茶农茶叶生产的散、杂、乱特点。这是保证当地茶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与茶农的凝聚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4.5 加强统一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借鉴省内其他著名茶区的管理方法:建设固定的茶叶生产车间,统一管理,促进茶叶综合。从加强统一管理的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平衡略高的人工成本支出,减少企业负担。

4.6 讲好客家茶故事,传扬客家茶文化

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至少有一半数量的受访者不太了解客家茶文化的历史。要建立客家茶文化自信,就需要先在本土加强客家茶文化认同观念。如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媒体节目编排、安排采茶戏村庄巡演、开放客家茶文化讲座解说或茶文化网络课程等,帮助本土居民了解与认同客家茶文化。只有本土居民认同本土文化后,才能更好地将本土文化向外传播和输出。

4.7 逐步优化线上直播,提高茶叶销量

借助电商平台进行直播带货,需要借鉴优秀直播的成功经验,突出紫金茶叶特色,并做好线上和线下的宣传工作,增加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借助直播宣传的方式,应在掌握茶叶消费者的需求和习惯的基础上,逐渐调整线上直播的风格,对紫金茶叶直播的形式、内容、服务功能进行创新。通过此等方式,增加年轻人接触茶叶信息的概率,提高顾客回头率,逐步提高茶叶销售量并输出紫金茶叶文化。

猜你喜欢
紫金县紫金茶农
紫金县10名“红领巾讲解员”“持证上岗”啦!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2018年紫金矿业按权益保有资源储量
The first Disney Mulan trailer is here
“早春茶”开采
紫金之王
紫金县1981—2015年蒸发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