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丽琴
(辽宁省农产品及兽药饲料产品检验检测院,辽宁 沈阳 110032)
粮食检测是常用的食品安全保障手段之一,确保检测程序规范、合理是结果有较高实用性的基础。粮食检测工作过程复杂,从样品管理、检测、数据分析到检测报告的编制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微小偏差便会对检测结果精确度形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强粮食检测实验室质控力度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实用性是实验室检验活动推进阶段必须恪守的原则,只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使粮食产品检测工作正常推进,使工作成效得到保障,若违背了这一原则,会削弱实验室的功能。所以,不管是实验室投建还是管理阶段,应将实用性考虑为第一个原则。
安全是任何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应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应根据检测物质性质的差异性设定相应的危险等级,为实施相关管理方法提供可靠参照,提升工作效率[1]。比如,检测腐蚀性、强酸性、易燃易爆的受检对象时要远离行政办公区域,以防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构成损害,并尽可能配齐有关安全设备设施,进而更有效地应对意外状况。
检测实验室管理实践中,应科学调配各类资源,使其创造出最大效益,降低管理问题发生的概率。但是,当下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滞后,检测单位没有认真落实人员素质培养工作,以至于不能与实验室的发展相匹配[2]。
技术设备水平是影响粮食检测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配置高端技术设备能对检测结果作出更准确的判断,规避出现明显偏差的情况。当下,国内多数地区实验室内部配置的技术设备较为落后,且不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团队人员技术方法长期未见创新,不利于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对以上情况的成因进行分析,可能主要是资金匮乏而难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作[3],以及技术设备引进得不及时,阻碍检测水平的提升。
样品的收发、制备、检测、留样整个过程的储存都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在检测过程中应对样品贴上相关标识,如待检、检测、留样,做好检测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相关记录。
为保障粮食检测质量的可靠性,灵活应用粮食检测新标准、新方法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①在实验室检测工作推进阶段,粮食检测部门应参照当下本领域中新标准的执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充实检测工作内容,规避实验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漏洞、偏差等。②不同地区的粮食检测机构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力度,充分论证检测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而为优化粮食检测工作质量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4]。
检验报告是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在样品测试完成后,实验室应及时出具检验数据结果,并注意以下几点:①检测依据和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即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测。②检验报告的及时性,即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客户提交检验报告。③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即对检验报告的质量要求,应当准确、清晰、客观、真实及易于理解。④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⑤检验报告中的数据结果修约应按GB/T 8170—2008进行处理[5]。
为确保检验报告的科学性与精准性,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①稳定人员因素,明确要求检测工作人员坚守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满足粮食检测工作对科学性、严谨性、合理性及周密性提出的要求,在执业阶段要做到高度负责,对产品检测检验过程要做到精益求精以及详细真实地记录检测报告结果。②要加强数据稳定性的控制。
在粮食检测实验室阶段,为确保产品检测工作质量得到保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①合理应用粮食检测实验室认可认证方式,充分发挥实验室认可、计量认证及审查认可的效能,使实验室检测质量有更大保障。②参照实验室内不同仪器的性能与使用现状,完善操作指导书的编写工作,确保相关仪器使用过程中能及时得到有效维护,这是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完善的重要基础。③体系运用阶段要科学设计原始检测数据的记录格式,确保体系运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6]。
在管理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持续贯彻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则,具体如下。
(1)把广大顾客作为关注点。各级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广大消费者共同构成了粮油检验实验室的“顾客群”。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顾客”当下与未来几年中的主观需求,在满足这些要求的基础上,力争超出他们的主观期许。以上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指派专人持续追踪市场运转状况,增强自身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领导的导向性作用。在组织运作发展过程中,领导者需要主动设定统一的宗旨与运营方向,制定质量管理工作实施总计划,在实践中积极构建出便于广大基层职工有效、连续参与的内部环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实验室文化,使其对组织终极目标的实现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3)全员参与。领导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方向、远景、目标、意图以及成效等方面上,管理者关注的内容则主要有实验室运作效率、形式及短期效应产出情况。实验室管理的整个过程均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谐共建的现代化理念,使广大基层员工在落实本职工作过程中产生参与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与集体创造力。从本质上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就是管理员工的职能,发掘员工的内在潜能,将其能力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帮助职员真正明确自身付出对实验室实现健康、长久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主观上乐于创造更多参与机会,这些是实现岗位决策,无为而治的重要基础。
“六大计划”是优化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管理、落实质控及保障体系的有效决策,计划内容主要有6个方面[7]。①内部审核计划。这是实验室自我管理的有效计划之一,主要是内审员依照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有计划、系统、全面且独立地检查粮食检测工作的各个流程。②管理评审计划。最高管理者综合测评质控措施的有效性、符合性及在实验中的适用性,及时发现并完善质量管理方法实施阶段存在的疏漏。③人员培训计划。人员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影响着粮食检测实验室的运营质量,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理论基础、工作能力的培养,督导他们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接受新事物、探讨新问题,以期获得突破性发展。④检定溯源计划。溯源主要是指量值的溯源,可以被理解成逆向传递量值的过程,通过连续的对比,使用仪器测得的量值,和现行国家标准之间建立关联性。⑤结果质控计划。为取得精确检测结果,实施一系列关键技术活动,定时采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物质进行审核、检查,利用不同方法完成重复检测,对存留试样进行再检测等。⑥管理体系运行监督检查计划。可以将管理质量体系运行看成是一个执行文件的过程,要达到对过程的整体管理控制,维持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体系文件内相关内容,实现各项影响因素的精准控制。
回顾以往的工作历程,笔者认为在实施以上计划过程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其内容主要有:①质量工作计划的落实状况。②采用系统性检查方法掌握管理体系的运转状况。③了解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管理情况。④加大检查防控力度,结合执行效果分析其内存在的问题、不足等,及时纠正相关措施方法、完善计划内容、确认具体整改情况,确保其在实施过程中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粮食检验实验室管理有综合性强、管理要求特殊及意义重大等特点,相关人员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该项工作的必要性,使其能顺利、有效运作。针对当下实验室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持续改进,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控制,贯彻落实质量管理体系,进而促使实验室取得全面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