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慧芳
青海民族大学
旅游公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明形象和旅游管理水平。大美青海因为景与景之间路途较长,更要解决游客旅游途中如厕问题。为解决青海湖景区旅游中存在的如厕难的问题,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目前已建成景区和环湖公路沿线星级公厕16座,其中五星级两座、三星级14座,公厕的改建有效改善了景区旅游环境,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但问题是这些厕所都建在了各大景区和驿站,环湖沿途公厕的数量很少,几乎都是当地牧民搭建的临时厕所,有的地方连临时厕所都没有,游客就面临着要在草地上解决的窘境,尽管相关部门已经加大对环湖地区公厕的建设力度,但是环青海湖沿途还是存在着如厕难的问题。
青海湖被2005 年《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湖泊之一。青海湖景区现由2007年设立的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负责。在行政区域上,环湖地区隶属于海南州和海北州,环湖旅游明确的范围,邓清春(2007)认为“金海湖多元文化圈的分布在历史上时大时小,到了定型成熟的今天,及核心区域基本为环湖四县,即海晏县、刚察县、天峻县共和县四县。”本篇论文将环湖地区的范围界定为环青海湖一圈即共360km,从西海镇为起点,途经湖东羊场、二郎剑、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鸟岛、刚察县、哈尔盖镇,最后回到起点西海镇。这是一条经典的环青海湖路线,近几年,受“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简称“环湖赛”的影响,前来环青海湖骑行的游客越来越多,也有少数徒步环青海湖的和自驾环青海湖的。因为环湖沿途驿站的距离远,游客在环湖途中上厕所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经过实地调研,从环青海湖的起点西海镇开始经过湖东羊场、二郎剑、江西沟、黑马河、石乃亥、鸟岛、刚察县、哈尔盖镇,最后回到西海镇,沿途共有公共厕所21所,其中多半都是旱厕,只有4所公厕符合绿色公厕的标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单一的,首先青海湖地区属于生态脆弱区,所以建设和发展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绿色公厕需要维护,而维护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还需要有专业的维护人员,不然很多绿色公厕无法投入使用。
环湖沿途有一些私人搭建的厕所,规模很小,里面环境特别差,有很多游客因为不得以去了这样的厕所,过后对青海湖旅行的体验就很不满意,因为厕所环境脏乱差,而且这种厕所建在环湖沿途,很影响青海湖周边的环境,一到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厕所周围苍蝇乱飞,又脏又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青海湖景区在外地游客心中的形象。本来大家都是慕名而来想看看美丽的青海湖,结果因为一个上厕所的事,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如果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客流量的减少,从而影响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
环湖地区公厕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当地牧民,他们当中有的不通汉语,所以游客跟他们沟通起来特别费劲,本来有的游客着急上厕所,却被工作人员拦住不让进,原因是要收费才能进,因为这些公厕都是承包给当地牧民的,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可以理解,但是公厕旁边没有明显的收费标志,导致游客一头雾水,他们又是说的一口藏语,所以就很容易起争执。这也很影响我们青海湖旅游区的形象。
青海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旅游业来支撑,而青海湖则是青海旅游业的核心旅游基地,所以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地区的绿色公厕建设刻不容缓。厕所是在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决定了游客对该旅游地区的第一印象,所以环青海湖地区的厕所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青海旅游业的发展的脚步。青海湖的旅游具有相当强的季节性,目前,青海湖地区的公厕已经无法承载旺季游客的数量,绿色公厕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这对于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青海省的旅游业如果失去了青海湖这一核心竞争力,旅游经济将会迅速下滑。所以,环湖地区的绿色公厕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厕所由于它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它是病菌集中的场所,以及病菌传播的重要来源地。旅游地区的厕所是游客出行必备的基础设施。其粪便处理是否到位、消杀措施是否彻底、空气质量是否优良都影响着细菌滋生及传播。而环湖周边旅游点厕所条件的改善,可以打造卫生舒适的如厕环境,一定程度上降低病菌的传播,使游客的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环湖地区绿色公厕是我省旅游点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反映其服务细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旅游点能否为游客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影响到游客对景区的满意度,也关乎景区自身的声誉,青海湖景区要想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强景区周边公厕的有效建设,建立合理的公厕管理机制,完善景区及环湖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优化景区形象,打造优质服务的必经之路。
厕所,是一个度量文明的鲜明符号,是文明的尺度,更是国家发展的注脚。环湖周边的厕所是游客旅游的最基础设施,也是环湖周边人居生活环境质量的直接体现,更加反映青海省旅游业文明进步程度。推进环湖地区旅游点绿色公厕革命,是完善环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步。加强推进环湖地区绿色公厕的建设,是青海省旅游发展之路的重要突破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
环湖地区作为生态脆弱地区,其发展一方面要受生态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地理条件的限制。青海湖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被称为为我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相关部门积极开展青海湖的保护工作,目前,青海省正在积极地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建设,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保护好青海湖,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这种情况下,青海湖周边的发展和建设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在保护的同时还能发展建设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另外,青海湖地区地处高原,沿途都是以草原湿地为主,这样的地理条件对绿色公厕的建设无疑又是增添了难度。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世界第二大咸水湖,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它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更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部蔓延的天然屏障,青海湖的保护关乎全世界人民的幸福生活,所以青海湖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保护还是发展这个问题是目前青海湖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环湖地区的绿色公厕的建设是很困难的,要建设就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生态破坏,青海湖沿途周边都是草原植被,地域辽阔,一个绿色公厕的建设最基础的就是需要引进水源,引进水源埋放下水管道的过程就无疑要破坏草场植被,其代价是巨大的。所以,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好绿色公厕这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环湖地区一共有二州四县,环湖路上需要建立公厕的地方很多,而且绿色公厕的改造或新建都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上级政府投入资金有限,周边居民的自筹资金不足,这就导致了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落实资金是环青海湖地区“绿色公厕”建设的关键问题,没有资金的支持,一切厕所改造的问题都是空话,相对于旱厕,冲水公厕的建设成本更高,又加上青海湖处于高原地区,冲水厕所的建设成本相对于普通地区更高。近年来,改厕所用的材料和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导致改建厕所的成本增加,推进绿色公厕的改革难上加难。
机制体制不健全,没有专门的建厕改厕指导队伍,当地政府在实施建则改则过程中遇到问题无人解决、工作推三阻四,责任不清晰,致使环湖地区改厕建厕动力不足。政府引导不够,人才欠缺。环湖地区改建则所,需要建在哪里,管网如何架设,化粪池设计的大小和深度,这都需要有厕所改造技术的人员进行指导。当前在环湖地区厕所改造过程中缺少专业人员指导,当地牧民主要凭经验进行改造,厕所改造建立后是否达到环保要求,污水能否顺畅排放,都是一个未知数。政府部门也没有一支懂改厕技术的队伍,特别是国际先进的生态厕所建设相关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政府不能有效指导环湖地区改建厕所,对改厕工作不能及时进行考核评价与监督,二是环湖地区公厕管理乏力。公众厕所要有效使用,需要长期有人管理,打扫卫生,维护设施,正常供水供电,但在环湖地区因集体收入少,资金缺乏,无法长期支撑厕所的运转,又没有全有效地管理制度,造成厕所卫生无人打扫,设施损坏无人更换,以全于厕所内常年流水不断,臭气熏天。
总体上,环青海湖地区的公厕还是存在着环境脏乱差,数量少,地理位置偏的情况,为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加快建设绿色公厕,并在厕所建设过程中给予有力的指导,做好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争取让改善环湖地区的厕所面貌,让青海湖景区焕然一新。环湖地区的绿色公厕建设,离不开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尤其是面对建厕改厕路上的重重困境,不创新就无法迈出脚步,只能放弃发展来保护生态,但是总有两全的方式去平衡这一矛盾。环湖地区的厕所问题之所以难,就是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所以使用者很难去监督,所以很多厕所的设备坏了无人维修,厕所也就停用了。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创新管理方式,以合理的渠道引入商业模式,把厕所外包给专业的绿色厕所管理人员,让他们发挥商业价值的同时为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公厕环境。另外可以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打破生态脆弱地区的建设壁垒,用新型材料代替传统的建厕材料,这样就可以规避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了。“旅游厕所革命”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环湖地区的全体居民以及所有游客的大力配合,只有这样政府相关部门才能将绿色公厕的建设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