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虫害防治误区与综合防治技术

2021-03-30 05:10汪文忠
中国棉花加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棉种田间管理误区

■ 汪文忠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4〕

一、棉花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病虫害防治对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棉花而言,病虫害的种类较多,每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和技术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其特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目前棉花病虫害有40余种,对棉花破坏性较大且发生面积较广的主要有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棉蓟马、棉盲蝽、枯萎病以及黄萎病等。这些病虫害对棉花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影响棉农的经济收入。

通过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能够减少防治误区,利用正确的防治技术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此外,病虫害防治需要从选种、翻耕、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通过应用综合技术推动我国棉花种植的产业化与信息化发展,在病虫害防治中应用更多科技与创新手段,使棉花的品质更高,促进棉花正常生长,提高农业经济收入[1]。

二、棉花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误区

(一)药物使用误区

在棉花种植中,由于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速度较快,并且在短期内对棉花产生危害,因此只有及时观察棉花的生长过程,做好预防和监测工作,科学应对病虫害,才能防止其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虽然在新时期下,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种植中依然存在一些误区。

很多种植人员对药物的使用缺少清晰的认识和判断,认为在使用药物防治时药物剂量越大且喷洒的次数越多,防治的效果就会越好,这就导致部分种植人员使用多种化学药剂,防治的次数以及剂量缺少科学性,反而难以达到防治效果,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天敌也被杀死;有些病虫害对药物产生了抗体,加剧了对棉花的危害程度,也对土壤、河流等自然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二)棉花品种选择不合理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有关部门注重对棉花新品种的研发,根据病虫害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气候类型培养了一批抗病虫害的棉花品种,提高了棉花的产量。但是棉花品种的选择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病虫害特征,而现阶段有些棉花种植人员对品种的选择存在盲目性,有些仅根据产量选择品种,并没有认识到其与当地气候是否适应;同时对抗病虫害的品种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其可以抵抗一切病虫害,一旦出现病害会对此类品种产生不认同感,甚至还会认为抗病虫害的品种不起作用。例如:抗虫棉种子主要是对棉铃虫及红铃虫等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随着虫害种类的增多,尤其是近年来的盲蝽蟓等新的虫害,现有的抗虫棉种子是无法抵御的,还需要种植人员有科学的认识[2]。

(三)对病虫害的预防缺乏重视

很多棉花种植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棉花的田间管理上,忽视了病虫害的预防。在棉花种植前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病虫害加以预防和管控,直至棉花在青苗期或生长阶段才使用药物或技术等手段控制病虫害。

随着包衣棉种的推广,很多棉农认为包衣上存在一些杀虫剂能够消灭病害,并且其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为此忽视了后续的病虫害防治。包衣棉种进入土壤后,虽然能抵御一些病害,但是有些较强的病菌依然会侵入棉种,对棉花的发芽以及生长产生影响,选择包衣棉种后还需要展开综合性的防治,为棉花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需要综合利用化学、生物以及田间管理等多种措施,将病虫害防治和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选择防治技术需要秉持绿色、可持续的原则,因地制宜,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一)化学防治

在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是一种较常见的方式,其见效快,能够对多种病虫害进行防治,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广。选择化学防治技术就必须对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及喷洒的频率进行合理控制,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率。

枯萎病对棉花的危害性较大,在防治的过程中多使用绿丰95,一般将药剂直接喷洒到棉花的根部,这样更有助于棉花吸收,也可避免对其他的生物产生影响。喷洒的时间最好控制在7d一次,如果枯萎病是由棉铃虫引起,在防治时还可以加入杀虫剂[3]。

红叶茎枯病是因为缺钾而出现的病害,一般花期为该病的高发期,主要表现为红叶、枯叶和黄叶等症状,棉花的茎秆和枝条等部位都会干枯,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棉花枯萎死亡。此病除使用化学药剂外,还可以通过精耕细作、轮作、加重基肥、补充磷钾肥等方式进行防治;同时也可以通过灌溉补充棉花所需水分,达到防治的效果。如果此病害的症状较严重,还可以利用“天达2116”磷酸二氢钾以及3%多抗霉素等进行防治。

棉铃虫主要发生在花蕾期,其以花蕾作为食物会对花蕾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棉花的产量。在防治时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以及土壤的类型等选择具有抗虫能力的棉花品种,如转Bt基因抗虫棉,同时也可以在虫害的高发期利用2%过磷酸钙进行防治。

棉蚜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破坏性较大且传播的范围较广,繁殖速度较快,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蔓延到大量的棉花植株上。该虫主要是通过口器吮吸棉花叶子的汁液,导致棉花生长缓慢、叶片枯萎、数量减少,还会导致棉花吐絮的时间延缓,降低产量。在防治这种病害时,需要从选种、耕种以及田间管理等多方面出发,实时监测和观察棉花的叶片并通过喷洒敌敌畏的方式对其进行防治,在冬季也可利用深耕消灭虫卵。

(二)生物防治

在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中,除了利用化学方式进行防治外,还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借助生物的属性和特征消灭病虫害,进而达到保护生态的效果,属于无公害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根据棉花的病虫害种类及数量等引进适量的食虫蝽和瓢虫等,通过天敌来消灭害虫,但是在引进时需要控制数量,不宜过多。其次,可以改变耕作的环境及方式等,优化棉花种植技术,有效抑制病害,如深耕、冬灌等技术;也可采用一些代谢物或生物刺激等方式,降低病虫害的繁殖能力,减轻病虫害对棉花的影响[4]。

(三)田间管理技术

棉花的田间管理技术对防治病虫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棉花生长环境以及生长过程的监测与观察,在适宜的时间段内使用适合的田间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棉花的品质。

首先,种子的选择是防治病虫害的第一步。棉种的透水性较差,要在播种前晾晒并使用防治病虫害的药物浸种;同时在青苗期采用硫酸脱绒的方式处理短绒进而达到防治角斑病、黄萎病的效果。

其次,在棉花生长的阶段及时施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肥料的种类,最好施加有机肥(人畜粪便等)或者增补钾肥、磷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使棉花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定期清除杂草,清理枯萎的棉花秸秆,构建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病虫害残留在枯萎的秸秆中。

再次,灌溉也是田间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绿色种植技术的推广下,可以通过采用滴灌及喷灌的方式为棉花补充水分增强土壤的肥力,并有效消灭土壤中的病虫害等。尤其冬灌能够消灭虫卵,避免害虫越冬,为此在棉花种植中要结合天气以及生长状况等做好冬灌和秋灌,保证棉花能够正常生长并控制病虫害。

四、结束语

棉花属于经济作物,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增加棉花的产量并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首先要消除种植者对棉花病虫害防治的误区,清楚病虫害种类及防治的综合技术等,展开针对性的防治。其次,在种植中要尽量采用绿色与生态的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和化学试剂的使用,多采用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生物防治技术及物理防治技术等。最后,要及时观察棉花的生长情况,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从多角度出发对棉花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进而提高棉花的种植水平。

猜你喜欢
棉种田间管理误区
无花果田间管理
包衣棉种物性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棉种化学脱绒前预处理系统介绍
冬季洗澡的误区
“新陆中38”棉种亩产超过500公斤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