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秋英,王光涛,苏国慧,霍秋霞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山东 东营 257500)
随着造林工作的持续推进与发展,中国的森林面积逐渐扩大,造林项目的实施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征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考量。只有在造林管理方面做好工作,避免外界因素对造林的不利影响,才能达到造林的预期效果。要提高林业工程质量,要切实做好全面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开展工程,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森林产业,就必须在林业工作中积极引进林业技术。所谓林业技术是林业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技术,其应用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造林项目,许多工作都涉及林业工程技术,并且需要林业工程技术为其工程进行技术上的支持。如树苗生产、森林管理技术等。在造林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来决定制定怎样的工作计划。另一方面,要想发挥造林项目的最佳成效,必须重视林业技术的运用,始终遵循正确的造林原则。也就是说,有效利用林业工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造林项目的效率[1]。
近年来,环境保护在多方的努力下森林面积呈现了逐渐恢复向好的状态,以往森林资源匮乏的状况也有所改善。林业工程技术是森林工程中使用的科学技术工具,目的是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由于造林项目大多与森林有关,因此需要森林造林技术和森林管理技术等相关技术的支撑与辅助。林业工程技术的高效利用将大大提高我国林业项目的效率。为了提高工作水平,确保林业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造林工作中积极引进林业技术,这对于我国林业现代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于植树造林和绿化,林业工程技术的使用必须自始至终遵循情况因地制宜的原则。相关技术人员在种植之前,必须要对树种的栽种环境进行分析与考察,以此来确保种植的树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地质学条件,有效促进造林绿化项目。进一步保证树种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带来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润。在该原则下,技术人员是要受到约束的,他们不是盲目工作,而是要清楚了解地质结构、降水量、温度等各项基本条件与指标。造林的主要原则是经济、环境效益。因此,技术人员必须全面分析现有的生态学环境与计划树种和其他环境或外界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竞争性,全面分析和掌握栽种环境的气象条件、温度和降水条件,确保树种在选择上是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林业工程的主要目的显然是在适当的地区选择适当的树种以确保造林事业的成功。从原则上讲,具有更经济利益的树种应该种植在条件更合适的地区。在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必须首先考虑的应是是否适合栽种以及适合什么类型的树苗。
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地区环境,此项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造林绿化项目的实施不仅需要引进适当的树种,还需要对该地区现有植被的进行保护,以及保护现有植被在该领域的所发挥的有利作用。但是,为了保护该地区现有的植被,必须在引入新树种时遵循原有植被保护原则,不去打破有利的生态环境。种植新树种时,需要考虑该树种可能对原始植被所造成的影响。如果选择的植物不符合现有的环境基础,本来的生态系统会被破坏,以此来改善生态环境的预期的目标也就无法按预想的实现,从而降低造林的作用和价值[2]。
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也对树木的生长产生直接影响。贫瘠的土壤中,水分含量很低,特别是在中国西北部土地贫瘠的地区。因此,为了提高造林质量,山区的水贮藏能力的提高也是其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对造林绿化工作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例如可以在土壤条件不好的地区种植杂草灌木,以此提高山区土地的蓄水能力。为了提高荒地的蓄水能力,草和灌木可以适当地种植在土地贫瘠的荒山上。
苗木管抚育与管理在造林绿化的过程中也是直接影响树木生长和开发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植树造林工作有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可以归结为苗木抚育与管理工作没有做好。首先,必须制定适当的生长计划,以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改善土壤肥沃度,提供足够的水分,为树木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在栽培方面,我们首先要强调周围土壤的疏松度和控制杂草。对杂草及时处理,防止营养物质被杂草吸收走。其次,还需要保持土壤疏松程度。栽植后,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定期松土,之后2年为一个阶段,观察土壤的结块状况进行部分的松土。此外,要做好防风措施,保护弱苗,这在有强风的地区是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同时,疾病、害虫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树木的生长情况。所以搞好害虫防治也是至关重要的,把各种害虫防治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综合应用物理控制技术、化学控制、生物学控制技术等,结合实际需求,使树木远离害虫和疾病,保证树木的正常健康生长。针对疾病和害虫,可以把树干涂成白色,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我国拥有广阔的领土,不同地区的生态系统和土壤中水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技术人员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移植时间及方法以确保种植、造林的效果。在现有的造林项目中,首先需要苗圃栽培种苗,苗木长大到一定程度后,移植造林地区。秧苗的生存率也直接影响造园项目的效果。为了确保苗木的成活,必须结合造林地区的水文气象学和地质学特性,来测算合理的移栽时间,确保成活率。一些苗木相对于其他种苗发芽早,运到目标地点后尽快种植。一些树苗需要运到较远的地方,路程比较长,为了减少脱水导致的幼苗的生存率降低,必须在幼苗的运输中定期浇水。必须充分了解移植的环境特点和种苗的自身性质,基于此选择合理的移植技术,以实现种苗存活率达到更高的目标。在移植之前,对土壤补充供水,使移植苗木喝饱水,满足生长的需要。因此,在选择播种时间点时,一般都是选择雨季,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秧苗的生存率,改善造林的经济效益和绿化效益,避免在过冷的时期播种造成的不必要损失[3]。
为了满足干旱地区苗木的生长需求,林业管理者必须通过灌溉、人工补水来对需水量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存活率。原则上,可以采取沟灌、漫灌、畦灌等多种方式记性灌溉。根据地域和条件的不同,也是需要进行灌溉方式调整,采用不同的方法。灌溉应注意不应过度,要充分掌握水量,避免过度引起树木根腐。如果在土壤比较贫乏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只依赖土壤自身的营养,就很难满足树木的正常生长需求。因此,为了树木的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养料,提高森林绿化效果,还能定期施肥,提供充足的营养素。
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关于造林绿化项目来说,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要提升树木的生存率,还要确保种植的效果,要充分利用现在发展开放的科学技术。在森林管理方面,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森林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对森林自然资源的进行有效规划,可以为新种植树木的生长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在造林绿化工程中,除了要适当合理的经营,还需要优化和改善森林树种的结构。在改造残次林时不仅要保护原生林,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新树苗种植。在砍伐森林过程中,有必要科学地监测森林砍伐的范围与砍伐的程度,同时制定森林砍伐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制定适当的森林砍伐计划和特定的森林再生措施。禁止森林乱砍滥伐,将森林保护的关键问题带入法令保护,对非法砍伐实行法律制裁,通过改进立法制度来有效保护森林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4]。
从理论知识到实际业务能力,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是全方位的,要加强各领域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全面掌握多种类型的现代林业知识和技术。同时,在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基础上,要不断开发先进的工作理念,相关技术人员要掌握各种的现代林业技术技能,融会贯通。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绿化工程宗旨,提升森林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项目中占据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由于中国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实施,中国的造林项目数量和质量也迅速得到了丰硕成果。林业工程技术作为造林项目的核心环节,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外部因素对树木的危害,还可以为树木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以提高工程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林业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必须科学理性地选择种植时间和方法、科学进行秧苗抚育与管理、进行适度的灌溉与施肥、采用有效的森林管理措施和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在造林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还必须经常更新设备的最新工程技术,为我国林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