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顺龙,刘彩娟
(淳安县林业局大墅林业中心站,杭州 311700)
近代全球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快速攀升,因此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并且给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在快速攀升,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异常气候现象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凸显。归根到底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由于人类开展生活、生产和开采矿藏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向自然界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超过了地球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视,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碳循环资源在社会受到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在森林管理中以控制森林砍伐和植树造林措施为主,忽视了森林生长阶段的经营管理,森林碳循环作为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我国森林碳汇能力对于完善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以及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我国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为了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快速进步在森林经营管理方面以植树造林和森林砍伐为主,在此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砍滥伐等问题,给我国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同时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人工林,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比较单一,而且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也比较弱。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森林资源的分布也很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国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不强,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比较缺乏,人们的环保观念整体比较淡薄,长期依靠森林资源滥砍滥伐作为经济来源的地区处境非常尴尬,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以前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存在的弊病。此外,现代社会材料和产品更新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传统林业产品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加之林业产品税率的上调也制约了传统林业的发展。
森林碳汇是指利用森林资源中植被生长繁殖过程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作用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转移和固定到森林植被之中或者森林土壤之中。森林碳汇的内涵就是通过森林资源庞大的储碳能力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降低从而有效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森林碳汇能力的提升需要加强森林砍伐管理、生长管理和植树造林等措施来提升森林的储碳能力,同时根据有关行业规范对碳汇进行交易,利用市场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反哺。森林碳汇能够有效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同时还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当森林中的树木到了过熟期后树木的生长速度会变得越来越缓慢,此时不仅树木的木质会显著降低,更主要的是树木的固碳作用亦会变得越来越弱。当森林中出现病死和枯死树木时,固碳作用就会丧失,相反树木腐烂产生碳排放,随着树木的腐烂碳排放量越来越严重。如果森林中过熟、病死和枯死的树木量大的话必然会导致森林的碳汇能力下降,同时大量树木腐烂会导致森林的碳排放量不断升高,此时应该加强对森林的日常巡视,及时将森林中的过熟、病死和枯死的树木伐除掉以确保森林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固碳能力。
随着森林树木的生长森林的固态能力变得越强,森林的固碳量也越来越大,所以森林树种的寿命周期和经营周期越长森林的固碳能力也就越强。随着树木生长时间越长森林的固碳量也就越大,因此,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选择经营周期和寿命周期长的树种进行抚育,以此提升森林中长经营周期和长寿命周期树种的比例。通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森林向着固碳的正方向进行演替,防止森林向着碳排放的反方向演替。在实际森林经营管理中,还应当加强对顶级树种和基本成林树种的重点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优势树种向成林的转化速度以保证森林具有不断增强的生命力。
一般来说如果森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森林生长量和森林固碳能力三者之间是正方向演替的关系,随着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增大森林的生长量和固碳能力也会随着增大。因此提升森林固碳能力和碳贮量的有效办法是提升森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从森林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提升森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重点抚育和管理胸径较大和寿命期较长的树种。在实际森林经营管理中,结合森林具体的树种结构来确定目标树种以及目标树木砍伐的胸径标准,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目标树种如果未达到砍伐胸径标准严格禁止砍伐。通过上述目标树种选择、抚育、经营管理措施保证森林维持良好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及生长量从而使得森林的固碳能力和碳贮量稳步提升。
造林就是利用人工播种、人工栽种以及人工自然下种等措施在无林地建立新林。再造林就是利用人工播种、人工栽种以及人工自然下种等措施把以前是森林后来演变为其它用地的土地的再次恢复为森林。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利用人工播种、人工栽种以及人工自然下种等措施进行造林和再造林,此外适时地将森林中的林间空地和树木间隙过大的区域恢复为森林能够有效提升森林的碳汇能力。
森林的固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森林的生产能力决定,森林的生产能力越好森林的固碳能力和碳贮量也就越强,因此提升森林固碳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森林经营管理稳步提升和保持森林良好的生产能力。要想稳步提升和保持森林良好生产能力可以通过4个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利用林下用地种植花草和灌木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有效提升森林的生物储量和生产能力;第二,在森林日常经营管理中严格控制树木砍伐胸径标准和树木砍伐数量,严禁出现过度砍伐和降低树木胸径标准砍伐等现象,以此保持森林环境良好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维持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三,树木的砍伐必须建立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和不发生森林水土流失及次生自然灾害的基础之上;第四,在树木砍伐后尽可能减少其它剩余物的移出,最大化的保护森林肥力从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良性的能量循环。
森林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一些生长不良的弱小树木或者病害树木会自然枯死,当树木密度过大时一些相对弱小的树木也会逐渐枯死,这都属于森林的自然调节机制,森林就是通过这样的自然稀疏机制来实现森林的自行调节。基于森林的这一自然机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要针对森林的这一自然机制加强间伐管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加强对森林适时间伐,将森林密度过大区域中的弱小树木和病害树木砍伐并清除,以此降低由于树木自然枯死导致的碳排放增大。在开展森林间伐管理工作时通常需要按照《森林经营收获量表》中制定的间伐标准来执行,《森林经营收获量表》的编制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森林所在地区气候和地理特点,森林的树种结构、类型和树龄等要素。如果未编制有《森林经营收获量表》那么应当结合森林的树木密度以及树木自身的生长阶段和性状来开展间伐管理,通常根据树木生长阶段和性状分为“形干”和“展冠增径”两个阶段,“形干”阶段是指树木的生长高度低于树木最终生长高度的1/2,处于这个阶段的健康树木其树身高度和树身胸径之比为80~100,如果之比小于80则表明树木密度过小不能开展间伐,如果之比大于100则表明树木的密度偏大需要开展间伐。“展冠增径”是指树木生长高度超过了树木最终高度的1/2,处于这个阶段的树木其生长对空间的需求变得更大,需要加强对处于这一阶段树木枝干的疏伐将其高度控制在树木最终高度的1/2~2/3为宜,通过对这一阶段树木活枝进行疏伐为其它树种提供生长所需的空间。
针对一些特殊地区的森林经营管理通过应用“近自然森林抚育技术”来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提升森林的固碳能力和降低森林的碳排放量。“近自然森林抚育技术”是一种渐进式转化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该理念是指在幼林和中林的抚育管理中不建议使用全林割灌措施,而是提倡对幼林周围的灌木使用抑制措施,在植苗造林时不提倡对地面进行平整和挖坑作业,而是提倡刮草皮后进行苗木栽种。同时全面禁止对森林进行砍伐,不提倡对森林进行大强度的栽种和砍伐,只是根据森林树木的弱和强对树木进行选择性地砍伐。这一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主张挖掘和利用自然界的力量顺应自然发展趋势进行管理作业从而降低森林的碳排放量。
林区道路及其基础配套设施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林区道路及其基础配套设施是开展森林抚育、实施间伐管理、防治森林火灾、防治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等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只有林区道路及其基础配套设施得到良好的建设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森林经营管理等相关的工作才能顺利有效高效的开展,才能有效打击林区受到乱伐和盗伐等人为蓄意破坏,森林碳汇能力才能得到稳步提升。所以在森林经营管理中要加强以森林道路及其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不断提升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稳步提升森林抵抗各类灾害的能力,维持森林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碳汇能力。
通过对林区样地的建设,经营管理以及对经验数据的测量、积累和分析能够帮助相关人员了解森林抚育机制从而为林区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在建设实验林区观测样地以及经营管理时。首先,应明确实验样地的整体实验目标,其次,应明确每块实验样地的经营模式。再次,应当做好实验样地建设档案管理以及相应的数据记录,样地档案管理和数据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林地类型、林地土壤状况、森林树木构成、经营管理方式、森林蓄积量等。最后,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研究得到所需的数据为林区经营管理技术提升和林区碳汇能力提升提供数据依据。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的重要资源,森林还有着庞大的固碳和贮碳能力,因此森林有着“地球碳库”和“地球之肺”的美称。森林固碳作用对于遏制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森林能够为地球生态系统提供宝贵的氧气资源。所以要重视对森林经营管理中提升森林碳汇能力相关措施的重视和研究,通过在森林经营管理中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森林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碳汇能力,同时加大对乱砍盗伐的打击力度,保持森林良好的蓄积量、生长量和森林活力从而稳步提升森林的碳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