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林下榛子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2021-03-30 04:37:11孟宸宋欣慰董哲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5期
关键词:榛树牡丹江市榛子

孟宸,宋欣慰*,董哲

( 1.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0;2.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81)

近年来牡丹江市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林下经济,榛子作为当地的特产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崛起成为了网红产品[1]。榛子市场也从东北地区逐渐向全国拓展,甚至走出国门[2]。榛子果实外壳硬度较高,果仁呈圆形且具有一定的香味,它也是一种高油脂食物,所以入口香美,久久不散,也正因为如此人们给予了它“坚果之王”的美誉。从营养角度,榛子不仅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糖份,还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维生素等。

林下榛子不仅营养丰富,对心脑血管疾病还具有预防作用,所以其潜在价值巨大[3]。

1 林下榛子的种类、特征及生长习性

1.1 林下榛子的种类

牡丹江市林下榛子属于典型的东北榛子,为桦木科、榛属植物,由于果实外形与栗子十分相似,所以当地人也将其称为山板栗、棰子等。牡丹江林下榛子多为野生榛子,所以其营养价值也更高,根据其形态可以将其分成两种类型,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平榛,另外一种为毛榛。平榛在牡丹江林下榛子中分布最多,尤其是在该市南部林区更为丰富。它能在极寒天气中生存,并且耐瘠薄,生长周期短。目前我国市场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这种榛子。毛榛产量相较于平榛略少,但是在牡丹江林下榛子中也十分常见,其果皮十分薄,出仁率也相对较高,果实具有清香味,既能够生吃也可以进行深加工,因此当地形成了很多加工毛榛为主业的工厂[4]。由于毛榛品质较好,所以也经常被用来培育新品种。

1.2 林下榛子的特征

平榛与毛榛作为两种不同的榛子形态特征也有显著区别。

1.2.1 平榛。平榛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榛属植物资源[5]。平榛属于落叶灌木的一种,平均高度一般在2~3 m左右。数皮呈现灰褐色,有些呈现褐色,有一定的光泽。叶片一般为倒卵形或者为矩团圆形,叶片长宽大小相差不大,一般在4~13 cm之间,顶端有些呈平截状,有些为凹缺状。叶子表面没有毛,边部呈现一定的锯齿状,中部以上有一些浅裂。果实一般为球形,直径大小在0.7~15 cm之间。由于不同林区林下环境不同,因此平榛也有很大差异,无论是果实大小还是皮壳厚度、形状等都会有所不同[6]。当地人以形状不同将其划分为圆形榛、扁形榛、平顶榛等等。

1.2.2 毛榛。毛榛也常被当地人称作胡榛子或者火榛子,属于丛生灌木的一种,平均高度一般在2~5 m左右。数皮呈现暗灰褐色,有些呈现黄褐色。叶芽一般为卵形,芽鳞一般会长有绒毛,呈现白色状。叶片一般为宽卵形或者为椭圆形,有些还近似为圆形。边部呈现一定的锯齿状。果实一般为圆锥形,果皮外覆盖一层白色绒毛。其果实大小不如平榛,平均重量在0.9 g左右。果实直径一般在1.37 cm左右。果皮较薄,一般厚度为0.9 mm,出仁率能够达到41%左右。

1.3 林下榛子的生长习性

林下榛子一般为野生,平榛与毛榛生长习性有一定的差异性[7]。毛榛比较喜光,所以一般生长在山麓的向阳处,能够在极寒环境下生存,对气候适应性较好,但是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土壤中腐殖质相对较多,土壤湿度适中将十分利于榛子的生长。平榛开花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到5月中上旬,果实成熟一般在每年的8月下旬到9月上旬。毛榛则与平榛有所不同,比较喜阴,对光照要求相对较低,抗旱能力较强,能够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中生存,毛榛同样能够在极寒环境下生存,其开花时间与果实成熟时间略晚于平榛,一般在每年的5月初开花,9月初成熟。

2 牡丹江市林下榛子资源概况

牡丹江市森林覆盖率超过62.3%,这为林下榛子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但是由于林下榛子多为纯野生,所以产量相对较低,并且长久以来地方政府对林下榛子的开发没有制定具体规划,无人管理,导致产量忽高忽低。另外,由于疏于管理使得林下榛子采集十分随意,加之交通不便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而榛子又属于一种萌生性十分强的植物,所以生长分布不均也是牡丹江林下榛子的一个特征。一些区域榛树密度过高,严重影响了光照条件以及通风条件,也很容易引发病虫害。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纯天然果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榛子作为牡丹江甚至东北地区的特产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是林下榛子产量相对较低,并且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几乎没有任何附加值,因此对当地经济贡献十分有限[8]。另外,林下榛子结果有一定年限的要求,一般生长期在二到三年的产量较高,如果榛树达到4年甚至更高,其产量几乎为零。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牡丹江市林下榛子资源的潜在价值巨大,如果通过科学管理,可以逐步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提升榛子的产量,并且近年来牡丹江市积极响应中央和省政府的号召推出封山育林政策,为榛树生长发育提供了空间与时间,也为当地不断培育壮大榛子资源提供了保障。

3 牡丹江市林下榛子资源发展建议

随着牡丹江市林下榛子市场的逐渐打开,榛子产量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发林下榛子资源成为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

3.1 精准选择抚育对象

抚育榛林首先要精准选择最佳对象,要考虑到土壤肥沃条件、光照条件、地理位置条件等等[9]。对于平榛子林要尽可能的选择土壤肥沃的,并且处于阳坡和半阳坡中下位置的,而对于毛榛子林要选择排水条件较好,阴坡位置。为尽可能提高抚育效果,在选择对象时要以连片榛子林为主。

3.2 合理确定抚育时间与方式

抚育的时间一般在两个时间段,一是秋冬季节,这一时期树木处于休眠状态比较利于抚育,二是在榛树开花前两个月。在方式选择上一般可以通过块状抚育垦复。

3.3 科学进行榛林抚育

榛林抚育就是要通过人为干预改善榛树的生存环境,从而提高榛子的质量与产量[10]。因此首先要对确定抚育的榛林进行扫除工作,将杂草以及非榛树进行清除。另外还要对一些密度相对较大的区域进行移栽,对于有病虫害的以及损伤的植株进行科学修剪。使得生长良好的榛树能够获得更好的环境,劣质榛树不再挤占资源。通常情况下每平米榛林最佳株树要根据其生长年限确定,每平米榛林最佳株树,2年生23株,3年生16株,4年生8株。进行平茬时还要注意苗茬要尽可能的低,茬口最好为马蹄形。之所以要进行平茬是因为要在合理周期范围内更新萌条,从而确保榛子的产量,另外平茬还可以提高果实的结实度,还能够提高采收的效率。

3.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影响榛子产量的另外一大因素就是病虫害,所以进行榛林抚育的一项关键工作就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榛树害虫中最为常见的是榛实象鼻虫,这种害虫不仅会损坏果实,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大面积危害,所以防治工作尤为重要[11-12]。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防治措施除了药剂预防还有人工措施。除此之外,加强病虫害监测也十分关键。

有实验研究证明,科学的榛林抚育可以将榛子产量从5 kg/亩提升至12.5 kg/亩,并且榛子质量也有很大提升。这也就意味着科学抚育能够为榛林带来每亩近500元的收入。所以牡丹江市林下榛子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科学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林区人民探索出更加宽广的致富之路。

4 结语

牡丹江市具有丰富的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当地林区人民提高收入,同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借助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榛子以及其他林下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这也是牡丹江市经济转型的一次机遇与挑战。

猜你喜欢
榛树牡丹江市榛子
李贵森
摄影与摄像(2024年4期)2024-07-09 00:15:30
佳木斯榛树种子脂肪酸含量分析
牡丹江市气象因子与PM2.5浓度影响通径分析
黑龙江气象(2021年2期)2021-11-05 07:06:58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北方果树(2019年1期)2019-01-19 02:11:56
榛子的猫猫图鉴(上)
牡丹江市革命老区小康进程调研
榛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简介
新农业(2016年19期)2016-08-16 12:00:18
野生榛子实用管理技术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6
松鼠采榛子
春天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