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思考

2021-03-30 04:06李艳辉
现代食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预警粮食

◎ 李艳辉

(邯郸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1)

粮食质量安全是当前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近几年,随着粮食供求逐渐均衡,丰年有余,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粮食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对于粮食质量管理部门来说,应加强粮食质量检测安全管理,结合当前粮食质量管理现状,调整粮食质量管理结构,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从根源上减少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给人们提供安心、放心的粮食产品。

1 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目标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粮食问题一刻也不能忽视的问题。提高粮食质量管理水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减少粮食质量问题,应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在开展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之前,应确定安全目标。通过粮食质量检测的安全管理应实现以下目标。①卫生指标,也就是粮食安全,没有污染,在人们食用粮食以后,不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②粮食的质量品质,也就是粮食质量需要得到保障,可以食用。③营养价值,粮食可以满足人们身体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2 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体系构建建议

2.1 突出重点,加大粮食监督抽查力度

(1)集中各方力量,定期开展粮食质量安全检查工作,凸显4 个工作重点,保证质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①凸显重点类型,如玉米、小麦、大豆、大米等。②重点检查重点项目,检查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粮食项目,如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微生物等。③凸显重点企业,加强对一些不满足国家要求的粮食生产企业的监督调查,尤其是加强对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小规模企业的检查。④凸显重点区域,把区域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作为抽查重点。

(2)对于一些不合格的企业,应做好处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落实好公告、整改、复查等工作,降低粮食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例如,通过调查得知,当前粮食市场中,频繁出现加工环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销售环节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如不法商贩为追求高利润,将陈化粮加工成米粉,使用劣质粮加工“有毒大米”“染色大米”,使用液体石蜡将陈米“整容”成新米。为了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在强化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同时,要提升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广覆盖的检验监测网络,将质量检验监测功能向市县延伸,在人口大县、产粮大县建立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逐步填补监测空白,同时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配备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专业设备等,推动基层实现装备配备标准化。

2.2 以统一领导为原则,完善检测制度

①以完善制度设计为根本,科学构建粮食质量监测管理机制,整合现有质量检测机构,形成一套完整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对粮食供应链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制定粮食质量监测管理标准化机制,总结粮食质量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粮食企业与粮食主生产区产销合作,保证粮食供给充足。②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为根本,加强对粮食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引导,促进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优化,完善粮食质量监测管理体系,明确粮食质量监督管理职责,从粮食加工、生产、运输等各环节入手,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各部门一同参与到粮食质量监测信息化体系建设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粮食质量监测管理格局[2]。

2.3 构建质量安全责任制

通过构建粮食质量安全区域监督管理责任机制,展现工作要点,使粮食质量安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更加规范、完善。①实施分区域监督管理,采取“四定”方式,也就是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在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责任分配过程中,需要确定工作目标,结合各个检验室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分配对应的工作人员,将质量检测任务分配给各个检验室,各室将具体的检测任务下发到具体人员身上。在分配各领导职责的同时,做到各司其职,如所长分工抓工作进度,验收收入,保证工作质量;副所长抓技术、审批检验报告,组织维修设备;支部书记负责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廉政政策建设。②在实施粮食质量检查工作时,要秉持“两公开、一监督”的原则,让每位员工都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理念。定期组织开展动员大会,通报各实验室工作完成情况,并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各室主任会议,研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处理对策,避免出现重大偏差,保证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加强目标考核,制定激励机制,目标考核和激励是促进粮食质量管理职责顺利落实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可提高粮食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各室应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如实公布,并如实反馈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结合各室工作情况,实施奖罚,以规范各级人员工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2.4 构建预警和追溯体系,做好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粮食产地环境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做好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风险评估工作,完善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触碰预警红线,将会发出预警信息,相关部门采取有效对策,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畴内。构建完善的粮食安全追溯机制,覆盖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完善粮食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保证粮食质量安全[3]。

结合近几年出现的有关粮食质量问题事例,要求各个部门加强监督管理,转变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从事前审批、事中管理、事后总结等多个方面入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处理对策,找出相关负责人,予以处罚,加强粮食质量风险评估和预警,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各级监督管理部门应秉持科学监管的原则,将管理关口前移,结合工作要求和目标,对地方特色产业、块状产业以及高风险产业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检查水平,对粮食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对粮食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实施风险预警,真正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理,及时预防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问题,保证食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实现由事后监督管理朝事前审核方向的转移,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根源处理粮食质量安全问题。

2.5 建立健全检验检测信息平台,完善粮油质量监管信息通报制度

从目前来看,粮食检测数据“孤岛”现象比较严重。“孤岛效应”是指,各个粮食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测数据没有形成数据库,数据查阅、共享水平低,无法从区域、种类、指标等方面对各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无法形成区域粮食质量发展动态图和趋势分析模型,无法对区域粮食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导致风险预警比较薄弱。即便相关部门已经对粮食质量检测系统进行初步探究,但是当前粮食检测行业检测业务信息化水平依然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4]。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大数据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深加工处理,引导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通过质量调查和质量检测,引导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实现产销连接,提高优质粮食的供应量。

加强风险预警,充分了解粮食质量卫生实际情况,避免污染超标的粮食进入到市场中[5]。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实施粮食质量安全例行检查和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将粮食质量检查结果对外公布,从根源上避免违规、违法经营现象,对广大群众身体健康负责,实现粮食生产、加工、保存、销售的协调发展。粮食加工、销售、售后服务等部门建立分工明确、职责分配清晰的工作体系,防止发生工作交叉或者重复的现象,真正做到检测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除此之外,还应加强风险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由信息源系统、预警分析系统、反应系统与快速反应系统组合而成的粮食质量安全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注意系统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的作用下,充分了解当前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信息,对粮食质量安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处理,对各个区域的粮食质量安全进行监督管理,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建立和运行粮食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的中长期趋势分析,建立好以专家群体和计算机技术为本的智能化决策咨询平台。

2.6 加强宣传,增强消费者粮食安全意识

充分发挥粮食质量安全检测部门、粮食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的力量,将向消费者更多粮食质量安全知识作为工作要点,进入社区、家庭、农村、学校,向社会普及更多和粮食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以世界粮食日、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搭建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平台,精准的向群众普及宣传和粮食质量安全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保证群众具备较强的素养,提高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与识别质量不合格粮食的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加强粮食检测的质量安全管理,构建完善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能够让粮食资源得到高效整合,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统一粮食质量标准,保证生产规范,完善诚信机制,给人们提供安心、放心的粮食产品。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预警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我的粮食梦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