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 瑞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20)
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食品安全更需要德法并举。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使其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由于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意识薄弱以及经营者唯利是图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之一,如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制假售假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就成为了食品安全最基本的保证。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能够引导食品行业市场主体严格自律,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提升管理水平,营造尚德守法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我国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涌现的良好机遇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走向更好的未来。
2009年起,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有关部门立足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以保障食品安全为核心的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0年起,乳制品、肉类、食品、调味品、葡萄酒、罐头、饮料等行业开始进行诚信建设试点工作,以及100%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建立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工信部目前共批准22家委托评价机构进行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指导近7 000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截止至今年六月,食品行业共有1 000余家生产企业通过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评价并获得证书。
(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部署,在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产业规划、监督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食品安全严重失信者名单认定机制,加大对失信人员联合惩戒力度。深入有力的政策法规环境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2)在全球化贸易的大背景下,企业诚信作为重要的评价对象之一,国内食品工业企业的认知愈发突出。中央政府在实施“放管服”政策以来,围绕企业良性健康发展,陆续出台各类政策举措,营造了较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总量逐步提升,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市场话语权逐步加重。随着普通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转向组织经营的关注,组织的诚信经营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判决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良好的社会共识和市场导向为食品工业企业的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3)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诚信信息披露提供了技术支撑,完善了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工作。国家和地方各部门在诚信信息资源征集分工明确的基础之上,强化信息披露,向消费者、社会公示各类诚信、失信情况,为社会诚信建设增添不可或缺的一笔。同时,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企业在建设诚信管理体系时,可量身打造诚信管理体系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可达到时时建设、事事监管、风险预警、系统管理的效果,为诚信体系建设增添助力。
(4)我国建立了健全信用体系等级评价,使诚信的食品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保护名优特品牌食品,将诚信度髙的品牌食品推向主流市场,强化企业的软实力[1]。同时,对信用不良的企业加强了监管,对有重大失信行为,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查处,净化市场环境,营造出公平竞争、守法、诚信经营的氛围,帮助诚信度高的企业拓宽食品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占有率。
(1)食品企业产业链具备天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2]。从田间到餐桌,将历经系列复杂的流程,涉及众多行业。若实现食品安全的目的,需要在上游从源头就开始控制,严抓各过程,而现行监督体制,相互借力,齐抓共管大局尚未建立,各监管系统未有效整合、利用监管成效,导致企业诚信经营存在真空地带,让非法、违法、失信企业找到“生存空间”,开展不诚信经营,发生社会和行业的破坏性失信事件,造成不可估算的后果,对诚信体系建设的合规性、有效性产生质疑,严重阻碍了诚信体系的健康发展。
(2)大多食品企业虽建立起诚信管理体系,但从市场监管、经信委等主管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市场主体,对其诚信管理体系的宣传单一且薄弱,无法将诚信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经营优势,未能发挥出诚信管理体系的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政府、新闻媒体和第三方的采信力度不够,导致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在推广时远远不如IS09001及ISO22000或HACCP受食品工业企业的欢迎。
(3)食品工业企业暂未将诚信体系纳入从业许可,对企业负责人或食品安全主责人员未有诚信管理限制,受于市场盈利导向,趋利主义高居不下等导致食品企业信用意识薄弱[3-4]。虽然推进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对企业的良好发展有着积极、正面的作用,利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但在推进过程中食品企业自主诚信意识未全面树立,且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导致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主观意愿不强,推进缓慢。
(1)提升公众诚信意识,营造守信的社会氛围,弘扬高尚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关部门在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惩处力度,加强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诚信建设宣传,引导公众增强诚信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构建诚信体系,完善诚信机制,建设诚信社会。
(2)加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是建立在高度诚信基础之上的。在我国,由于企业经营不诚信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是整个社会当前突出的问题之一。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要通过落实食品生产者的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来实现。食品工业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内部诚信管理[5],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平和自我约束意识,将更为重要并且具有可行性。
(3)提高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的质量。评价机构应不断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采取有力措施,规范评价工作流程,确保评价活动公正公开、客观独立地开展。同时,各评价机构要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及时总结评价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相互借鉴、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和进步。评价人员应增强学习观念,不仅要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还要学工作思路、学工作方法、学服务能力,要通过学习与交流,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提高履职能力。通过评价工作,使企业有所获、有所得、有所悟,推进食品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4)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6]。我国食品产业发展迅猛,规模以上的食品企业已达35 000家左右,中小企业数量巨大,但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人员相对不足,就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群众的力量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民无信不立”,共铸一个诚信社会,必须从消费者自身做起,食品安全水平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社会无信不稳,诚信是人们对企业的期盼。新时期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任重道远,需在充分辨识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之上,以政策引领、管理导向、市场协同、全员参与为纲,以诚信评价、社会监督、行业监管、奖惩联动为术,深入系统地加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建设公平竞争环境与市场秩序,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治理,夯实内功,提升竞争实力,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助力,为实现“十四五”战略及“二零三五远景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