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占
(运城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农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对人们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升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提高重视程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为保障食品安全,确保农产品质量能够达到标准,我国已经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相关机构,明确了检测流程和检测方式[1],但相应的工作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漏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开展的整体水平。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①我国人口基数大,产品流通量较为庞大,因此农产品交易市场分散,缺乏统一管理的机制,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统一地约束,导致市场上出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②不同区域的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制存在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混乱,对农产品市场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③农产品检验检测体制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买卖双方均缺少相关法律意识。
对于当前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来说,一些检测内容的规定并未从实际情况出发,检验标准没有经过实际验证,致使在实际检验检测过程中参照的检验标准不符合实际、参考价值低,无法反应被检测产品的真实品质。此外,农产品检验检测有侧重点,其更偏向于城市零售产品,对于农村地区的检查有较多疏漏之处,经常会出现错检、漏检的情况。
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是农产品检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2],存在以下问题。①很多检测机构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导致新型的农药残留无法被有效检出。且农产品具有基数大、数量多的特征,大部分检测机构都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来进行检测,但机构之间的设备差距较大,又缺乏统一的科学指导和流程规范,导致农产品检测总体品质无法得到保障。②检测人员的能力素质不高。相关部门对农产品检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该方面的人才进行专项培养指导,因此,当出现问题时相关检测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③大部分农产品保质期较短,这就要求农产品检验检测流程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这对于工作的完成度和质量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监督管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措施,但在此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指导。我国农产品生产规范化、科学化、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流程生产的状况。农产品生产商对质量规范重视程度不高,存在滥用化肥、农药现象。②市场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再加上我国农产品种类、数量繁多,很难建立统一的质量检验检测标准。③机构检测不够严格,很多农产品在缺乏产地证明、质量检测的情况下流入交易市场,引起食品安全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建立起追溯平台[3],但由于平台投入实践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对运营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较高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一旦农产品出现问题,很难对其根源进行探究。
对于具体检测工作的开展,为确保检测过程中内容具体、标准科学,需要建立符合科学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4]。①重点对检验检测的具体内容和验收标准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对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设置不同的标准,保证开展相关工作时有据可循。②在对农产品进行检测时,要形成完整细致的检测记录,如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制造流程以及产品流向。③重视对相关检验检测设备的更新,采用更为科学先进的设备,如甲醛氨测定仪、食品二氧化硫测定仪、农药残留测定仪等,运用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使检验检测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提高检验检测工作的水平和质量。④有关部门可通过设置专项监督小组对农产品检验检测的流程和结果进行监督,通过动态监督、实时监控,保证检测过程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一旦发现问题技术人员应及时解决。⑤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相关法律法规,检测人员依法检测,监督人员严格执法,有助于推动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⑥均衡各个地区的发展,在经济相对落后、检测不到位的偏远贫困地区设置专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避免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制度。①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制和追溯平台,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利用已有的检测仪器设备,推动建立符合科学规范的联合执法检测体制。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培养,通过资质认证等考核方式收纳人才。②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加大农产品检验检测的投入成本,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对农产品检验检测体制的建立大力扶持。建立专项资金来推动检验检测的软硬件系统建设,对乡镇的安全监管站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检测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检测机构、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挖掘互利共赢的新模式。③通过培养专项人才,充实农产品检验检测的人才队伍,制定符合科学规范的产品质量检测年度计划来提高检测标准,培养企业、经营者和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投入资金购买先进的检测技术和一起设备,鼓励检测常态化,加大检测力度,增加检测覆盖面积和检测次数,将产品质量检测加入动态监管模式中。④加大对农产品产地的环境保护力度,对产品生产源头进行严格监管、动态监控。建立责任到人的追溯制度,减少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追本溯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培养专业检测人才和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是提高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检测工作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操作,具备专业的检测技术、理论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的技术人员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推动检测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应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培养[5]。①通过投入资金专项培养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②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技术等增强技术人员的实践能力。③通过讲座、论坛、学术交流等模式,培养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工作积极性。此外,农产品检验检测非常依赖高精度的仪器设备,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先进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精度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将它们加入我国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流程中来。
农产品检测检测工作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任务。①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农产品检测检测的关注度,真正参与进来,协同配合,共同执行监督管理任务,这样才能真正将整个工作落到实处。②要建立量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标准,明确某种物质含量在超过某一个数值就属于不合格产品。明确监管工作开展的规范化程序,做好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阶段的质量评价。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制定相应责任制,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市场监管部门要不定期的对市场上农产品进行抽查,严格控制产品包装上的绿色质量认证等标志的运用,保障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加工配送环节的监管工作,也是确保市场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相关部门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符合科学规范的认证体系,对加工、配送的环节加强监管。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相关法律法规,检测人员依法检测,监督人员严格执法,有助于推动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①农产品经营企业应保证产品名册公开透明,保障出厂农产品的质量。企业自身要诚实守信,坚守法律、道德底线,绝不允许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农产品流入交易市场,扰乱市场秩序,引起食品安全问题。②批发商主要负责农产品的运输环节,农产品保质期短,储存时条件不同,因此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运输质量,批发商必须严格遵守运输环节的储存条件、配送环境、市场准入资质等规范。③实行运输备案监管制度,确保运输公开透明,源头清晰,确保产品的运输链干净规范。④相关部门应做好宣传工作,对企业、批发商等做好普法教育和培训工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过程中,需要从源头入手,做好原产地控制,直接干预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科学规范地使用农药,加强原产地的质量监管,这是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①技术人员需对实际情况进行勘探,确保原产地安全用水、安全用地,以保障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安全。②在农产品的病虫害防治环节,尽量选择生物防治或者物理防治,谨慎使用化学农药,最大可能地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提高食品安全质量。③相关部门应适当地调节农业市场,对高毒农药、催长素等激素类药物提前入档备案,对整个购买环节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确保从销售商家到买家都进行监察备案。④除了对化学药物进行防控,有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有机肥,倡导农业废弃物质的循环利用,在农户之间提倡保护环境,绿色种植、绿色生产,严令禁止秸秆焚烧。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监督体系。因此我国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相关部门、企业、农户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