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梁木生, 李加雄, 曾萍
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恶化,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儿童身心健康乃至全球性公共健康的问题[1-2]。病情控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急性发作、保障肺功能的正常是哮喘长期治疗的主要目标,而要实现上述治疗目标,必然离不开规律性用药以及长期的自我管理[3]。其中大部分患者因受疾病的影响,往往存在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不知道如何询问医务人员问题,甚至怀疑医生是否会回答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因此常常错过医疗访谈时主动获取疾病信息的机会[4]。由此可见,如何有效促进患者在医疗沟通过程中主动获取疾病相关信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问题提示列表(question prompt list,QPL)主要是用以鼓励患者在医疗访谈期间进行问题咨询而获取相关信息的结构化表格,此表格列出患者最为常见的向医生咨询的一系列问题,该表的使用可促进医患之间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决策参与度。目前,适用于肿瘤、慢性肾病以及重症儿童中的QPL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但关于QPL应用于哮喘儿童的效果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构建信息需求的哮喘QPL对儿童患者的护理效果,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案支持,现作以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各50例,进行构建信息需求的哮喘QPL前后护理效果的研究。构建前纳入儿童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9例和21例;年龄范围3~12岁,平均年龄(5.34±1.27)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11±0.25)年。构建后纳入儿童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28例和22例;年龄范围3~11岁,平均年龄(5.27±1.24)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2.02±0.26)年。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均衡可比。纳入标准:①所有受试者均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5]中所制定的哮喘相关诊断标准相符;②年龄3~12岁;③正处于临床缓解期。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③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者;④意识障碍或合并精神疾病者。所有受试者及其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获批于医院伦理委员会。
1.2 研究方法
信息需求的哮喘QPL构建:由熟悉本研究相关知识的临床护理专家2名、教授1名以及护理研究生2名共同组建课题小组,主要负责函询问卷的制定,相关资料整理,数据的统计以及专家意见讨论、分析。QPL构建主要包括以下3个不同阶段:①以文献回归以及深度访谈的方式明确信息需求主题;②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实现相关条目的优化、修改以及删减;③通过调查测试可行性并进行条目修改。
1.2.1 第1阶段 通过数据库检索2009—2019年间发表的与哮喘患儿父母信息、教育或知识需求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纳入相关性较强的15篇实质性研究以及10篇调查研究。选取文献内有关信息需求的内容实施主题分析,并形成一级、二级信息需求主题。同时,对哮喘儿童的父母实施半结构式访谈,对访谈内容提取信息主题。将上述两项研究的信息需求主题予以整合,最终形成以下5个方面:①基础知识;②疾病治疗;③急性处理;④日常生活;⑤儿童成长。由研究小组成员按照相同类型QPL以及访谈时访谈对象的原话,就信息需求主题初步形成65个条目,每个条目尽量言简意赅。
1.2.2 第2阶段 以电子邮件以及直接发送等方式向专家发送第1轮函询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调查书说明——介绍研究背景、目的以及填表方式;②专家一般资料调查——内容涵盖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③QPL内容评价表——以李克特(Likert)5级计分法,对主要指标以及条目的重要性予以评估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④专家熟悉程度以及评估依据——专家对哮喘信息的熟悉程度和了解程度、发展现状、实践经验的自我评价。对问卷进行回收,综合专家修改意见,通过小组讨论后对表格条目予以修改,并附上第1轮专家调查结果,形成第2轮的函询问卷,邀请上述专家再次对相关条目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待该轮函询结束后,再次整理条目,并形成正式的哮喘QPL。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函询问卷情况分析
1.2.3 第3阶段 在门诊候诊时,指导患儿父母使用哮喘QPL,并对QPL的认可程度以及条目的可读性进行评估,同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修改,形成哮喘患儿父母最终使用的QPL。
1.3 评价指标
比较构建QPL前后儿童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其中疾病控制情况主要是按照哮喘控制评价表进行评估[6],主要内容涵盖日常生活、睡眠、应用急救药物、呼吸困难以及自我评价5个方面,满分25分,将得分<20分记为未控制,20~24分记为基本控制,25分记为完全控制。治疗依从性主要是通过依从性指数进行评估[7],将依从性指数<75%记作完全不依从;依从性指数75%~94%记作部分依从;依从性指数≥95%记作完全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生活质量主要是通过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点[8]:①哮喘症状;②活动受限;③心理症状;④对刺激源的反应;⑤关心自身健康。共包括35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1~5分,总分35~175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2.1 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对比
构建后疾病控制情况优于构建前(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疾病控制情况对比[n(%)]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
构建后治疗依从性高于构建前(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2.3 两组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对比
构建后各项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高于构建前(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哮喘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对比(分,
医患沟通主要是指患者接受来自医护人员教育的过程,相较于常规的健康教育而言,患者可获得更多个体化的疾病信息,从而参与共同决策过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治疗依从性[9-11]。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可能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继而无法通过医患有效沟通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12-14]。由此可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医患沟通,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所需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临床上已有不少研究报道证实,QPL的构建应用于肿瘤、慢性肾病以及重症儿童护理中获得良好的效果[15-17],然而,迄今为止关于QPL应用于哮喘儿童患者中的效果研究并不多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结果发现,构建后疾病控制情况优于构建前,表明构建信息需求的哮喘QPL对儿童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较佳。分析原因,QPL主要是用于鼓励患者在医疗访谈过程中进行问题咨询而获取相应信息的一种结构化表格,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最常见的向医生询问的相关问题,使用此表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提高患者的医疗决策参与度,可有效保证患者用药的规律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为疾病的控制提供有利条件[18-19]。廖瑶姬等[20]的研究报道表明:70%以上的受访者肯定或非常肯定QPL可帮助他们获取哮喘相关信息,且有66%以上的受访者认为QPL的构建可帮助其了解更多哮喘相关问题。此外,构建后治疗依从性高于构建前。究其原因,QPL的应用可有效降低儿童患者在访谈过程中的焦虑感和紧张感,促使其可更为清晰地掌握和医务人员沟通的方式,从而有助于提高儿童患者及其父母对哮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获得更多的治疗信息,了解治疗依从性对疾病控制的积极作用,继而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与此同时,QPL记录了医生和患者交流过程中患者期待获得答案的问题,患者就诊前对问题进行勾选,并记录其他自身所关注的问题,可在交谈的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提示作用,继而减少因紧张或对疾病不了解而无法表达出想询问的相关问题,保证了患者可获取足够的疾病相关信息。另外,构建后各项哮喘患儿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均高于构建前,提示构建信息需求的哮喘QPL,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儿童患者的生活质量。考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QPL的建立可帮助儿童患者学会从医护人员身上获取疾病以及治疗相关信息,继而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综上所述,构建信息需求的哮喘QPL可有效提高儿童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疾病控制,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研究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少的缺陷,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应尽量增加样本量,从而获取更加准确、可靠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