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益双 林玫伶 潘 飞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000)
美学是一门旨在研究审美规律的学科。美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着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从而使自身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更为重视科学的研究方式。对于设计美学的理解,李砚祖在《设计美学》一书中指出“设计美学是一门应用美学,它在科技美学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地探讨设计领域的审美规律,使设计形态具有审美要求。”可见,设计美学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律,获得理论的支持。将事物从主观感受上升到具体的理论体系,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思维。本体论、功能论、文化论、技术论、符号论等共同构成了设计美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将讨论的重点放在功能论和文化论,对于其他理论不予探讨。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习“设计美学”呢?这是由于设计最终要从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学生只有认识并掌握审美规律,进而提升创造力和审美素质,才能在处理设计活动中的特殊复杂性和综合性问题时游刃有余。“设计师是天生的创造者,是永无止息的创造者。”而创造力的发挥就就要求设计师对于知识架构以及取得对设计的某种规律性的把握。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设计美学尤为重要。
一个设计成功与否,取决于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因此在讨论设计文化之前,只有对文化概念作出切近本质的科学界定,才能使设计文化的探讨取得有益的成果。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无不与文化相关联。
从物质文化到社会关系再到宗教、艺术、伦理,一切由人所创造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华包罗万象,再加上对于它的研究方法、视角和观点的差异,使得人们对文化概念的定义极为不同。尽管对于文化的界定各有千秋,但仍可以总结出几点文化的基本性质。首先,人与动物的区别,实质上就是由文化来界定的。文化使动物的“人”转化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有思想的人、社会关系的人。人作为文化的人正是用文化将自己和动物之间划出了明晰的界限,文化以及文化的创造,使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适应各种变化着的环境,并在包括人造环境内的环境中自由地生活。其次,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螺旋式上升中得以发展,并以此作为基础。实践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进一步指导实践。
优秀的历史文化是社会长期发展沉淀的结晶,特定的历史文化赋予景观设计以场所精神,丰富场地的人文内涵,给使用者以归属感和精神需求。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设计的产品体现出其实用价值即功能美,既符合人的目的,又能让使用者感到满足和愉悦。设计的功能与形式决定了设计的品质,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是设计的本质性存在。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无论是功能与形式的结合,还是极力反对形式,整个时代发展历史表明,形式与功能二者相辅相成,最终不是排除了形式,而是将形式结构化,以新的视觉形式展现出来。
景观,是指土地及以上空间构成的生态群落,某种程度上满足人的视觉感受与精神需求。它是自然生态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景观设计正朝着生态景观设计、健康景观设计和艺术景观设计的方向发展。文中所提及的纽约中央公园属于公园景观。之所以选择纽约中央公园,是因为1873年建成开放的纽约公园的建设和设计都有其独特性,是各方面都可以作为典型的城市公园设计案例。
1.纽约中央公园产生背景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十八世纪末,其最初的发展动力是产业革命和外来人口的涌入。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纽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中心。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出现了人口的剧增,地价随之上涨。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扩大,舒适的公共休闲空间和合理的建筑间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临时住房,密集住宅区和工厂厂房,交通拥挤等。
设计为生活服务,因此19世纪中叶的规划思想首先从解决环境问题入手。面对已经形成的密集型城市,设计旨在为拥挤的环境中提供一个“绿洲”,满足人们基本的心理需求,缓解快节奏的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为每个人提供平等享受公共空间的权力。
2.纽约中央公园概况
纽约中央公园面积达340hm² ,是美国第一个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它位于纽约市最繁华的曼哈顿区中心。“中央公园南接卡内基, 北依哈林区, 东毗古根汉姆博物馆, 西靠美国自然博物馆和林肯表演艺术中心。”该作品的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针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密集型网状街区的社会背景,两位设计师提出了“中央公园应该代表一个令人精神得到愉悦放松的自然天地的设计理念:在田园牧歌似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和平静如水的湖面的环绕中, 沉思和道德提升成为可能。”公园开辟了许多幽静的小路,将密集的人群进行分流,合理地规划各个分区,在“功能”与“形式”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为游客呈现出最佳的视觉美感。
第59大街、第110大街、5路、中央公园西部路围绕着中央公园,位于曼哈顿正中。基地长4000m,宽800m,面积约为3.4km²,呈狭长状。
1.完美的交通方案
面对这一情况,设计师奥姆斯泰德认为首先解决基地的交通流线组织问题至关重要。根据基地情况可以得出,长是宽的5倍,过长的纵向边界阻碍交通,同时也为游览者带来不便。因此,奥姆斯泰德设计了4条横向的马路,在公园的交通系统中独立出来,又能与城市交通密切衔接。东西向的下沉马路,在两旁浓密的灌木遮掩下,完美地“隐藏”在地下,使游客难以察觉,保护了田园式自然景观的完整性。
2.丰富的功能分区
公园位于曼哈顿岛正中,也是城市中人流最密集的区域。需要考虑各个年龄与阶层的需求,尤其是满足儿童娱乐的需要。公园有运动场、美术馆、儿童游戏场、植物园、动物园、影剧院、大草坪以及大面积的湖面、各种游步道等景点,空间之间相互渗透。与传统的西方古典园林不同,中央公园在划分功能区域时尽量避免轴线布局,弱化直线,追求中国园林“虽为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
1.“绿草地”立意新颖
“立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中国古人在提及诗词和绘画时常常讲到“意在笔先”。中央公园的设计者奥姆斯特莱德提出了“绿草地”方案,缓解快节奏生活带给底层人民的心理压力,利用城市公园为人们提供平等享受公共空间的权力的设计想法十分地独具匠心。其主要构思原则为:(1)设计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公园不应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奢侈品,要为社会各阶层人们在节假日游玩时提供优美的环境;(2)设计必须有合理的系统组织和交通绘画方案;(3)设计要考虑到与自然的结合,公园设计中尽可能反应自然特性,融入自然,感受自然。
2.珍藏“历史回忆”
纽约中央公园的原貌是难以处理的沼泽地和裸露的岩石,两位设计师将沼泽中的水抽出排入公园原本的蓄水池中,岩石处理难度较大,设计师将岩石的外缘进行修正,覆盖以藤蔓植物,保留原生的状态。此外,纽约中央公园原本的地貌地形起伏,极不规则,设计师尊重原有的场地地形特点,不过并不是对“自然”的简单保持,而是对生态环境的升华,也造就了纽约中央公园一个典型的景观是大片的草原和起伏缓和的山丘,加以精心的植物搭配,公园的四季,无一不可入画。
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纽约中央公园占据整个城市的6%,建设和发展长达150年却仍然屹立不倒,深入纽约人的生活,一定有其设计的独特之处,我综合归纳出公园建设可以借鉴的两个方面:
随着美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纽约中央公园中的部分设计内容在不断地改善和提高,顺应美国社会的发展潮流。比如在公园的东南部原本有一个军火库,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想拆除,但后来被保留下来;军火库周围存放名人送给政府的动物,后来,军火库变成了动物园;大都会博物馆西部的老水库现在变为了体育活动场所。
设计内容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做出调整,这一点在我国的公园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公园应当适应人的娱乐观变化,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中央公园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美国,在纽约患上了严重的城市病之际,中央公园作为大氧气库应运而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群体人民设计的公园,“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阶层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爱的活动场所”。公园中只有四座建筑,有宽阔的湖面和大片的草坪,有效地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也给了人们更多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在中国,象征性意义的景观设计居多,真正考虑民众感受,让人感到舒适自然的公园不多。这就要求我国的设计师在设计师不要过分追求形式,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为大众设计一个宁静、休闲、慢节奏的舒适公共空间,强调公园的复愈性,使得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都能放松、交往。
注释
:①李砚祖.《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②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129.
③丁继军等.由纽约中央公园谈城市公园与公共空间[J].山西建筑,2009(34):348-350.
④孟刚等.城市公园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54.
⑤汤影梅.纽约中央公园[J].中国园林,1994(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