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伟
(东莞实业投资控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的方式越来越多,焚烧处置率逐步提升,有些发达城市焚烧处置率已经达到100%。随着城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增强,生活垃圾中掺入的餐厨垃圾、废包装等较少混入生活垃圾,部分城市可供焚烧的生活垃圾正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出现处置能力大于产生产量的情况。在此前提下,城市简易填埋出里的存量垃圾资源化利用,在部分发达地区有条件组织实施。由于我国20 世纪90 年代的垃圾填埋大多采用简易填埋方式,存量垃圾污染程度较高,包括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处于中介状态的流体垃圾污染,并且简易填埋造成水土污染,南方地区的填埋场也是蚊虫滋生场所,高温天气发酵产生的可燃气体聚集容易引发火灾等问题。
存量垃圾异位治理,既可以促进资源再利用,也能够通过对存量垃圾的有效处理,完成土地资源置换,降低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因而存量垃圾异位治理有利于综合效益产出,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获得全面提升。
以某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治理项目为例。该填埋场位于城市发展的副中心区域,于1993 年启用,占地约7 万m2,总体积约90万m3,其中腐殖土及骨料约20 万m3,可燃烧物约70 万m3。填埋垃圾以生活垃圾为主,工业垃圾、建筑垃圾、园林垃圾约占1/3。2015 年进行简易覆土封场,建设了部分渗滤液收集设施,2017年进行覆膜封场、环场雨污分流等。垃圾场使用过程中曾发生4次火灾,台风暴雨季节渗漏液泄漏也有发生。随着城市发展,该简易垃圾填埋场影响周边区域的发展,急待治理。经过政府研究,针对简易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现状,采用“垃圾整体清挖移位→筛分分选→形成可资源化利用的可燃物(焚烧处置)、腐殖土(原位回填)”的总体思路进行治理。
图1 简易垃圾填埋场
①该项目治理难点及问题主要集中在体量大、时间紧张、危险源复杂、安全隐患多、环保风险大、邻避效应等方面。分述如下:项目被列为市重大工程,开挖总体量90 万m3,体量巨大,而且由于城市开发的需求,工期有要求,时间相对紧张;②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复杂,安全隐患大。有毒有害气体来源相对复杂,具有不可预见性,可能造成致命隐患。开挖最深28m,形成深基坑、高边坡,极易造成塌方事故;③施工过程中环保风险大,垃圾堆体中的气体、渗漏液等处置措施如不当,极易造成环保事故。特别是受梅雨季节、台风天气暴雨的影响,渗漏液产量大,渗漏液处理设施的能力要求高,容易造成泄漏;④项目邻避效应明显。项目直径1km 范围内有两个村庄,居民总数约1 万人,邻避效应难处理。群众对有毒有害气体、污水、臭氧、扬尘等担忧很多,如果处置不当容易引起邻避效应。
为了有效化解该项目存在的治理难题、解决实际存在的治理问题。从管理对策与实践措施两大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1)在精准定位存量垃圾治理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高管坐镇、提高政治站位精心组织策划,从技术、成本、工艺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部署,吸收同行的经验,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挑战极限、勇争第一”的铁军精神,统一思想。
(2)成立联合领导小组、现场指挥部,在强化组织协调的前提下,加强各管理方的沟通交流工作,畅通沟通渠道,提高协高合作效率。
根据实际存在的认识问题、经验问题、决策问题。在该治理项目中,调整方向,改进合作模式,运用产业链思维,提高施工各环节的效用生产效率。
(1)项目的实施,焚烧处置终端的能力、运输、筛分、开挖施工四个环节需要有效配合。当天筛分处理产生的可燃物产量与焚烧处置终端的可接受能力要匹配,尽量避免筛分产量大于焚烧可接受能力,导致积压。围绕筛分的产量,调配好开挖量、运输能力,做好有效循环。
(2)存量垃圾开挖施工过程中,深基坑、高边坡的坍塌风险,通过试验段确定垃圾堆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指导设计单位做出合理的安全措施设计,施工按照设计图纸组织深基坑、高边坡的防护措施的施工。案例中的深基坑采用马道+放坡(1:1)的方式保障边坡稳定。
(3)针对有毒有毒气体的影响,开挖之初,采用提前气体导排措施,导排井间距控制在20m 之内,深度到垃圾底部,并设置总线管进行渗漏液排放。通过气体置换集中收集垃圾堆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集中收集的气体通过气体处理站达标后排放。项目开挖过程中,异味明显降低,有效保障生命安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大大降低。
(4)雨季施工过程中,渗漏液的产生量较平时增加约50%,对渗漏液收集及处置能力要求高。现场的措施主要是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来临前对裸露的垃圾采用膜进行覆盖,尽量避免雨水混入垃圾形成渗漏液。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中,建议存量垃圾的治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
(5)邻避效应。通过优化技术方案,尽量减少气体、污水、扬尘等造成对周边的影响,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在政府各级组织的宣传教育下,项目实施过程中获得周边居民的理解,他们还是希望垃圾能够早早搬走,还一片清洁的空间。
(1)产业链的思维来对待存量垃圾的治理至关重要。焚烧终端的接受能力、运输能力、筛分工艺的能力、开挖施工的安全保障等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联系,缺一不可。
(2)存量垃圾治理成本高,各个环节的总费用超过600 元/t,如果产出的土地价值或者地方财政能力低,不足以支持存量垃圾的治理,容易造成存量垃圾异位治理半途而废。
(3)雨季施工,对环境、实施效果影响巨大。一方面雨季造成垃圾含水量增大,加大了筛分难度,不能保障产品的质量,造成含杂率高,不仅影响可燃物的热值,降低焚烧效果,而且焚烧延期灰量大,增加了尾气处置难度,增大了焚烧飞灰的产量。一系列问题的连锁反应造成管理层的管理难度,效益降低显著。
(4)简易填满场存放的垃圾一般都是年代久远,成分复杂,目前筛分的技术水平还急待改进,以适应复杂垃圾成分的筛分,来保障筛分产出的质量。
(5)腐殖土原位回填,不能彻底解决腐殖土中残存的污染物对地下水土的污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推进,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存量垃圾对所在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有效妥善地解决。为了有效解决简易垃圾填埋场存量垃圾治理问题:①需要总结各地区存量垃圾治理项目的经验,设计系统性的治理对策与配套性的实践措施;②需要政府出台规范的存量垃圾治理技术规范、收费标准、筛分产物的异地焚烧政策等政府层面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③需要筛分行业进一步针对南方多雨、垃圾成分复杂、含水量高、含泥量高的垃圾特性进行研究,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工艺上保障筛分的质量;④腐殖土的资源化利用,目前还处在高成本阶段,一般是原位回填,也需要行业进一步研究出性价比高的方案进行妥善解决,以彻底改善原区域的生态环境;⑤当前阶段,政府在考虑存量垃圾治理时,应根据实际垃圾治理项目的轻、重、缓、急,与治理方面的难易程度,逐步推进。增强对简易垃圾填埋场的常态化评估与常规化管理,进而提高存量垃圾治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