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及启示

2021-03-29 16:53:55陈瑞云戴付敏杨慧吕秀霞张红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养老心理健康机构

陈瑞云 戴付敏 杨慧 吕秀霞 张红梅

(河南省人民医院 1胸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3;2医学模拟中心;3护理部)

国家统计局指出,2016年我国60周岁及65周岁以上人口约23 086万和15 003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6.7%和10.8%〔1〕。老龄化进程加剧,机构养老逐渐被越来越多老年人接受。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入住养老机构后,与子女、朋友分离,社会支持相对减弱,且面临新的适应压力和生活挑战,其生理与心理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其需求增加〔2〕。有研究表明,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高达70.3%〔3〕。长期的需求若未被满足,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4〕。而老年人的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已被证实对其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5~7〕。本文对国内外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 需求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将需求定义为由需要而产生的要求。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8〕,需求是人类为了生存、福利、自我实现等而产生的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需求的意义是相对的,在同一时间,不同社会需求互不相同;而同一社会,不同时间的需求也不相同。

2 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不容忽视,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9〕。1篇系统综述验证了养老机构老年人姑息治疗的需求及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需求〔10〕。老年人的需求若未被发现或未得到满足,均可导致治疗不足或过度、医疗服务提供不足或不当〔11〕。国外学者多采用标准化的需求评估工具,即坎伯维尔老年人需求评估(CANE)问卷〔12〕,综合、全面地评估老年人、照顾者及专业医护人员3种视角对不同类型、不同场所下老年人需求满足状况的感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Mazurek等〔13〕等采用CANE从护理院老年人、评定者及养老护理员3种视角出发,探讨波兰不同护理院中300例75岁以上老年人的未满足需求,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ES)、老年抑郁量表(GDS)及Barthel指数评定其生理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养老院老年人最常见的未满足需求为朋友陪伴和心理抑郁,老年人的抑郁程度越高,认知功能越差,其未满足需求越高。Walters等〔14〕采用CANE从老年人、照顾者及专业人员角度评估75岁以上老年人未满足的护理需求,其中老年人认为视力、听力、心理压力及自制为其未满足的需求;照顾者认为移动、视力、听力及膳宿为老年人未满足的需求;专业人员认为日间活动、膳宿和移动为老年人未满足的需求。也有研究〔11〕采用CANE从老年人和护理员角度评估了老年人未满足需求,结果表明老年人和护理员共同认为的未满足需求为心理压力和陪伴。可见,老年人的需求多样化,从不同视角出发所感知的老年人未满足的需求有一定的异同。提示应在不同的护理机构为养老护理人员提供广阔的护理知识及相关培训。

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复杂多样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研究证实,老年人未满足需求的种类和数量与老年人的类型和环境有关〔12〕。如有研究显示痴呆老人常见未满足需求为日间活动、记忆、陪伴和心理压力〔15〕。Orrell等〔16〕采用CANE从老年人、护理员及家庭照顾者角度评估了238例养老院痴呆老人,发现其较高的未满足需求为心理压力、陪伴和信息支持,其次为日间活动和视力、听力问题。Martin等〔17〕采用CANE问卷调查了养老院及居家老年人满足与未满足的需求,发现养老院老年人比居家老年人有更严重的社交障碍和更高的依赖程度。此外,有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65岁以上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心理健康和长期护理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心理健康和长期护理需求相互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心理健康越好,长期护理需求越低〔18〕。综合相关研究〔18~20〕,发现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还与其生活自理能力(ADL)得分、GDS得分、MMES得分、人口统计学因素、生活质量、社会情感支持、护理保险、老年护理服务、环境设施及居住情况等有关。提示护理机构为护理人员提供相关培训时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类型及其所处环境,体现针对性和专业性服务。

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多关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及卫生服务需求。张涵等〔21〕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并比较了37所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现状及需求,发现不同类型机构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差异不大,指出养老机构应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为目标,实现医养融合发展。有研究采用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老年护理学理论为基础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成都市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满足现状,发现其自我实现需求及爱与归属需求满足水平较低〔22〕。王章安等〔23〕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南宁市10所养老机构老年人服务的需求及供给现状,得知自我实现需求、尊重及心理需求满足水平最低。刘婷婷等〔24〕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6所养老机构中324例老年人的需求状况,结果表明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医疗护理需求(医疗服务、疾病护理和健康指导)、娱乐需求(读报、唱歌等)、精神心理需求(增加探望次数)的满足尚需进一步提高。刘会玲等〔25〕对西安市10所养老机构中5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对心理沟通、行为干预、饮食护理、清洁卫生、户外活动的需求都较多,其中对心理沟通、行为干预和饮食护理有需求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高达88.0%。此外,有学者指出养老机构老年人有安全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需求、情感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等心理需求,未得到满足时易出现不同心态及情绪,如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26〕。可见,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满足水平较低。提示护理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更应重视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日常生活需求受年龄、婚姻状况、身体状况及收费情况影响;医疗护理需求与文化程度、退休工资、身体状况及被探望次数有关;休闲娱乐需求与年龄、身体状况及疾病种类有关,精神心理需求受民族、身体状况及被探望次数影响〔27〕。提示应结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及影响因素,为其提供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关怀行为,并组织多样化的娱乐活动,鼓励其与社会交流,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质量〔28,29〕。

3 启示与借鉴

3.1创新研制老年人需求评估工具 我国针对养老机构老年人需求测评工具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0〕,多局限于自设问卷调查和质性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自设问卷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需求开展研究,尚缺乏统一的老年人需求评估工具,仍需进一步探索实践。我国可借鉴国外老年人需求评估工具,结合我国老年人类型及特征,汉化国外需求测评工具,创新开发标准化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环境老年人的需求测评工具,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及制订规范化的培训方案。

3.2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服务 养老机构老年人面临长期卧床、痴呆或患有多种慢性病等问题,且因环境、人际关系、个体差异等因素,导致其各方面的需求增加。养老护理员作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应全面关注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尤其是未满足需求情况。因此,应多借鉴国外研究,开展质性研究、质性与量性结合的研究或从老年人、照顾者及护理者角度全面了解老年人的需求状况,为护理人员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优质服务提供合理依据。

综上,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必须引起政府、社会和机构的高度重视。为满足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其晚年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我国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运用严谨的科研设计方法,多角度、全方位探索其需求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养老心理健康机构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养生不是养老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6
养老更无忧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