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多
(齐鲁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济南 250014)
运动性疲劳,指的是机体的生理过程无法使其机能持续地维持在一定水平或预定运动强度的一种生理状态[1]。近年来,运动性疲劳的恢复问题成为了现代医学及运动学领域的一大热门研究课题。在人体中,骨骼肌是最主要的动力器官之一,骨骼肌功能会对肢体运动产生直接性影响,运动员长期处于过度训练状态很容易造成骨骼肌的疲劳或损伤,所以如何找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缓解骨骼肌疲劳,对于保护运动员身心健康,促进运动员运动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义[2]。经皮穴位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的针疗手段,近年来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研究认为其在预防运动性疲劳产生和缓解运动性疲劳方面具有显著成效。在本次研究中,对大学生运动员采用了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以促进其小腿肌肉疲劳的恢复,现将其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实验对象来自于xx地区3所大学的360名大学生运动员。纳入标准:对本次试验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研究;实验对象的各项体检指标正常,身体状况良好;明确无主要脏器或运动系统相关器质性疾病;无足部畸形、步态异常、严重足部外伤史。排除标准:实验前1个月发生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者;近1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外伤者;存在遗传疾病或传染疾病史者。实验对象的采集与观察时间为2018年9月至12月。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80人):干预组男生110人,女生70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43±1.36)岁,身高160~183cm,平均(175.63±2.61)cm,体重52~81kg,平均(63.58±3.26)kg;对照组男生105人,女生75人,年龄20~22岁,平均年龄(21.50±1.42)岁,身高162~185cm,平均(176.74±2.35)cm,体重54~82kg,平均(65.01±2.58)kg。两组大学生的性别构成比、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1 运动锻炼方案
两组受试者的运动锻炼方案相同,方案由速度训练项目和耐力训练项目组成。(1)速度训练:1000米(男生)或800米(女生)全力跑1次,400米跑3次。(2)耐力训练:25min内完成5000米(男生)/3000米(女生)跑1次。每日选择同一时间段完成运动锻炼方案,先做速度训练,完成后休息20min,再做耐力训练,每周训练6天,休息1天。共进行为期2周的运动锻炼,以制造运动性疲劳。两组受试者均在体育老师的监督、指导下,保证质量完成运动锻炼内容。
1.2.2 干预方案
对照组受试者训练完成后,进行常规的放松与拉伸训练,体育老师负责监督,不做其他干预,自然恢复。
干预组在训练完成后除了进行常规的放松、拉伸训练外,还要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以消除肌肉疲劳。在完成放松、拉伸训练后1h,使用酒精对受试者足三里穴、环跳穴进行涂擦消毒,在两个穴位上各粘贴一个长1cm的电极片,电极片与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200A型)相连接。参数设置:疎密波,频率2~15Hz,强度15mA。刺激时间为30min/次,每次训练完成后实施1次,共12次。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由熟悉穴位及仪器操作的康复科护理人员或医师负责实施。
(1)运动训练开始前1d及运动训练结束后1d,使用自觉劳累分级表(RPE)评估疲劳程度。受试者根据运动负荷引起的疲劳程度,对自己运动锻炼后的疲劳感觉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疲劳程度越明显。(2)运动训练开始前1d及运动训练结束后1d,分别采集两组受试者静息状态下的指血,离心处理后保存血清待检,进行血乳酸(LA)、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水平检测。BU、CK检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由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LA检测使用便携式乳酸仪进行测定。(3)评估两组大学生运动后的疲劳症状,症状包括疲乏无力、肌肉僵硬、饮食减少、关节酸痛等,各项症状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分别计3分(重度)、2分(中度)、1分(轻度),总分5-15分,评分越高说明疲劳症状越严重。
两组运动后的RPE评分均较运动前明显增加,并且干预组运动后的RP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前后的RPE评分 比较分)
两组运动前的LA、CK、BU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运动前相比,两组运动后的LA、CK、BU水平均明显提高,但干预组的升高幅度不及对照组,干预组运动后的LA、CK、BU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前后的LA、CK、BU水平变化
两组运动后的疲劳症状评分均较运动前明显提高,并且干预组的提高幅度不及对照组,两组干预后的疲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大学生运动员运动训练前后的疲劳 症状评分比较分)
近几年来,中医学方法在运动性疲劳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是一种结合了针灸穴位疗法与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新型针疗手段,其能将特定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输入人体、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4]。该疗法有效避免了传统针灸的有创性,同时也避免了中药汤剂成分的复杂性,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疗效好等优点。经皮穴位电刺激被广泛用于麻醉止痛、功能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系统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也被逐步用于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恢复。
运动性疲劳是由于机体大负荷运动后,机体能量储备消耗过多未及时得到补充而出现的一种无法让身体机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现象[5]。运动性疲劳在中医学中属虚损范畴,肌肉力量与气、血关系密切,精气血耗损是运动性疲劳的主要病因病机。运动性疲劳包括形体疲劳、神志疲劳和脏腑疲劳,其与内伤虚劳的发生机制有共通之处,修复应以养肝、补肾、健脾为主。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与下合穴,属“土”,土生万物,是补虚强壮之要穴[5]。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环跳穴,二经循行经过腰腿部,环跳主腰胁痛急、髀筋瘈、胫痛,刺激之可通经络、利腰腿。现代解剖学显示,刺激环跳穴可引起臀大肌、股上皮神经、股方肌、坐骨神经、臀下神经等组织的反应,有助于改善下肢的感觉及运动功能[6]。
LA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产物,其生成与消耗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始终保持动态平衡。但是机体在进行长期耐力运动后,机体由于缺氧会使肌肉局部血流减少,糖酵解速度加快,大量的肌糖原被迅速消耗从而产生大量的乳酸,过多的乳酸堆积会破坏肌肉的酸碱平衡,从而引起相关生化变化,产生运动性疲劳[7][8]。由此说明,防治运动性疲劳的关键在于减少乳酸堆积。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大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运动训练后,血清LA水平均较训练前明显升高,但干预组的升幅不及对照组,干预组训练后的血清L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为期两周的较大强度运动训练使两组运动员的机体产生了大量乳酸,但是干预组的乳酸水平相对偏低。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减轻LA蓄积,从而迅速缓解肌肉酸中毒[9]。CK是催化磷酸肌酸和ATP间进行高能磷酸键转移的酶类,其是机体新城代谢功能的关键酶。在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等细胞中广泛存在着CK,其中骨骼肌中的CK含量最高[10]。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肌细胞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细胞内的CK很少能够透过细胞膜入血,所以血清中的CK含量极低。但是,长时间的高强度体能锻炼可引起骨骼肌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及代谢性损伤,从而使肌细胞的通透性增加,大量的CK会穿透肌细胞入血,从而引起血清CK水平升高。肌细胞中CK的流失会直接影响ATP合成,从而影响肌肉供能,降低运动功能。有文献报道,运动负荷大小、肌肉酸痛程度均与血清CK水平密切相关[11]。本次研究发现,两组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后的血清CK值均较运动前明显升高,但相比对照组,干预组的升幅更小。这说明持续的、大量的运动锻炼确实会引起肌细胞的机械性损伤及代谢性损伤,而运动后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助于减轻体能训练引起的骨骼肌细胞损伤,减少肌细胞中的CK流失。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其在肝细胞内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后被释放入血形成BU,BU在血液循环作用下会经肾脏排出,其水平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合成功能与肾脏排泄功能。研究发现[12][13],运动训练会加快体内蛋白质代谢,BU变化幅度与运动量呈正相关,即运动量越大BU升高越明显,并且BU值的恢复也较为缓慢。相比普通人,运动员的BU水平普遍偏高,BU值是临床用于评估训练负荷量与机能恢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发现,两组运动后的BU水平均明显升高,但干预组的升幅更小。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能够促进运动后机体疲劳的恢复,这与多篇文献报道[13][14]结论相符。本次研究还显示,干预组运动后的RPE评分、疲劳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减轻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程度。这可能是因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调节CK及LA水平等作用有关[15]。
综上所述,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后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降低机体的血清CK及LA水平,缓解运动造成的肌肉疲劳,加快体力恢复,从而改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并且该疗法具有无创伤、易操作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