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主产区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历史商业文化背景,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自治区羊绒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大对羊绒产业的支持力度,羊绒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绒毛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拥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优势。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主产区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历史商业文化背景,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自治区羊绒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加大对羊绒产业的支持力度,羊绒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绒毛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拥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优势。
内蒙古纤维检验局以自治区2020年度绒毛收购加工企业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形成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绵羊毛质量分析报告。
(一)山羊原绒。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山羊原绒公证检验的企业共计8家,公证检验量累计为3062.0吨,完成全区总任务量的99.35%,检验颜色类别全部为白山羊原绒。其中,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检验企业共计6家,检验量为2937.16吨,完成任务量的101.04%;锡林郭勒盟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所检验企业共计2家,检验量为124.84吨,完成任务量的99.87%;呼伦贝尔产品质量计量检验所由于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检验量为0吨,完成任务量的0。
(二)分梳山羊绒。2020年度全区参加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的企业共计5家,公证检验量累计为1972.11吨,完成任务量的100.16%,且全部由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完成。其中,白分梳山羊绒1687.52吨,占全区全年公证检验量的85.6%;青分梳山羊绒187.68吨,占全区全年公证检验量的9.5%;紫分梳山羊绒96.91吨,占全区全年公证检验量的4.9%。
(三)绵羊毛。2020年度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完成104批次共3041.75吨,完成任务量的101.29%,且全部由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完成。2020年国家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共计15家,其中9家为牧民合作社,5家为收购加工企业,1家为个人收购点。与2019年相比减少了1家收购加工企业。
(一)山羊原绒。全年山羊原绒公检量3062.0吨,全部产自内蒙古,主要产地: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和兴安盟7个地区。
平均直径指标中,平均直径小于等于14.5μm(超细型)的有两个地区共38.60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的1.26%;平均直径在14.5μm至15.5μm之间(特细型)的有3个地区共434.52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14.19%;平均直径在15.5μm至16.0μm之间(细型)的有7个地区共1629.88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53.23%;平均直径大于等于16.0μm(粗型)的有6个地区共959.0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的31.32%。
平均净绒率指标中,净绒率小于等于35%的有5个地区共385.24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12.58%;净绒率在35%至45%之间的有4个地区共770.56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25.16%;净绒率在45%至55%之间的有6个地区共1419.48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46.36%;净绒率大于55%的有4个地区共486.72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15.90%。这说明内蒙古自治区的山羊原绒,净绒率多数集中在45%至55%之间。
(二)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小于等于15.50μm的分梳山羊绒共316.09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的16.03%,较上一年减少5.13个百分点。这一范围的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为15.21μm,较上一年偏细0.11μm。
白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5.72μm,平均手排长度32.31mm,平均含粗率0.22%,平均含杂率0.09%,平均异色纤维4根/5克,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平均非动物纤维含量0;青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6.47μm,平均手排长度31.36mm,平均含粗率0.34%,平均含杂率0.11%,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平均非动物纤维含量0;紫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6.39μm,平均手排长度26.62mm,平均含粗率0.38%,平均含杂率0.16%,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0,平均非动物纤维含量0。
(三)绵羊毛。国家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项目覆盖了国家标准GB 1523—2013《绵羊毛》标准中的所有检验项目,包括毛基、洗净率、净毛率、平均直径、平均断裂强度、平均毛丛自然长度、边肷毛质量分数、疵点毛质量分数、植物性杂质基、粗腔毛、干死毛根数百分数、洗净毛质量、净毛公量、型号/规格等13项指标。
(一)山羊原绒主要指标综合情况。
1.山羊原绒近3年主要指标综合情况比较。2020年平均直径15.89μm,较2019年偏细0.06μm,较2018年偏粗0.08μm;2020年平均手扯长度42mm,较前两年均增长1mm;2020年平均洗净率73.53%,较2019年下降0.61个百分点,较2018年增长1.47个百分点;2020年平均净绒率47.06%,较2019年下降0.19个百分点,较2018年下降1.43个百分点。2018年至2020年各项指标对比情况见图1。
图1 2018年至2020年山羊原绒公证检验各项指标对比
(1)山羊原绒平均直径波动平稳。2020年平均直径15.89μm, 2019年平均直径15.95μm,2018年平均直径15.81μm。2020年,我区产的山羊原绒,平均直径在15.5μm至16.0μm之间的公检量为1629.88吨,占全区全年公检量的53.23%,较上一年上升了15.41个百分点。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山羊绒收购价格降幅较大,企业为保资金链安全,保持库存的合理性,转向收购价格相对低、质量相对一般的15.5μm至16.0μm之间的山羊绒原料。
(2)山羊原绒平均手扯长度42mm,较前两年增长1mm;平均洗净率73.53%,较2019年下降0.61个百分点,较2018年增长1.47个百分点;平均净绒率47.06%,较2019年下降0.19个百分点,较2018年下降1.43个百分点。虽然2020年山羊原绒长度有所增长,但洗净率及净绒率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原因是:受疫情影响,企业推迟了收购时间,加之收购价格偏低,农牧民有观望心理,致使羊绒长得足够长的时候没有及时剪掉,造成了羊绒过长或出现打结等情况。羊绒打结又造成土沙、杂质等增多,影响了羊绒的洗净率及净绒率等品质指标。再加上我区套子绒采集方式逐年增多,这也是净绒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3)批量交易的山羊原绒同质程度较差。一方面,还存在传统绒山羊粗放饲养、山羊原绒散乱、按“堆”收购的方式,这是山羊原绒同质程度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羊绒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品牌优势,在国际交易市场上,对国产山羊原绒的交易价格缺乏话语权,山羊绒原料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导致部分牧民精细化分群饲养、分级抓绒的积极性差。
2.2020 年山羊原绒主要指标情况。
(1)平均直径。2020年平均直径为15.89μm,最小值14.23μm,最大值17.57μm。平均直径小于等于14.5μm(超细型)的占全区全年公检量的1.26%;平均直径在14.5μm至15.5μm之间(特细型)的占全区全年公检量14.19%;平均直径在15.5μm至16.0μm之间(细型)的占全区全年公检量53.23%;平均直径大于等于16.0μm(粗型)的占全区全年公检量31.32%。各产地平均直径指标见图2。
图2 各产地平均直径指标
(2)手扯长度。平均手扯长度42mm,最短37mm,最长55mm。各产地平均手扯长度指标见图3。
图3 各产地平均手扯长度指标
(3)洗净率。平均洗净率73.53%,最小值64.39%,最大值89.50%。各产地平均洗净率指标见图4。
图4 各产地平均洗净率指标
(4)净绒率。平均净绒率47.06%,最小值30.05%,最大值78.98%。各产地平均净绒率指标见图5。
图5 各产地平均净绒率指标
(二)分梳山羊绒主要指标综合情况。2020年,白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5.72μm,平均手排长度32.31mm,平均含粗率0.22%,平均含杂率0.09%,平均异色纤维4根/5克,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非动物纤维含量均为0;青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6.47μm,平均手排长度31.36mm,平均含粗率0.34%,平均含杂率0.11%,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非动物纤维含量均为0;紫分梳山羊绒平均直径16.39μm,平均手排长度26.62mm,平均含粗率0.38%,平均含杂率0.16%,平均其他动物纤维含量、非动物纤维含量均为0。
1.分梳山羊绒近3年主要指标综合情况比较。2020年公证检验的分梳山羊绒与2018年及2019年质量状况相比:2020年平均直径15.83μm,较2019年偏细0.02μm,较2018年偏粗0.05μm,整体波动较小;2020年平均手排长度31.94mm,较2019年增长1.68mm,较2018年增长0.36mm;2020年平均含粗率0.24%,较前两年均上升0.02个百分点;2020年平均异色纤维4根/5克,较前两年每5克增加1根;2020年平均含杂率0.10%,与2019年持平,较2018年减少0.02个百分点;其他动物纤维含量、非动物纤维含量均为0,与前两年持平。2018年至2020年各项指标对比情况见图6。
图6 2018年至2020年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各项指标对比
(1)2020年分梳山羊绒含粗率下降0.02%,平均直径下降0.02%,整体品质稳中向好。原因是:自治区政府加大了对绒山羊产业扶持力度,再加上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常年将公证检验作为主要抓手,从绒山羊前端选育工作开始,并不断转变农牧民的养殖观念,从源头上提升山羊绒整体品质,将发展模式由数量效益型转化为质量效益型,加快实现优质优价,优质优用。
(2)手排长度较2018年增长0.36mm,较2019年增长1.68mm,增长明显的原因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剪绒时间推后,山羊原绒长度较前两年有所增长,故分梳山羊绒的长度也有所增长。
(3)2020年15.5μm以下的优质山羊绒数量占比较往年略有减少,原因是:用绒企业接到订单的产品结构大幅改变,企业根据订单产品种类需求,在满足生产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调整了用绒品质。
2.2020 年分梳山羊绒主要指标情况。
(1)平均直径。平均直径15.83μm,最小值13.80μm,最大值17.22μm。各公检企业平均直径指标见图7。
图7 各公检企业平均直径指标
(2)手排长度。平均手排长度31.94mm,最小值21.22mm,最大值42.88mm。各公检企业平均手排长度指标见图8。
图8 各公检企业平均手排长度指标
(3)含粗率。平均含粗率0.24%,最小值0.05%,最大值1.03%。各公检企业平均含粗率指标见图9。
图9 各公检企业平均含粗率指标
(4)含杂率。平均含杂率0.10%,最小值0.03%,最大值0.10%。各公检企业平均含杂率指标见图10。
图10 各公检企业平均含杂率指标
(5)异色纤维含量。平均异色纤维含量4根/5克,最小值0,最大值10根/5克。各公检企业平均异色纤维含量指标见图11。
图11 各公检企业平均异色纤维含量指标
(三)绵羊毛主要指标综合情况。2020年乌审旗绵羊毛公证检验104批次,共3041.75吨。2020年平均毛丛自然长度89mm,较前两年涨幅较大,较2019年增长4mm,较2018年增长5mm;2020年平均直径21.16μm,较2019年偏粗0.11μm,较2018年偏细0.03μm;2020年平均毛基44.31%,较2019年提高0.6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1.3个百分点;2020年平均洗净率53.21%,较2019年增加0.92个百分点,较2018年增加1.42个百分点;2020年平均净毛率52.59%,较2019年提高0.81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2020年平均毛丛断裂强度29.52 N/ktex,较2019年下降0.32 N/ktex,较2018年下降2.01N/ktex;2020年平均植物性杂质基0.52%,较2019年增加0.09个百分点,较2018年下降0.1个百分点;2020年疵点毛含量0.14%,较2019年增长0.12个百分点,较2018年增长0.08个百分点;2020年边肷毛含量0.02%,较2019年持平,较2018年下降0.29个百分点;2020年粗腔毛、干死毛含量均为0,较前两年均持平。2018年至2020年各项指标对比情况见图12。
图12 2018年至2020年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主要检验指标平均值年度对比图
由于自治区羊毛公检与国家羊毛仪器化公检的规程、标准不同,因此公检指标也有所不同,部分指标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在此只分析仪器化公证检验的羊毛。今年绵羊毛继续保持整体产量高、细度细、同质化程度高的较好品质,羊毛型号、规格保持在YM/20.5至YM/21.5之间。其中,植物性杂质基,粗腔毛,干死毛根数百分数、边肷毛含量3项指标基本持平,平均直径、疵点毛含量两项指标波动较小。
绵羊毛平均毛丛自然长度较前两年涨幅较大,较2019年增长4mm,较2018年增长5mm;毛基较2019年提高0.6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1.3个百分点;洗净率较2019年提高0.92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1.42个百分点。整体品质提高的原因是:一是公证检验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细毛羊育种、改良和饲养管理提供了改进方向,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公羊和基础母羊,细毛羊群体品质和整齐度得到优化提升。二是公证检验结果作为结价依据,受到农牧民和毛纺企业双方的认可,推动了羊毛交易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以公证检验数据为依据的“工牧直交”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发展之路。三是当地拥有了一支通过内蒙古纤维检验局培训考核、取得国家专业技能资质的羊毛分级员队伍,羊毛质量分选分级专业化水平较高。
2020年平均断裂强度29.52N/ktex,较2019年下降0.32N/ktex,较2018年下降2.01N/ktex,从3年的数据来看,断裂强度逐年下降。原因是:一弱节毛有所增长,说明在全年饲养管理过程中,没有根据当年的草场、气候等变化及时调整补饲方案,致使弱节毛增多。二是由于受疫情影响,羊毛分级员不能全部及时到位,造成分选分级质量下降。
(一)继续做好山羊绒公证检验前移至交易环节的改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公证检验的服务作用,扩大服务范围,及时体现公检的有效性,引导山羊绒、绵羊毛经营者依据公证检验证书进行规范交易。
(二)继续研发山羊绒、绵羊毛检验技术标准和检验仪器。参照澳大利亚羊毛检验检测观念,开拓创新思路,研发符合我国毛绒产业现状、特色鲜明的毛绒质量检测体系及检验设备,使毛绒公证检验能够及时、高效地服务于毛绒市场交易。
(三)持续支持绒山羊保种工程。继续发挥内蒙古纤维检验局技术优势,在全区细毛羊、绒山羊集中产区,大力推行标准化、集约化、科学化养殖模式,开展细毛羊、绒山羊品种“保种工程”,把活体细毛羊、绒山羊纤维细度动态监测作为解决当地毛绒产业发展难题的主要抓手,免费为农牧民提供细毛羊、绒山羊纤维细度动态监测服务。
(四)继续在细毛羊、绒山羊集中区域推行标准化养殖模式,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一是引导农牧民改变传统粗放的山羊绒生产、销售模式,逐步推广实施同种、同龄、同性、同环境、同饲料“五同”饲养管理,最大程度地实现单个羊群的一致性,提高绵羊毛、山羊绒同质化程度。二是进一步针对性地加强补饲管理,要及时根据当年草场、气候等环境因素,调整补饲方案,应尽量做到全年饲料供应的营养丰富而均衡。三是继续推广绵羊毛、山羊绒分选分级员制度,对集中产区、交易地的绵羊毛、山羊绒进行质量分选、组批、打包,在交易环节实施公证检验。
(五)继续扩大细羊毛公检覆盖范围。深入总结经验,提炼好的方法,将乌审旗细羊毛公证检验的成熟经验推广到我区其他细毛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六)培育知名品牌,推动内蒙古绒毛产业做大做强。绒毛产业是我区特色产业、民生工程,绒毛制品的合理利润是整个毛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细毛羊、绒山羊养殖标准化,建立绒毛原料公证检验、质量分级、市场拍卖、产品溯源的现代化流通方式,是促进以质论价、公平交易的保障,使绵羊毛、山羊绒这一优势资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