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洪水、雾霾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逐步增加,水资源污染加剧,滥占林地等人为破坏行为屡见不鲜,这些是新时期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主要干扰因素。积极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做好森林保护工作,是当下管理机构关注的焦点。森林为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增强对森林环境保护意识、明晰森林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重要意义。主要分析了森林环境保护存在的不足,并探究其成因,从不同视角提出新的保护对策,进而保证森林环境优良。
关键词 森林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1–0188–03
新时期以低碳经济为重要发展理念,相关部门需积极注重森林环境保护工作,从多方面着手,助力森林环境保护工作落于实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1 森林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森林又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较强的净化空气能力,可吸收各类有害气体,显著增加空气内湿度,森林环境保护质量较佳的区域内,其自身生态环境优良。森林内部大量树木发散相应的杀菌剂,可及时消除空气内有害物质,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基础上,对人类身体进行保护。树木拥有较强的制氧功能,在光合作用下会释放大量人类所需的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
地表土壤受损伤与森林资源减少密切相关,洪水等自然灾害可破坏土壤、地表热量以及水分,最终影响生态环境。在地球生态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合理调节与森林环境密切相关,森林资源减少可使二者比重失衡。
此外,森林是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为野生动物提供基础的生活保障,保证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可吸收部分太阳辐射,避免地面温度增高;冬季可减少空气流量,具有保温、保湿作用。
2 当前森林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非法占用林地现象严重
为从本质上实现森林环境、资源有效保护,需充分结合森林实际状况做好分类,有针对性、有组织性地开展科学、合理的管理。从当下森林环境保护现状分析,仍存在部分困境,其中最为凸显的便是非法占用林地现象十分严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森林周期的村庄过度将核心置于短周期利益,大面积占用林地,对森林环境保护有所忽视。长时间下大面积林地被侵占,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以及森林部分村庄积极建设采石场、小面积开荒等,均损坏了森林资源,进而导致林地面积日渐减少。当下即便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逐年递增,但具体保护工作在贯彻中仍存在诸多困境,特别是非法占用林地问题更是森林环境资源保护中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2.2 集中过量砍伐现象频发
当下不同区域内采取多种举措,在恢复植被、保护水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森林环境保护创设良好的条件,但其自身集中过量砍伐现象多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环境保护。经济市场背景下,随着木材耗损量显著增加,受经济利益驱动,各行业对森林资源需求呈递增式增长,促使集中过量砍伐现象频发,导致森林自身实际生长量与消耗量失衡,影響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从源头上消除此类困境,相关部门需制定更完善、高效的措施,促使开采砍伐有度,保证森林资源生长量与消耗量处于均衡状态。
2.3 资金投入不足
森林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复杂性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给予支撑,当下森林环境保护过程中,资金体系缺乏完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林木抚育过程中季节特征较为显著,只有保证资金充足性、及时性,方可保证森林环境保护工作有序实施,若把握最佳施工周期,可提高苗木自身成活率,降低森林环境保护成本。
其次,森林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中,营林、护林工作任务繁重,当下资金体系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加之当下人工费用持续性上涨,对资金供给提出新的要求。
最后,森林环境保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待提升,缺少相应的激励措施,人员贯彻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不佳,影响最终森林环境的保护成效[1]。
2.4 病虫害及防火力度不足
森林环境保护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及防火工作实施十分关键。森林病虫害一经发生可能产生大面积损坏;防治技术滞后,预报缺乏及时性、有效性,多止步于事后防治,且对各类防治药物自身性能难以精准地掌握,搭配缺乏合理性;不能充分运用物理、化学及生物防治手段;森林防火系统保障力度不足,设备较为滞后,一旦产生突发性状况则无法及时进行补救,势必产生严重的损失。
2.5 意识相对滞后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性深入,各区域内已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森林环境保护仍需政府为主导、群众参与的工程,存在造林成本高、难度大等困境,森林环境保护若想获取良好的成效,需全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很多群众对森林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广大群众参与性较低,相关部门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并未将森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造成人员保护意识淡薄。此外,部分区域内并未打造生态文化平台,依托创设生态文化基地,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但仍存在追求短期利益,对森林资源进行过度开发,无法获取良好的保护成效[2]。
3 森林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建议
3.1 加大对毁林占地行为打击力度
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状况不断加大毁林占地实际行为打击力度。很多地方将森林作为商用地的现象十分广泛,这也是森林环境资源保护的重点和难点,各方主体无序化占用林地。
首先,健全和贯彻领导人员在森林环境保护中责任制度,明晰各人员自身职责,以法律条款形式呈现,推行责任连带机制。
其次,严厉打击各类森林资源的无序化开发行为,充分展示执法权威性。加大对森林资源监督核查,应积极针对各区域内森林保护现状,做好其保护工作实施中检查,精准地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化变更,定期将实际保护工作成果及时反馈。CF6740C2-FA8C-4454-B8FC-AD898336EBE4
最后,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制度,加强林业执法力度。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量逐步增加,森林资源开发利用需充分以森林应用为核心导向,全面贯彻森林用途管理机制,注重生态保护,针对自身重要生态功能的森林,需严格依照相关规程做好保护,逐步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始终保证森林实际生长量超过实际采伐量。
3.2 严控森林资源采伐速度
加强森林资源合理采伐是从本质上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林业资源合理采伐宣传、指导力度,结合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采伐战略规划和计划,从本质层面变更森林资源相对丰富区域实际经营模式,有效实现森林资源的综合应用,提高其实际经济价值。
严格控制森林资源采伐速度,制定合理、高效的采伐方式,控制采伐强度,遏制乱砍滥伐行为。林业执法相关部门需明确自身实际职责,加大木材运输监督执法力度,规范木材运输和经营行为。
3.3 加大对森林保护、建设的投入
资金是森林环境保护基础保证措施。相关部门需积极保证资金支付及时,区域内森林环境保护工作资金仅依附于财政拨款难以实现,需升级政府每年给予相应数量的资金用于森林环境保护工作,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规划长远期目标给予保证。同时,为保证资金实现高效化应用,需积极将其资金设定为专项资金,从多层次筹集社会资源,加大对森林环境保护投资力度,促使初期保护目标达成。此外,森林环境保护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量重,只有保证资金到位,方可提高森林环境保护的工作效率。此外,需积极做好社会筹资工作,应构建多元化、多层次融资路径,充分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入驻,消除原有资金来源单一化困境[3]。
3.4 应用新技术做好病虫害和防火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早发现,早防治”的防控目标。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森林环境保护工作需跟随时代发展潮流,相关部门应积极在保护工作中引入各类先进技术,有效提高保护效率及质量。例如,积极引入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依托计算机核心主体,实现远程操控目标,始终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化监控,针对任何风险进行精准性预测;森林区域内布设物联网钢感应装置,动态化汇总森林区域内相关信息,实时将森林病虫害、防火等相关信息传输至管理端口,通過选取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管理措施制定提供强有力支撑[4-5]。
结合林业病虫害实际特征,选取多元化方式,调查放置后实际成效,分析预报精准性,确定相应的防治方法。针对当下森林环境保护面积较大,管理人员匮乏,无法从本质上实现全面覆盖、精细化管理,可积极引入无人机,获取相应的树木、病虫害相关信息,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管控措施,提高森林环境保护精准性。
3.5 重点建设和合理化联合,实现森林分类经营
相关部门需始终以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林业产业体系为核心发展架构,以实现森林资源循环应用为基础,需充分实现合理化应用,并积极结合森林实际状况做好分类经营,从本质上实现森林环境保护目标。
一方面,强化各类工程造林地管控,强化初期造林工作成果,保证各项工程实现良好的效益。积极做好石漠化、矿区植被治理工程,合理化选取治理方案,保证治理成效较佳。积极做好荒山荒地开发应用工作,始终坚持谁造林谁应用原则,需结合森林保护建设整体规划目标,合理化使用森林资源。
另一方面,推行森林分类经营。其不仅是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后林业经营管理创新改革的趋势,而且是促进林业环境保护目标达成核心措施,实现森林资源合理化管控。结合森林自身主导功能差异性,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对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区采取严格管控;商品林需推行自主化经营管控,严格依照相关采伐制度,加大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力度,依法查处超限采伐行为[4]。
3.6 加大森林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物质、能量关键枢纽,其自身具有多元化功能。为增强人们对森林生态功能作用的认识,相关部门需积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创新森林保护知识渗透模式,如利用广播电视台、微信等媒介,积极开展森林环境保护专题活动,举办走进自然环境文艺晚会;从在多个交通枢纽布设宣传碑,入户发放森林保护手册,从多层次、多维度宣传保护森林环境相关知识及国家政策方针,保证广大群众汲取相关知识。保障广大公众正确认识森林环境与人类良好发展密切相关,调动人员爱护森林激情及自觉性,构建新时期生态文明观念及意识。
4 结束语
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生态环境破坏日渐加剧,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森林环境保护成为核心抓手。森林是缓解不良气候最直接方式,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建设。森林环境保护机构,相关部门需积极分析当下森林保护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境,掌握新时期赋予森林保护的新使命和责任,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从多层次、多维度上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构建完善的发展保护方案,以此提高森林保护效率及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睿.浅谈林业发展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及其相关对策[J].吉林蔬菜, 2020(1):67-68.
[2] 杨爱.森林旅游项目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 2020,3(8):15-16.
[3] 柳晓东.加强林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生产的重要作用[J].农村科学实验, 2019(25):85-86.
[4] 李国升.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及其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探讨[J].环境与发展, 2019,31(2):193-194.
[5] 黎小梅.浅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20(10):157-158.
责任编辑:黄艳飞
Significanc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or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CF6740C2-FA8C-4454-B8FC-AD898336EBE4
HAN Yan-yan (Xinjiang Forestry School, Urumqi, Xinjiang 83001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requ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such as flood and haz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s well as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pollution and the indiscriminate occupation of forest land are common, which are the main interference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do a good job in forest protection is the focus of curren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embankment ecosystem, forest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human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awareness of for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e should actively clarify the significance of for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for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eply study its causes, and put forward new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ensure the excellent forest environment.
Key words Fores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gnificance; Countermeasure
作者簡介 韩燕燕(1981—),女,新疆乌鲁木齐人,讲师,主要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7-11CF6740C2-FA8C-4454-B8FC-AD898336EBE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