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军 隋峰波 林旭红
摘要 从播种造林法、植苗造林法、分殖造林法3个方面,概述了常见的林业营林方法;从对病虫害隐患的调查、对病虫害问题的防治2个方面,分析了对林业病虫害的预防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林业营林方法;病虫害预防;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11–0018–02
现阶段,我国林业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占比相较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传统营林方法存在诸多弊端,以及营林技术推广存在不足而造成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国营林造林工作水平。同时,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树木的健康成长。因此,有必要就林业营林方法与病虫害预防管理展开研究,以促进我国林业进一步的发展。
1 常见的林业营林方法概述
使用林业营林方法的目的是保障林业树木的健康生长。当前,我国林业中应用的营林方法种类繁多,技术要点相对复杂,为保证能够顺利发挥其应用效果,林业工作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最为合理的营林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营林方法,在偏远地区以及人烟较为稀少的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具有绝对的优势,能够起到较好的造林效果。播种造林法就是指直接播种树木的种子,进而完成营林造林工作。由于种子在林地播种中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因此,应用此方法,工作人员可快速完成大面积林地的播种,造林效率高。
在应用此造林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须先对树木种子进行处理,具体的处理流程包括消毒、催芽等多个环节,能够提升种子在播种后的成活率,强化其生长状态[1]。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有助于提升种子对病虫害的抵抗力。
在种子播种完毕后,工作人员应认真完成各项林间管理工作,及时对种子进行浇水、施肥,保障种子的快速生根、成长,提升种子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播种造林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许多可观的优势,但这种造林方法对林地的土质情况以及土壤中的营养含量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工作人员应结合林地的具体情况酌情使用。
1.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我国现阶段林业发展中应用较为常见的一种营林方法,是将树苗完整的根系作为营林造林工作的核心材料,以移植树苗的方式完成造林。在采用此造林方法时,工作人员应合理运用多种育苗手段,做好对树苗根系的保护,避免外部环境给树苗根系带来伤害,造成幼苗根系出现水土流失等情况,影响幼苗在种植后的成活率。
植苗造林法在我国营林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因为它对林地条件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因此,非常适合在营林条件一般的林地区域使用,能够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对促进我国营林造林事业的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在我国营林造林事业中的应用也较为普遍。此种造林法以树木的营养部分作为材料,直接展开造林工作。具体而言,树木最为主要的分殖造林器官,集中于其根系部位以及干部,成活效果佳。应用分殖造林法能够有效保障林木的成活率。
分殖造林法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营林技术较为简单、成本也相对低廉、树木成活率优良。但这种造林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其受到多方面技术条件的限制,分殖材料的选择以及林地土壤的条件都会制约分殖造林法的应用。因此,在实际的营林造林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分殖造林法,避免因为方法选择不当而影响营林造林效果。
2 林业病虫害预防管理措施
当前,在我国林业营林的生产管理中,病虫害依然是威胁营林成活率的一大原因。一旦发生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树木的成活率,若工作者未及时结合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应用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处理病虫害,就会导致病虫害进一步蔓延,为林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林业营林工作中,对病虫害的预防与管理是一项基本且重要的任务,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当前,对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预防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对病虫害隐患的调查以及对病虫害问题的防治2个方面,其具体要点如下。
2.1 对林业病虫害隐患的调查
在林业营林病虫害预防管理中,对病虫害隐患进行调查与研究是首要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員应通过亲身勘察、资料搜集等手段,对林业区域中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展开分析。具体的勘察方式包括定量检测、抽样检测等。工作人员可应用这些方法了解林间存在的病虫害隐患,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式,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例如,可对林木幼苗以及树木种子等实施营林前处理,提升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进而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2]。
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在调查完本地区的病虫害隐患问题后,应储存好原始资料,为后续的病虫害预防、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当前,信息技术在林业营林工作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工作人员可直接应用信息技术,构建针对林业地区病虫害问题的数据信息库,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分析当地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能够为当地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持。
2.2 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
针对林业病虫害问题的防治,应坚持“防大于治”“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科学地完成各项病虫害预防管理工作。林业病虫害防治可从虫害防治与病害防治2个方面进行,具体如下。
2.2.1 对虫害的防治 (1)生物防治:对虫害的生物防治,就是依据林间区域中存在的虫害问题,借助生物链原理,以人工的方式培育害虫的天敌生物,再将这些天敌生物投放到林间,以生物链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杀灭害虫,进而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是应用化学药物预防与消灭害虫,防治效果也较为可观。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虫害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可能会导致营林树木受到化学药剂的影响,进而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对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应慎重考虑,尽可能适时、适量、对症、合理地应用这种手段。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属于一种较为前沿的虫害防治方式,主要应用诱虫灯等物理器具引诱害虫,进而通过集中处理的方式杀灭害虫。此种方式治理林间虫害的效果较为显著,且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实用性很高。
2.2.2 对病害的防治 (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是指采用化学藥剂对林间病害实施治理的方法。在应用化学防治技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分析病害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化学药物,按照使用说明书,控制化学药物的剂量与次数,保证最大化发挥其防治效果,同时也避免其副作用为林木的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2)营林管理:营林管理是当前我国林业工作者解决林间病害问题的主要手段,即对林业营林实施高效管理,做好修剪、施肥等多种工作,进而提升林木对病害的抵抗力,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例如,在树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做好对林区的深耕工作,为树木根系的良好生长提供支持,提升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甚至一定程度上直接灭杀土传性病虫害;又如,树木在发生病虫害后,其枝干、落叶会掉落于地面,为病虫害的隐藏提供温床,因此工作人员应做好对林木的修剪,及时清理残枝败叶,避免病虫害蔓延;再如,入冬后,工作人员应加强对林间区域的观察,若发现林木上挂有虫囊,应第一时间摘除,同时在树主干靠近地面的方向刷一圈石灰。
3 结束语
在营林造林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营林方法,提升营林造林质量;同时也应做好对林间病虫害隐患的调查,以及对病虫害问题的预防管理,结合病虫害问题的发生规律、特点,选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从多方面入手,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推动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云.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J].种子科技, 2021,39(6):63-64.
[2] 李振宇.营林技术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关系及综合应用策略[J].温带林业研究,2020,3(3):60-62.
责任编辑:黄艳飞
Forestr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es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LI Shen-jun et al(Jilin Shuangliao Baih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Shuangliao, Jilin 136400)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estry management methods and pest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 forestry methods from three aspects: sowing afforestation, seedling afforestation and split planting affores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ry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from two aspects: the investigation of hidden dangers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t was expected that this paper could bring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 words Forestry management methods; Pest preven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作者简介 李申军(1969—),男,吉林双辽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东北地区营造林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