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姓名:刘英红
职务/职称:政法分社社长/副编审
日期:2018年5月9日
二审姓名:杨静
职务/职称:历史分社社长/副编审
日期:2018年5月15日
三审姓名:陈亮
职务/职称:副总经理/编审
日期:2018年5月19日
评审专家
点评
本报告的审读对象是《中华影像医学·骨肌系统卷》(第3版)。第1版和第2版分别于2002年和2012年出版,该审读报告的特点是初审充分、清晰、精准,复审、终审工作到位,“点”到为止。
初审咬住六性:权威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创新性与实用性,落实修订版的指导思想、篇幅要求和样章要求,完善书稿整体框架,特别是对书稿内容政治性、法律法规标准、知识性内容、文字用语、科技名词、书稿索引词、语法、标点符号、数字用法、插图表格、书稿辅文、体例格式等进行了地毯式扫描,全面性审读,体现了科技编辑的严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为作者的精准修改提供了有效指导,也交付了自己不好决定,应由二审三审认定的问题。
出版社对初审、复审均有明确的职责要求,也对复审、终审意见有不少于300字的底线要求。从执行情况看,他们都做得比较到位,体现了“三审”制的互补性、递进性,也保证了整个审读报告的精准性,从而最终保证了本书的总体质量。
评审专家
点评
本审读报告的初审工作特别出色,应为楷模。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对该书稿的基本情况充分把握,认真研读,心中有数,成为初审工作的坚实基础。本项目背景中讲到了马克思主义宝藏的历史和现实的根本性作用,而存在的文本几近湮灭,原始文本多有讹夺、失真等突出问题与根本性作用难以对接,反差较大的矛盾,从而凸显了本书的价值所在。项目立意突出思想性,体现全面性,彰显学术性,力求权威性,凸显汇集与编纂为一体的学术特色,而不是简单的汇编和文本复制。定位确立了审读工作的目标与方向。关于作者情况与项目支撑主要介绍了审读工作的交往对象及加工范围,编前工作及与作者沟通情况,确立主要遵循和标准,使作者创作与编辑工作最大限度地理想对接。
第二,初审三次,体现了审读审次重点突出,步步推进,臻于完美的追求与功力。比如第一次初审,全面会诊,检查书稿对立意和定位的落实情况,从书稿来源、文本呈现、文本校注、文本述评、出版价值实现,从文稿的政治性、思想性、创新性和内容结构、框架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严谨的审读和鉴定,也对文前、正文、文字质量与文字规范方面的问题尽可能和盘托出。比如第二次初审的重心转移至更多的技术层面,文字质量和文字规范问题成为重点,此时不是高屋建瓴,而是锱铢必较了。这反映了审读加工的规律,反映了编辑对这种规律的遵循。比如第三次初审主要是按照“齐、清、定”的标准,雞蛋里挑骨头,精益求精地进行审读。
第三,整个审读报告,主要是初审审读报告未发现一处错讹,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准确。这体现了科学出版社编辑的政治素养及技术和文字素养,体现了科学出版社编辑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看来由科学技术方面的品牌社、大社编纂社科文献类图书是一个正确选择,也是一条成功的经验。
出版单位 科学出版社
书 名 马藏·第一部·第五卷
责编姓名 刘英红
责编证号 200900136887
一审意见
一、项目背景
马克思主义是一座丰富的思想理论“宝藏”,是人类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精神思想资源。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其经典与文献的搜集、编纂、出版一直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的重视。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手稿和文献的搜集与保存)、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卡尔·格林贝格对社会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史文献的搜集编辑)、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梁赞诺夫对马恩文献的搜集整理、MEGA1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编纂出版)、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MEGA2的编纂出版)、特里尔·马克思故居研究所等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研究机构,是其中的代表。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华民族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世界共产主义发展的中心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和中国化的历程已经成为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但学界至今仍然缺乏将这一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文献汇集和编纂为一体的权威典籍,尤其缺乏对早期文献和相关数据的系统整理与汇纂,以至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文本几近湮灭;已经发掘出来的一些原始文本,也由于种种原因,在转引转述中,多有讹夺、失真,造成有关理论研究的结论有失准确,缺乏说服力。
盛世修典。在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编纂一部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世界的传播、发展、实践与创新的思想脉络过程的文献巨典,无论是对中国与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还是对中国与世界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都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有鉴于此,经过前期的多方努力和准备,在中央各级领导和中央各相关部委的全力支持下,北京大学于2015年3月29日正式启动《马藏》工程,预计用20年左右时间完成。科学出版社有幸被选中作为出版者,参与这一盛世大典的编研出版工程。本书即为该工程编研工作的第一批成果之一。
二、作者情况和稿件内容
(一)作者情况
1.主编情况
丛书主编顾海良,中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和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等。主要代表作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世界市场全书》(1996年获中国图书奖),《画说〈资本论〉》(1996年获“五个一工程”奖),《马克思劳动价值論的历史与现实》(2006年获第四届普通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当代视界》(2006年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07年入选第一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和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等。主持过15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该作者满足优秀主编的条件:一是具有极强的学术背景,其著作获得过图书的各种大的奖项,能够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前沿性等;二是具有众多大型图书项目的主持经验,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执行力强,且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担任本套丛书的主编,组织项目的实施,投入精力较多,能保证图书实施的质量;三是担任本学科领域学术职务和政府职务的负责人,学术地位较高,能有效组织高素质的学者积极参与,从而能保证图书的权威性。
2.创作团队情况
本书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组织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权威文献单位、研究机构、图书馆以及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共同参与,实行多学科联合攻关、协同合作。本卷编纂人员既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王宪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红娟、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保贤,还有长期从事文献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仝华、副教授巩梅,更有从事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孙熙国、扬州大学研究员万仕国,还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参与。以上作者来源体现了多学科联合攻关、协同合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图书集思想性、学术性、全面性、权威性于一体的立意的实现。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和项目支撑
1.主要内容
本书是《马藏·第一部·第五卷》,全书共72.6万字,主要是对国内1902—1903年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相关的著作类文献进行汇集、整理、编纂与文本再现,并对原始文本作学术研究和考证,对各种文本及其内容、作者、版本、出版者、流传和影响等进行必要的学术考证和说明。收录的文本包括《广长舌》和《近世社会主义评论》、《社会主义评论》(《翻译世界》连载本)、《社会主义》(罗大维译本)、《社会主义》(侯士绾译本)、《社会党》、《最新经济学》7本。
2.项目支撑
《马藏》工程自启动以来,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期间,参观了《马藏》编纂成果,询问了《马藏》工程的进展情况,并称赞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5月2日、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参考消息》等,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马藏》工程均进行了相关报道。王沪宁同志在中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闭幕式上也提到了《马藏》,并从思想理论和学术学理上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图书已被列为“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三、编前工作以及与作者沟通情况
科学出版社于2016年11月正式参与该项目。由于本套丛书规模巨大,又是多单位联合参与,编研体例上又有较大的创新性,借鉴了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编纂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及其他文献的编纂原则和体例,那么,丛书编纂原则的确定、体例规则的制定、编前与作者的充分沟通,对于书稿的成书质量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为了保证最终的稿件能达到图书的立意要求,保证图书的成稿质量,出版社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5月,就《马藏》(中国编)的编写要求,与作者共同组织过三次大型专家会议,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和讨论。《马藏》的编写要求,出版社与作者方前后修改了十稿,最终于2017年5月定稿。在编写要求的讨论和书稿撰写中,出版社提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得到了作者的认可,并且体现在编写要求中。如对于底本的考证和校注,我们提出要与原始底本、日文译本、中文译本等进行相互参照和核对,这样有利于考证的准确性;如底本呈现部分,对于底本原来就有众多注释的著作,建议横排后采取大小栏的形式;如页下注部分,除了对文本中出现的出版机构、出版人、出版时间、人名、地名、事件、组织等进行考证,还需要对原始文本中的错、漏、衍、倒、生僻字进行校注,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原文;如编者说明部分,不同文本出现同一出版机构的说明时,建议只在同一卷第一次出现时作详细说明,后面不需赘述;对于介绍事件,建议介绍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和传播密切相关的事件,但是对于人们熟知的事件,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不予详细介绍;对于文本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意义的研究,由于是体现本套丛书学术性和思想性水平的重要表现点之一,需要进行详细论述。
《马藏》第一部有关1949年以前的部分文献,收录的基本上都是繁体字版文献,所以全书校注和编者说明也都是以繁体字呈现。为了尽量在前期就让作者做到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出版社给作者方多次强调和培训了繁体字语言文字规范,给其发送了《繁简字用法对照表》《新旧字形对照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等参考资料。
四、第一次初审:2017年10月第一稿
本次审稿主要审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立意的实现情况、图书出版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总体评价;二是对稿件的政治性、思想性、创新性、内容架构、文字质量和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方向性的修改意见。
(一)图书立意实现情况
《马藏》不是简单的数据汇编或是对原始文本的复制,而是强调对所收文本进行必要的研究、考证、注释和说明,以凸显《马藏》汇集与编纂为一体的学术特色,突出思想性,体现全面性,彰显学术性,力求权威性。
本书收录文献来源广泛,保证了本书体现全面性和权威性的立意。与作者沟通后发现,他们在收录早期的文献时,一是跑遍了全国各大图书馆和档案室,先后收集到1912年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始文献包括著作40余部。二是对全国重点地区文献普查,足迹遍及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香港等地。三是前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文献富矿”——日本考察,普查了日本几个主要大的图书馆,如庆应大学图书馆、东洋文库、亚洲经济研究所图书馆、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从本书收录的7篇文献分布来看,文献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文献来源广泛。
本书文本呈现、文本校注和文本述评内容框架架构,较好地体现了图书“汇集与编纂为一体的学术特色”,彰显了图书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一是文本呈现,坚持了原始文献以原貌呈现。珍贵的原始文献,甚至一些首次公布的原始文献,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利于学者进行后续的学术研究。二是文本校注,以页下注的方式,对文本中读者现在很难理解的人名、地名、著述、历史事件、组织机构和报刊等名词等进行了学术性考证。三是文本述评,以“编者说明”的方式对该文本进行了研究性述评,尤其是对文本的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传播史上的地位、原始文本的观点等进行了研究和评述,体现了本书不同于一般文献的简单汇集,而是强调对所收文本进行必要的研究、考证、注释和说明,凸显了《马藏》汇集与编纂为一体的学术特色的立意。
(二)出版价值和意义
如前所述,《马藏》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对《马藏》项目的编纂和进展也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究其原因,在于《马藏》编纂意义重大,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史料意义。《马藏》收录的很多文献都是第一次呈现,极其珍贵,并且厘清了一些长期以来以讹传讹的问题,给国内外学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准确的材料。如本卷收藏的《社会主义》(罗大维译本)就是第一次公布和全文呈现。
二是学术意义。《马藏》不仅聚焦马克思思想本身,也非常重视挖掘和呈现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过程,在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本理路中,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标,因此,《马藏》对于深化中国与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马藏》中对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促进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对于展现真实而客观的中国近现代史也具有重大意义。
三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藏》是一部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世界的传播、发展、实践与创新的思想脉络的文献巨典,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马藏》翔实的文献将向人们展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如何历史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如何执着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有以史为镜、资政育人的重要意义。
(三)政治性
该书稿是对1902—1903年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文献的汇集与编纂,没有涉及党的路线方针等,没有涉及国家领导人,没有出现地图,没有涉及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的叙述,没有涉及民族、宗教问题,没有属于重大选题备案的内容。除了个别地方的描述不妥外,总体上没有重大的政治性和政治导向问题。
(四)思想性和创新性
(1)编研并举的创新形式。本书有别于其他文献类图书,不是简单的数据汇编或者是对原有文本的复制,而是强调对所收文本进行必要的研究、考证、注释和说明,以凸显《马藏》汇集与编纂为一体的学术特色,体现汇编和研究于一体的优势。
(2)以思想和学术性为标格。本书编纂不同于一般的典籍集成,它注重的是呈现思想发展的过程,通过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理路,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路标,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的思想历史基础。从思想过程上去理解,从历史路标上去识别,将更为系统地再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歷史,更为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3)突出了文本意义上的研究。第五卷汇编的著作,我们按照习惯称作“文献”,但本书在具体编纂中,更多的是以文本对待,突出的是对文献的原始文本、文本多种翻译本、文本多种版本、文本流转、文本扩展和转呈等方面的研究,这就改变了以往从静止的作品、孤立的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献进行研究的方法。
(4)突出了文本的互文性的研究。例如,本卷中对村井知至《社会主义》的3个中文译本的互文性意义上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文本生成和文本转呈的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初始阶段的思想和学术特征。
(五)内容架构
本书文前部分包括:总序、本卷文献及编纂说明、本卷凡例、总目录和插图目录。
正文部分包括七篇著作,每篇著作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底本部分,呈现原始文献,并将原始文献以竖排变为横排形式。
二是页下注部分,对底本中的误译、误写或误排之处,底本中的错、漏、衍、倒之处,在页下注中予以补正。对文本中出现的人名、地名、著述、历史事件、组织机构和报刊等名词给予准确而简要的说明。
三是编者说明部分,附于相应文本之后,呈现编校者对该文本的述评。“编者说明”对文本形成和流传情况做出描述,如介绍文本原貌及来源、作者、译者、历史背景、出版情况、不同译本和版本演变情况、文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史实、文本传播状况、文本的思想倾向等。
本书内容结构完整,书稿的架构体现了本书编研一体、汇集与编纂一体的学术特色。各部分的页下注和编者说明部分,基本上按照丛书的要求,进行了大量考证和研究性的工作。
但是,该书稿还是存在一些较大的问题,下面一一进行详述,并提出修改建议。
1.文前
本卷凡例,有些必须要说明的问题,在凡例中有所遗漏。
建议有两个问题需要在凡例中进行补充说明。
一是本卷原始文本中出现“支那”“日清战争”等历史词语,我们需要在凡例中进行交代和说明,目前凡例中缺少这一部分,需要退回作者进行补充。
二是本卷中各个底本文献的扉页,建议编校者根据底本封面、正文首页、版权页等综合信息重新整理;因为原来底本的封面和扉页,要么信息不全,要么信息错误。如果重新整理,建议在凡例中要予以说明。目前凡例中缺少这一部分,需要补充。
2.正文
(1)原始底本部分。原始底本问题,虽然尽量保持了底本内容的原貌,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修改。
一是单册底本扉页问题。本卷共收录七个底本,其中《近世社会主义评论》、《社会主义》(《翻译世界》连载本)两本,是从期刊连载而来,没有封面和扉页,不做扉页不利于读者阅读和图书编排;《社会主义》(罗大维译本)、《社会主义》(侯士绾译本),原底本中只有封面无扉页,且封面只有书名,没有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如果按照原书封面呈现,同一个书名读者无法区分。建议作者根据底本封面、正文首页、版权页等综合信息重新整理图书的扉页,图书扉页信息统一包括书名、作者名、译者名、出版社名。
二是底本中的表格问题。原始底本文字为竖排,表格也为竖排,但是现在录排整理中是以竖排改为横排,那么原书中的表格,需要统一改为横排表格。如《最新经济学》中第542、603、609页等表格,现在还是竖排表的形式,建议作者根据正文内容,把全书正文底本中的表格重新整理成横排表格。
三是插图问题。目前插图过多。每一个底本中插的原始底本图片有20多页,本书底本插图一共将近140页。插图太多,容易打断读者阅读的连续性,建议做大量删除,只保留具有代表性的插图,如原书的封面、目录1—2页、能体现底本正文特点的插图3—4页、版权页1页等,每个插图需附上图题名。
四是底本中的一些广告页、告示页。现在是以录排的形式放在书稿中,实际上这部分内容是原底本出版社打的一些广告,不属于书稿整体内容部分,以重新录排的形式放在书中,与前后文不连贯,也容易引起读者阅读上的错觉。建议此部分内容以图片的形式附在书中。
(2)页下注部分。注释部分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名注释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有些底本的人名的注释,不够客观,带有很多评论性的语言,不符合丛书编纂原则中对人名、地名、事件等注释只做准确而简要的说明的要求。如137页中对“笃胡玛斯拇鲁”、143页中对“傅意路玛”的解释,不够客观、简洁。同时,建议人名的解释尽量简洁、客观,不做评判性和感情色彩浓烈的解释。
二是有些广为熟知的人名的注释,过于详细。如第62页中的托尔斯泰、159页中的柏拉图、314页中的莎士比亚等人。人名的注释主要是有助于读者对底本文意的理解。以上人名,建议如果与现在译法不同的,只做简短的说明;如果译法与现在相同,且通过上下文文意读者能明显判断出的广为熟知的人名,不需出注。
三是人名语种的过多问题。目前人名注释后有日文、德文、俄文、法文、英文等十几种语言,而且有的针对同一个人名用不同的语种注释,这给编辑和校对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而且也不利于读者理解和阅读,建议:一是同一个人名,用同一种语言注释。如果有英文名的,尽量统一用英文名。实在查不到英文名的,可以用其他语种,并且需要作者提供原图片,以便编辑和校对进行多次核对。
四是人名翻译不统一的问题。稿件中多处出现同一个人名,但是各种翻译不统一,这可能是每个底本的研究者参考的翻译标准不一造成的。建议人名的翻译统一参照新华社《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②地名注释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目前稿件中存在对同一个地名的翻译有不同译法。建议统一标准,统一参照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
二是同一个地名解释不统一的问题。如第四卷解释马赛在法国南部,本卷中解释马赛在法国东南部。
建议针对注释翻译不统一、解释不统一的问题,作者可对前五卷做一个Excel索引表,以便全书关于同一个人名、地名、机构名、事件名等注释时,翻译统一、注释统一。
三是个别地名的考注,存在知识性错误。如第143页中,利物浦为英国西北部一城市,存在知识性错误,利物浦是在英格兰的西北部,而不是在英国的西北部。建议作者对地名的考注,对照底本的原英文本、原德文本等进行核对和考证。
③对底本中的错讹之处,出现较多漏注问题,具体如下:
一是很多字形相近错误,出现漏注。如稿件中多次出现穆勤,实际上应为穆勒,多处出现漏注。第436页的“畫”和“盡”、第617页的“勤”和“動”等形近字错误,出现漏注。
二是很多语义不通处,出现漏注。如文中多次出现中译文本中直接使用日文译文的词汇,但中國读者很难进行语义理解,这些词汇需要进行注释。如618页中“手数料”,实际上为“手续费”,建议出注。
三是对原始底本中的文字性错讹之处进行了校注,但是对底本中的时间、地点、事件等知识性错误漏注比较多。建议底本中此类比较显著的知识性错误,还是需要进行考证和校注。
以上这些漏注问题的解决,一是需要作者再请古文字或古籍方面功底深厚的专家,对底本进行全面通读,补充遗漏问题。二是关于原始底本中的知识性错误,建议作者请外审专家团队再进行交叉审读,尽量减少漏注的情况。
此外,很多人名、地名、机构名注释后面,没有具体解释,只有“不详”二字。建议有些较小的人名、地名,实在无法考证,可以不用出注,总体不影响读者的阅读。现阶段经过多方研究,仍旧无法考证出来的,可以不出注。但是这样多处直接标注“不详”,极其容易引起读者误解。
(3)编者说明部分。编者说明部分体现了研究者对底本的研究深度和水平,本书有些底本的编者说明还存在研究不够深入、架构详略不恰当、图文不一致、图片不清晰、标题前后不统一等问题。
①《社会党》的编者说明部分,对有些问题的研究评述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在介绍《社会党》一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时,对于《社会党》底本中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情况没有涉及,这就没有达到《马藏》重在呈现思想发展的过程、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本理路的初衷。建议在《社会党》编者说明中增加此部分内容的研究和评述。
②《最新经济学》编者说明部分,有些地方详略不够恰当。如对本书收录的《最新经济学》与翻译底本日文版《最近经济论》两个版本进行比较时,过于详细,用了将近20000字的篇幅,而对重要的研究综述部分,只有不到2000字,详略不够恰当。建议缩减两个底本进行比较的篇幅,增加研究综述部分内容的深度和篇幅。
③图文问题:一是如《近世社会主义评论》《最新经济学》中的图片,上下文中并未提及。建议在文中相应部分提及,并在括号中加注图片序号。二是图片不清晰的问题。如第183页中的2个图片的精度不够,建议重新扫描清晰度在300线以上的图片。
④标题不一致问题。七个底本中,对于每本著作编者说明部分的第一个标题,叫法不一,如《广长舌》的编者说明部分叫“底本描述”,《社会主义》(侯士绾译本)中的标题叫“《社会主义》(侯士绾译本)版本描述”,《最新经济学》中叫“版本描述”,建议统一改为“底本描述”。
(六)文字质量和文字规范问题
1.文字质量问题
由于七个底本主要是由六人合作完成,各个作者之间文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本书在文字水平上不统一。如《社会党》编者说明、《最新经济学》编者说明存在较多的文字不通畅、句式杂糅、句意不明等问题,达不到出版要求,需要退回重改。
2.文字规范问题
本书是全繁体字,虽然在编前工作中多次跟作者进行了沟通,强调和培训了繁体字语言文字规范,给其发送了《繁简字用法对照表》《新旧字形对照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等参考资料。但是从目前书稿情况来看,书稿中繁体字不规范的问题仍然较多。一是稿件中仍存在大量的新旧字形杂陈问题;二是书稿的重新录排的正文部分仍存在大量的造字和废弃的异体字,如“竸”“䇿”等;三是脚注和编者说明部分,仍存在大量的繁简字杂陈的问题。
以上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建议一是请作者对照《新旧字形表》,统稿后对文字进行统一替换;二是造字和废弃的异体字要避免,建议作者用意思一致的现在通用的繁体字替换,如“竸”改为“競”、“䇿”统一改为“策”;三是繁简杂陈问题,我们后续给作者发送和培训《单字分析法》软件用法,用有效的繁体字校对软件来校对,解决繁简杂陈问题。
(七)审稿结论
书稿还达不到出版要求,建议退改。把以上问题一一反馈给作者,并且在作者电子稿上做详细的批注和说明,也同时返给作者。另外,给作者发放新华社《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和《繁简字用法对照表》《新旧字形对照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电子版以及《单字分析法》软件等。对于需要外审专家详细交叉审读的部分和注意的问题,会再以电话或当面沟通的形式,与作者团队进行协商和说明。
五、第二次初审:2018年2月第二稿
2017年10月,责任编辑给作者提交了第一稿的修改意见,作者方非常重视,建议尽快召开专门会议,让出版社和作者团队面对面进行沟通和讨论。一周内,双方针对第一稿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编輯提出的绝大部分意见得到了采纳,个别问题双方也达成了折中方案。
2018年2月25日,作者根据双方最终达成的修改建议,提交了第二稿。第二次审稿中,首先主要是核查了第一次提出的修改意见,作者是否修改到位;其次是针对一些具体的细节方面,进行了进一步审读。就第二稿的情况来看,针对第一稿中提出的修改建议,作者进行了较为认真细致的修改,书稿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当然,书稿中仍存在不少细节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修改。
(一)已完成的修改
1.文前部分
两条修改凡例的意见得到作者认可,并且在第二稿中均已补充。
2.正文部分
(1)底本部分的修改。
一是底本的扉页,采纳编辑提出的意见,对扉页进行了统一规范的整理和更新,作为每个单册新的扉页;二是正文的竖排表统一改为了横排表;三是插图已进行了删减,每个底本的插图现在为5—8页;四是原稿件中的告示页、广告页内容已删除,用底本中的告示页、广告页图片代替。
(2)页下注部分的修改。
①人名注释问题:一是有关人名注释不够客观问题,已都进行了修改,基本达到了修改要求;二是广为熟知的人名,进行了删减,目前只做简单的解释;三是人名解释语种过多的问题,部分得到解决,但是仍有大量的俄文、日文、德文等其他语种。作者认为,大量的人名解释,在《马克思恩格斯文件资料汇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海》中,就是对应的稿件中现在已注释的语种,有些很难查到其他语种。目前这个问题也只能折中和妥协,提请作者和后面的加工、校对中要反复校对、核查拼写问题。
②地名注释问题:一是地名翻译统一的问题,目前已经全部修改;二是已指出的地名考证的知识性错误问题,已重新进行了考证和修改,对于无法考证的地名,也做了删除。
③底本中的错讹之处,出现漏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作者方接受了编辑提出的意见,请北京大学相关古文献和古籍方面的专家进行了统一审读,全书新增注释108个。
④人名、地名、机构名等注释“不详”的问题,已新增考证的注释46个。
(3)编者说明部分的修改。
①作者方接受了对《社会党》编者说明部分的修改意见,修改已基本达到要求。
②图文不对应、图片不清晰问题,均按要求进行了修改。有些实在无法找到清晰图片替换的,对图片进行了删除处理。
③第一个标题不一致的问题,现在统一改为“底本描述”。
3.文字质量和文字规范问题
作者方接受了编辑提出的意见,请文字水平较高的专家对全书的文字,尤其是7个“编者说明”部分的文字,进行了统一润色,文字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达到了出版的要求。
关于文字规范问题,作者方也全部接受了编辑提出的意见,并按照编辑所发的电子文件工具进行了统一核查和修改,新旧字形和繁简杂陈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4.政治性问题
对于第一次审稿中提出的个别的政治性问题,这次稿件也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修改。
通过以上针对性的修改,书稿一些大的全局性、整体性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仍存在一些未完善之处和新需要修改的细节问题。
(二)未完善和新需要修改的问题
1.体例规范问题
(1)人名翻译不统一的问题。稿件中仍然存在同一人名翻译不统一的问题。根据上次会议双方的沟通意见,如果《马克思恩格斯资料汇编》中有的人名翻译,因为在马列社科学术领域有些人名的翻译已经约定俗成,建议可以采用此书中的翻译。如果本书中没有的,建议统一采用新华社《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中的译法。
(2)同一人名在文本中出现不同的翻译名称,注释的标准问题。如本书中同一人名会有多种翻译,甚至在同一个底本中,同一人名会有多种翻译。如“查尔斯·布斯”,在本书中有“楷利波司”“查列斯”“加利斯巴史”等多种译法;如“格雷欣”,在《最新经济学》同一个底本中,就有“革赖司”“革来西”“革来西亚”等多种译法。目前对于这种问题规则不太统一。建议统一规则,同一人名在同一本书的不同底本中有多种翻译,建议每个底本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作详细解释,其他处只作简单注释,如“‘革赖司’,即‘格雷欣’”。
(3)同一地名解释不统一,注释的语种不统一的问题。第一次修改意见中提出的这个问题,目前在稿件中仍然存在,需要作者做好索引,统查。地名解释需要统一,语种需要统一。
(4)人名、地名、书名、机构名等还存在较多单词拼写错误的问题。编辑对稿件中的这部分问题进行了抽查,差错率还比较高。除了利用校对软件外,针对非英文的部分,请作者提供图片,校对再进行多次核对,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5)《最新经济学》的编者说明,第一次稿件意见中建议对版本的比较部分进行删减,对研究综述部分增加深度和篇幅,虽然作者也接受了编辑提出的意见,但是修改仍不到位,版本的比较部分仍有1.8万字左右,研究综述部分3000字。
(6)编者说明中,引用底本原文的问题。现在是照搬引用原文,这样容易造成原文中的错误在编者说明中再次出现的问题。建议引用底本原文的,页下注中已进行校注的部分,引文中可直接改正过来。
(7)编者说明中的部分表格缺表题名的问题。《社会主义》(《翻译世界》连载本)以及《最新经济学》《社会党》等编者说明中都没有表题名,请作者补充准确的表题名。
2.文字规范问题
(1)第一稿中提出的造字和废弃的异体字问题没有径改,建议作者退回去再统一核查改全。
(2)个别的人名繁体字用法不规范的问题。如本稿中“梁啟超”“梁啟勛”用法错误,这些人名都是有约定俗成的用法,应统一改为“梁啓超”“梁啓勛”,建议作者对于人名繁体字的用法,进行一一核对。
(三)审读结论
退改。以上一些问题,会再次以批注的形式,逐一在稿件的电子版中注明,返给作者。有关如人名、地名、机构名等翻译和解释不统一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最终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会涉及本卷,还会涉及丛书的其他卷,再次建议作者前五卷定稿后,把前五卷的人名、地名、机构名、组织名等做一个Excel索引表格,相互对照,这样最终才能实现径改不统一的问题。
六、第三次初审:2018年5月第三稿
经过两个多月的修改,作者于2018年5月初返回了第三稿。第三稿针对第二次初审中提出的意见,作者基本上按要求进行了修改,书稿比较完善,各个部分的内容已经确定,整体上较好地实现了图书的立意,达到了社重大出版项目管理办法对作者交稿的要求。
(一)“齐、清、定”审核
经审核,稿件的丛书名、书名、作者署名、篇幅字数、交稿日期,均与出版合同一致,无版权纠纷,达到了“齐、清、定”的要求。
1.稿件的基本要素齐全
扉页、编委会、总序、凡例、目录、正文等无缺失,图稿齐全。
2.稿件清楚
稿件中插图的清晰度已全部达到出版要求,不符合出版要求的图片已经进行了替换或者删除。
3.稿件的内容确定
第五卷收錄的七篇文献确定,每篇文献三大部分内容较为完整,基本确定。后期的过程中,关于每个底本的页下注和编者说明部分可能会有少量删减,但这仅限于小范围局部修改,不影响整体稿件的定稿。
(二)审读结论
经过多轮修改,所提出的问题基本解决,个别问题可通过文案编辑加工和作者校样审读解决,基本达到“齐、清、定”,在政治性以及体例等重大事项上均不存在问题,初审合格。建议进行编辑加工,提请复审人和终审人审阅。
二审意见
通过对作者团队的基本情况描述、责任编辑对本书的编前工作的深度参与和初审历程来看,书稿的质量还是有较大保障的。图书在编纂形式上有较大的创新,突出了文献编研一体的特色。基本上同意初审编辑对书稿的处理意见,但通过通读全稿,书稿中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有关政治性的问题,书稿在页下注中,有些对民族、宗教的解释,建议对宗教的页下注尽量少涉及;对于民族的页下注,注意名称的规范,参考《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
(2)对于底本中的史实性的错讹之处的校注,要注意对权威资料的多方考证,十分准确后才能出注,以免考证有误,引起新的错误。
(3)在对人名的注释中,大量介绍了人物的代表作品,并且附上了作品出版的年代。建议作品的出版年代删除,很多作品的出版年代可能无法考证或有争议,这样一旦出现错误,容易引起新的争议。
(4)有些文本的编者说明部分,有大量中文译本与日文译本的对比和分析,如《最新经济学》编者说明,建议日文部分,要请专门日文的编辑或校对对照原书进行两次以上的仔细核对。
(5)本书作为大型丛书中的一本,建议在编辑加工、校对过程中,制订本套丛书详细的加工要求和校对要求,并且不断总结案例,丰富、充实加工和校对要求,以保证图书后续的质量。
总体上看,本书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书稿总体质量较好,达到出版要求,可以编辑加工。
三审意见
《马藏》作为一项重大的学术性文化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马藏》丛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丛书以较为完备和翔实的文献形式,向人们展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如何历史地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如何执着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有以史为镜、资政育人的重要意義。同时,梳理清楚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脉络,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和理论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也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重点审读了书稿前350页的内容,主要的问题初审、复审都已经提到并给出了修改建议,同意初审、复审中的修改建议。再次强调书稿页下注中,有少量对民族、宗教的解释,尽量少涉及。如确实为了疏通文义需要涉及,尽量简洁,不做过多展开。
总体上看,本书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书稿总体质量好,无政治导向性问题,书稿已达到出版要求,可以编辑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