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练习莫扎特的作品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更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素养。然而,很多人却认为莫扎特的作品很难演奏,不敢着手。其实莫扎特的作品并没有过人的技巧,难就难在对于其风格的把握上,而这种风格的体现又必须在对作品充分理解后,运用各种演奏技法,表现其内涵。文章从分析莫扎特作品的音乐风格及体现莫扎特作品风格要注意的一些演奏方法这两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分析与演奏
1关于作曲家莫扎特
1.1欧洲古典音乐的四个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近现代主义乐派。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海顿、贝多芬等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鲜明、音乐中体现了优美、单纯、技法严谨、结构均衡等特征。
1.2莫扎特的生平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他的父亲里奥波尔德是这座城市中宫廷天主教乐团的一名小提琴手,也是一位作曲家。他的母亲也很喜欢音乐,会拉大提琴和小提琴。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第7个孩子,不过,其中5个都过早夭折,顽强地活下来并长大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儿子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安娜。莫扎特于1791年12月5日在维也纳逝世,终年35岁。
莫扎特被誉为18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神童”,3岁就显露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从1762年起,在父亲的带领下,6岁的莫扎特和10岁的姐姐开始了漫游整个欧洲大陆的旅行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巨大的轰动。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经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然处处碰壁。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
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莫扎特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和歌曲等作品。莫扎特的音乐创作涉及了歌剧、交响乐、协奏曲、教堂音乐、合唱曲、室内乐等等几乎各种体裁。他改变了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奏鸣曲及其他许多体裁的创作方向,给后人留下了600多部不同风格与题材、让人惊叹的音乐作品。
2莫扎特作品的音乐风格简介
任何一位作曲家的作品风格,都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坏境和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巴赫这位乐圣,由于从小接触的是教堂音乐,因此他的作品很庄重,具有严肃性,宽厚的复调音乐总能使人肃然起敬。他36岁短暂的一生,留下的作品却无比丰厚,据说现代人用手抄谱的速度恐怕都赶不上他写谱的速度,可见其“音乐神童”的称号真是名不虚传。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般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样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
《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是他在1775年9月12日创作的,时间长度约为23分钟。距离完成《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才短短三个月,莫扎特神来之笔果然又发挥了小提琴的另一种柔情面貌,整首曲子尽管和前两篇没有太大差异,但形式更加美麗精湛,整体质感有大幅度的进步。这首曲子明显流露出优雅的法国风味,尤其在第二乐章的慢板旋律格外突出。至于第三乐章,可以说是一种法国式的“什锦曲”表现,通过快板轮旋曲的生动旋律,独奏小提琴引出甜美的旋律,却带着几分萧瑟的秋意。接着突然出现行板的小调含着无限的婉约风情,而后又转成快活曲风,深具民俗歌舞的风格,最后回归轮旋曲。
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中,这首曲子最常被当作教材,因为它的形式很完整,比之于《莫扎特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有明显突破,音色又极为优美,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在他多元化的变化中,不变的是无论到哪一部分,莫扎特一直保持着一定的优雅气息,像这样在第三乐章中融入异国风味,就是这些小提琴协奏曲的性质之一。
在莫扎特的所有作品中有两条明显的的特征:一是其作品旋律的对称感很鲜明,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二是其作品看上去明朗欢快,但实际上也经常展现其内在的忧郁,充分体现出作品
的戏剧性,旋律进行中的人物感。
3体现莫扎特第三(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风格的演奏处理
要把莫扎特的第三(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拉好,体现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必须要注意一些演奏上的方法:
3.1演奏的音符时值不要太长所有的四分音符都不能拉满拉长,音和音之间要有一定的空隙,否则就没有精神,没有活力了,要拉得轻巧一些,凸显曲子的欢快风格。
3.2演奏的节拍要准确,十六分音符要拉得很平均。这些十六分音符的片段在演奏时一定要注意手指清晰,有颗粒性,要注意速度均匀,运功也要均匀。
3.3倚音的演奏方法:在众多教材中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谱面上所有的倚音标记方法都是一样的,版本的不同造成了一些混乱,实际上演奏中的倚音的长短是不同的,如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正确的演奏方法应该是:
此处的倚音拉长了不精神,显得有些拖沓,拉短了又没效果,显得太急促,太赶了。我觉得将此处的倚音演奏成十六分音符听起来比较舒畅。倚音占十六分音符的时值,与后面正拍上的音所占的时值相同,拉起来比较平缓均匀,没有那么急促,在有些版本的谱面上明显做了改动,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中的这种倚音就处理得比较多。长音前的倚音就不能演奏得过快,而应该占八分音符的时值,否则就显得太匆忙了,不自如,不流畅。这种倚音一般用在曲子各大段落的结尾处,似乎也在暗示曲子该接近尾声了。
还有一种时值更短的倚音,在力度上一定要强调倚音之后的本位音。虽然倚音的出现起到了一定的锦上添花的作用,使莫扎特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但是它毕竟也是属于装饰音的一部分,不能演奏得过长过短,要使其与本位音相协调。
3.4 颤音的运用:在莫扎特的作品中运用的颤音也比较多,通常是平均的。要求清晰准确,在有些旋律的进行中,音符时值较短的颤音更要求灵敏,要有爆发力。
凡是在段落结尾时的长音要注意,前一音与本位音不相同时,要先出本音,
前一音与本位音相同时,要先出辅音,之所以要在演奏颤音的时候有先出本位音和辅音的区别,目的还是为了突出旋律的新鲜感,但在莫扎特的协奏曲中,有些大跳的音程连接,尽管本位音和前一音不相同,也可以先出辅音。
3.5 和弦的演奏方法:在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很少运用双音及和弦,个别的和弦也是力度和色彩的需要,因此在演奏的时候要注意三个音要同时出来,而不要用滚奏,如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开头第一个和弦要有爆发力,要有光彩,使人眼前一亮,而不要分解着拉,也不要拉长。
3.6 华彩乐段的练习:当我们在聆听许多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可以发现在这些作品中,都有集中全曲主要的音乐素材而发挥高度演奏技巧的华彩乐段,它为整首作品增强了完整性,增添了辉煌感。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华彩乐段也写得非常精彩,在这篇幅不长颇有轻盈秀丽的演奏中,人们丝毫也感觉不到任何的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以及和全曲不相融的音乐之外的多余,这就是华彩乐段的精彩之处。
演奏好华彩乐段,首先要有技术的保障,特别是手指的灵活性,双音的准确以及一些特殊运弓方法的掌握。但对于许多学琴者来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3.6.1在复杂的和弦进行中,要紧紧抓住旋律的线条,这就需要在运弓的的力度上有意识地加以调控,突出主要旋律。
3.6.2在许多复调和对位的乐段中要注意旋律的走向以及声部的交替。
3.6.3要注意旋律的分句,起伏有序。
3.6.4 由于华彩乐段较多的突出了炫技性,因此要更多注意在演奏上的音樂表现,如果将华彩乐段很机械地从炫技的角度演奏出来,就必定会影响到全曲的风格和色彩,所以在演奏华彩乐段时,一定要随作品的风格,收放自如。
结论
莫扎特的音乐以技术简练、内涵深邃著称于世,作品中的颤音和倚音的演奏方法跟其他一些曲子中的有所不同,是莫扎特作品的一大特色。其实,莫扎特的作品并没有过人的技巧,难就难在我们对其风格的把握上,而这种风格的体现又必须在对作品充分了解之后,运用其作品表现所需的各种演奏技法。只有把握住莫扎特音乐中的精神内涵,才能合理诠释他的小提琴音乐作品。
本文通过对《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简单剖析,再加上对作品情感表达的分析和讲解,希望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地学习这首曲子,让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传播。
参考文献
[1]乐玫《浅谈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学习与演奏》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7卷第2期
[2]〔俄〕根·莫·齐平《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2005年
[3]赵金珊 周玉明《莫扎特之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
作者简介:
陈亚捷(1990—),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河南省焦作市,单位: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职称:助教,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