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四级一纽带:区域推进“三名”工作室建设探析

2021-03-28 02:21梁慧勤
广东教育·综合 2021年1期
关键词:联络员研训主持人

梁慧勤

进入新时代,广州市白云区紧密围绕“广州前列、白云特色、示范引领”的教育发展目标,秉承“立真求新”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化教育改革,高位推进教育发展,呼唤大批的卓越教师提速成长。区域中小学“三名”工作室的建立,有效激发教师队伍内部活力,为白云教育提质增效注入了新动能。自2018年全面启动以来,白云区至今已建立起134个工作室,其中名校(园)长工作室37个,学科名教师工作室67个,名班主任(德育名师)工作室30个,工作室共有入室学员(含网络学员)超过2000人,形成了适合自己区域实际的工作机制和模式,整体呈现出“双线四级一纽带”的区域特色(见下图)。

一、“双线并行”的管理机制

行政推动与专业引领相结合,分工合作,共同保障工作室的发展和运作。

1. 行政推动确保项目落地

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将工作室的功能定位为人才培养的驱动引擎、研训机制的重要补充、教师团队的精神家园、教育成果的孵化基地。通过颁布《广州市白云区名校(园)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工作室的软硬件建设、保障措施、经费管理提出了规定,明确了工作室的职责任务:领航中青年骨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教育实践研究、为教育发展建言献策。根据区域实际整体谋划,在工作室的种类设置、学段分布、城乡数量、公办民办比例上进行合理布局,逐步形成类别多样、布点均衡、推进有序的发展生态。

2. 专业引领助力项目起飞

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精心组织,促进了工作室的内涵发展。依托“区三名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实施对工作室的过程性管理,从工作室主持人遴选、学员选拔到开展研训活动,再到阶段性考核、终结性评价等,工作室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获得专业引领。管理办公室创新性地建立了工作室联络员制度,为不同类型、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工作室配备了至少1位优秀教研员作为联络员,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室开展专业活动,也为工作室主持人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架设平台。围绕学科建设,合理培养学科工作室主持人、选拔学科种子教师作为入室学员,促进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四级联动”的研训模式

白云区学校总量大、范围广,是全市基础教育大区。受历史发展因素影响,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公办民办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实行“区域—片镇—学校”三级研训网络,一直是我区研训工作的一大特色。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区级研训喂不饱、片镇研训欠抓手、学校研训缺资源的情况。工作室作为运作灵活的小实体单位,成为三级研训网络的良好补充。

1. 工作室融入區域研训的架构

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将工作室建设融入区级的研训中,有效解决区域研训体量大、需求复杂化的实际困难。为本土名师架设平台,让他们在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各类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路径。聘任工作室主持人为兼职研训教师,定期开设“名师大讲堂”,传播名师教育教学理念,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组织校级后备干部、骨干教师、新教师进入各类工作室跟岗学习,近距离互动,面对面交流,快速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新冠疫情严峻时期,学校实行“停课不停学”,我区负责“广州电视课堂”小学五年级课程的录制任务。在172节课中,超过40%是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学员承担,教学质量和效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广东省“粤课堂”在线教学录制任务中,杨金龙音乐名教师工作室带领我区10所学校共12位教师参与,共输送了45节优质课,其中作为工作室学员的8位民办学校教师表现尤为突出。

2. 工作室成为片镇研训的抓手

片镇一级的研训是区级研训的延伸,需求更具个性化,而力量却明显薄弱。以属地工作室为抓手,可以进一步补充片镇研训力量,完善研训架构。白云区人和镇以辖内区级名班主任工作室牵头,针对镇内学校共性的德育问题举办“班主任大讲坛”,提升了班主任们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永平片利用辖内三位数学名教师工作室力量,组织实施“数学提升工程”,打造出了片内研训的品牌,带动了教师参与教研、改进教学的热情。

3. 工作室拓宽校本研训的资源

校本研训是三级研训网络中最基础的层级,需求多样化,而资源最有限。借助工作室学科资源优势,校本研训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资源,大力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白云中学拥有省、市、区三级的工作室,专门成立校级教师发展中心,以各级工作室主持人为学科教师发展的领头人,将校本研训与各级工作室活动有机结合,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提升了校本研训的品质,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广园小学拥有工作室数量较多,学科较齐全,不仅以工作室为龙头拓宽了学科研训的资源,作为市级教师发展中心,也将工作室资源辐射到各级骨干教师、新教师的培养当中。

4. 工作室同质联动提升辐射力

工作室之间也通过联动方式,整合资源,提升研训效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名师工作室组成联盟,共同开展了思政主题班会课研讨,从一年级到高三,12个年级同题异构,在全区班主任队伍中掀起了对班会课育德功能进行研究与探索的热潮。中小学音乐名教师工作室团队,围绕中小教学衔接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跨学段研训活动。谢衍庆名校长工作室和唐芬名校长工作室理念相同、研究课题相近,开展活动常强强联手、整合资源、共同研讨,创新了工作方式,也提升了工作室的示范辐射范围。

三、联络员机制的纽带作用

在一个系统中,最灵活的部分最能影响大局。要确保“双线四级”模式发挥作用,离不开联络员机制的纽带作用。由教研员承担联络员角色,在区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的整体调控下,将区域研训的事和人都串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创新共建、合作共赢。

1. 事的层面:集中力量推进重点工作

“四级联动”的研训模式牵涉面广、影响面大,要真正将块状的工作联通起来,离不开联络员的牵线搭桥,否则层级间各自为政,多向发力,不利于区域重点工作的推进,也有碍于研训效益的最大化,甚至可能造成内耗。联络员是区域内整个学科发展的领头人,能更好地汇聚各方力量,聚焦区域教育重点问题精准发力,将事情做好。针对各学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联络员积极指导各类工作室从自身优势出发,选取研究切入点,深入开展改革实践研究。架设平台,引领“区域—片镇—学校—工作室”四个层级同频共振,推广最新的研究成果,点面结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由主持人与学员共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超100项,获得各级教育教学成果的有80多项。

2. 人的层面:高位发展学科教师梯队

建立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梯队,同样有赖于联络员的穿针引线。以工作室主持人为龙头,树立学科教师成长的标杆。鼓励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心组成员进入各级工作室学习,用主持人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青年教师,使工作室成为学科教师的精神家园。将本学科省市区级工作室力量进行整合,鼓励区级工作室主持人向更高级别工作室发展,扩大辐射力。鼓励成熟的工作室学员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带领更多的教师成长。近三年,学员当中成长为各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有85人,成长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有270人。中学物理名师团队的成长最为突出,现有的7个工作室中有2个为省级、4个为市级(其中1个为专家工作室),近三年有4人成长为正高级教师,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综上所述,区域推进“三名”工作室建设,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关注与参与。“双线四级一纽带”的工作模式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优化,才能成为区域人才发展金字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联络员研训主持人
南通通州区探索建立法制联络员制度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1阿斯图中方联络员工作例会在黑河学院举行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铁路营业线电务施工安全员、联络员、防护员培训教材》正式出版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2017 年协会联络员工作例会暨军民知识产权融合论坛在榕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