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2021年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市延庆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考察调研时指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长江保护法首先是一部生态环境的保护法,实施中要始终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依法严格规范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长江保护法也是一部绿色发展的促进法,要全面落实法律规定,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关系。”
——2021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长江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
“中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我们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
——2021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一个星球”峰会讲话时表示。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坚持把江河安澜、生态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高质量推进万里碧道建设,加大力度推动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2021年1月6日至8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深圳—汕头深度协作签约仪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中国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作为防范气候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适应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021年1月25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全球适应中心主办的首届加速适应部长级对话会议上强调。
数字
87.0%
1月1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2020年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4%,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163.1万吨
2020年全国海关立案偵办走私废物犯罪案件217起;查证废矿渣等涉案废物163.1万吨。2020年,海关总署向生态环境部通报立案侦办的涉嫌走私废物企业89家,有效实现联合惩戒执法效果。
9家
1月11日,自然资源部公布了301家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广东共有9家矿山上榜。这9家矿山包括:广东天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铁矿、大埔县新诚基工贸有限公司五丰稀土矿、惠州市惠阳区创粤辉石场有限公司、惠州市腾兴实业有限公司、惠东嘉华材料有限公司石矿场、廉江市兴顺建筑石料有限公司石岭镇石岗嶂建筑用花岗岩矿、电白区麻岗镇发王岭建筑用花岗岩矿、中材罗定水泥有限公司苹塘第一矿场、广东发恩德矿业有限公司高枨铅锌矿。
98.2%
截至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长江流域、渤海入海河流劣Ⅴ类国控断面全部消劣;长江干流历史性地实现全Ⅱ类及以上水体;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圆满完成2020年底基本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洋垃圾”被彻底挡在国门之外。
2200公顷
2020年,宁夏省持续深化贺兰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面积2200公顷贺兰山自然生态本底逐步恢复。将按照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谋划落实六大类35个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建设项目,通过3至5年时间,整体解决贺兰山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问题,推动贺兰山生态区域向南延伸。
500辆
广州市黄埔区率先推进实施氢燃料电池泥头车绿色低碳示范运营项目,氢燃料电池泥头车从整车到关键部件均在区内研发生产,每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各链条累计将为区新增工业产值约350万元、新增税收38.5万元,500辆氢燃料电池泥头车将为区工业产值带来17.5亿元、税收1.925亿元。
事件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谋划“十四五”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会议指出,新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提出,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有利于推动污染源头治理,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进口的过度依赖。
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
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在京签署《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合作备忘录》。按照合作备忘录内容,双方将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先锋先导作用,合力推进重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实施,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实施
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水利部行业标准《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已于日前实施。标准规范了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要求,对于维持和改善河湖生态系统功能、发挥其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维护河湖健康美丽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部将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纳入重点领域
1月11日,随着《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将提速。《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同时还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出台与实施。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六五环境日主题
1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2021年六五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今年黄河生态调度范围扩展
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2021年黄河生态调度方案》。根据《方案》,本年度黄河生态调度将在上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调度范围扩展到流域内外重点区域生态补水,并将站在全流域和黄河供水区全局的角度,对河道内滩区湿地和河道外重要湖泊湿地应急生态补水、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生态补水等做出重点统筹安排。
新政
《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出台
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主要工作原则: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全面落实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稳定性;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产品、优质生态服务的需求。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印发
1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污水收集效能显著提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基本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实现提标升级;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到2035年,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
意见》出台
1月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为当前形势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导意见》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明确执法职责,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二是优化执法方式,高效统筹行政执法资源。三是完善执法机制,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四是规范执法工作,严格约束行政执法行为。
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印发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新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与旧版相比,在内容、格式和编制技术要求上进行了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分类管理,将报告表分为污染影响类和生态影响类两种格式,根据两类项目不同环境影响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编制内容和格式,并配套相应的编制技术指南,突出不同类型评价关注重点。二是优化简化,明确了专项设置原则和数量限制,简化了一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要求,取消了评价等级判定等程序,聚焦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三是注重衔接,与规划环评联动,充分利用规划环评成果、结论和现状评价数据;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内容与排污许可衔接,便于企业后续申请排污许可证;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为后续监管提供明晰依据。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布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印发配套的配额分配方案和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这意味着自今年元旦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2225家发电企业将分到碳排放配额。
《广州市污染地块修复后环境监管工作要点
(试行)》印发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广州市污染地块修复后环境监管工作要点(试行)》,首次明确了污染地块后期监管要求,弥补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最终环节的空白。这是国内出台的首个建设用地修复后环境监管工作要点,打通了污染地块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后一环,可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