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03-28 20:38鲁绍芳雷晨昱连慧香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3期
关键词:寄生虫兽医育人

赵 瑜,鲁绍芳,雷晨昱,连慧香,刘 涛,黄 立

(信阳农林学院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农林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合格的农林领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农业院校肩负着三农人才培养的重任[1]。作为涉农的畜牧兽医相关专业,不仅要培养合格的畜牧兽医从业者,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近年来,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认为是思想政治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专业课教师较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2]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求“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讲话提出了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将各门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想政治有机融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贯穿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3]。

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与动物相互关系的兽医骨干学科,以培养学生诊断、治疗、预防动物寄生虫病的能力为核心目的。如何深入贯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应用为目标”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严格按照课程思政要求,在兽医寄生虫学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效统一,是每一位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和思考总结的教育课题。本文就在兽医寄生虫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探索课程思政的思考,分享如下。

1 教师要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在课堂上开展思政教育是每一位专业教师的本职工作,绝非仅是思政教师的职责。教师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只有教师高度重视自身思想政治的修为,才能进行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专业课教师要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自身承担的社会使命,强化育人理念和意识,构建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又红又专”教育目标,营造“三全育人”思政教育理念,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努力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力育人的协同效应[4]。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用自身的言谈举止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学院专门组织课程思政推进会、示范观摩课,在教师思想上牢固树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弄清楚“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将又红又专这条主线贯穿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课程组各授课教师在兽医寄生虫学课程设置、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上切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从而全面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授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也是课程思政的最佳引导者。兽医寄生虫学中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需要授课教师深入挖掘,并以学生喜欢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同时,在学生层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普及,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学生进行相关座谈和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分析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建议,从师生两方面着手探讨课程思政教育的模式和效果。

2 兽医寄生虫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整理

兽医寄生虫学是一门实用的预防兽医课程,与临床兽医课程也关系密切,许多寄生虫学的内容都蕴含丰富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可以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

2.1 兽医寄生虫学与唯物辩证思维相统一

总论章节中,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相互损害又相互适应,即寄生虫侵入宿主后,以各种方式危害宿主,而宿主则通过免疫反应等防御功能来对抗寄生虫的损害,力图阻止虫体的侵入,抑制、排除甚至杀灭侵入的虫体,同时寄生虫也以免疫逃避的方式来消除宿主免疫反应的作用[5]。在讲解上述内容时应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方法来分析理解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感染了某些寄生虫的人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率低于未感染的人群。研究人员还发现,儿童感染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后,他们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6]。鉴于此,我们应客观分析某些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关系,并用此来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和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限制寄生虫的危害,又合理利用寄生虫带来的益处。同时利用学生讨厌寄生虫危害宿主的这一特殊信心,鼓励学生适时走向社会,毕业后及时就业回报家人和社会,绝不当“啃老”的“寄生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2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控制取得巨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多处知识体现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沧桑巨变。这些内容主要体现在总论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等章节中,通过我国在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出来。中国疆域辽阔,从热带跨越到寒温带,动物种类丰富,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多种多样,再加上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原因,旧社会我国曾有多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和饲养动物的健康。新中国建国初期的调查显示仅血吸虫这一种寄生虫的感染人数就超过1 000万。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在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丰功伟绩。黑热病于1958年基本消灭;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并殖吸虫病等的发病情况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综合治理正稳步推进中,力争早日消灭这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病[7]。重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控制和消灭体现了党与政府保护人民健康的民生观与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而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3 学界前辈责任担当,激励后辈守护动物健康,造福人民

在兽医寄生虫学研究历史中,我国涌现出很多责任担当、守护动物健康、造福人民的科学家,如熊大仕教授,可以将他的事迹巧妙地融入鸡球虫病和猪肾虫病的教学内容中。熊大仕教授(1900-1987)是中国兽医寄生虫学的奠基人之一,为兽医寄生虫学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20世纪20年代,熊大仕赴美留学,并取得兽医学博士、科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因研究马属动物和反刍动物的纤毛虫声名鹊起,受到国际兽医学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赏,然而他胸怀家国,毅然于1930年学成后归国。回国后,他一直从事寄生虫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是中国第一位开家畜寄生虫学课程和第一位开展家畜寄生虫学科研的人,培养了大批兽医专业和兽医寄生虫学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在推动我国兽医寄生虫学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熊大仕教授在共生纤毛虫、家畜寄生线虫、鸡球虫等重要寄生虫方面起到了率先或开拓性作用,不但获得了国内外领先成果,也为其他兽医寄生虫学科研工作者起到了启示作用,如在我国养鸡产业迅速发展时,熊大仕教授极具前瞻性地开拓了鸡球虫病相关课题,并孜孜不倦地在鸡球虫病防治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所获成果为我国规模化养鸡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8]。在养猪生产中,南方地区猪肾虫病流行范围很广,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熊大仕教授倡导并组织南方五省开展猪肾虫病的科研攻关。他不畏酷暑,多次赴南方一线开展工作和指导科研攻关,最终在病原体及其生活史、流行病学、致病作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发现和新成果,并提出了完整可行的防治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当时养猪业的发展[9]。熊大仕教授热爱祖国、热爱兽医学科和勇于解决养殖业难题的博大胸怀,为从事兽医及兽医寄生虫学的科技和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2.4 将课程学习与新闻时事案例深度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授兽医寄生虫学课程知识点的过程中,如能结合当前发生的新闻时事案例进行讨论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兽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给人民群众和伴侣动物带来健康危害。如在讲授人畜共患的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方法和措施时,引入南方食用鱼生和醉虾等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以及采用缺乏科学根据的所谓民间妙招来“醉死”、“辣死”、“腌死”华支睾吸虫囊蚴,以及使用生鱼虾喂食犬猫导致犬猫发病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食淡水鱼虾潜在风险。让学生就淡水虹鳟鱼事件展开讨论,以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和引导学生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5 更新授课内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授兽医寄生虫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兽医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诊断技术,还要追踪学科研究进展,将前沿研究结果引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讲授蜱虫病的相关内容时,融入关于蜱虫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为控制蜱虫的黏附和叮咬提供思路和方法,为开发新型抗蜱虫药物或者蛋白疫苗提供新的方案。从寄生虫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和特点、RAN干扰、寄生虫组织凋亡等方面,向学生讲授兽医寄生虫学分类方法和防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让学生认识学科研究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研究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好奇心和兴趣,启发学生自觉关注学科前沿,为解决国家、社会需求而埋下创新的种子。

通过挖掘兽医寄生虫学课程内容中所包含的思政资源,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教会学生掌握兽医寄生虫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点和必需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思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将学生塑造成为一名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畜牧兽医工作者。

3 探索课程思政在兽医寄生虫学教育中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整理仅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堂上实践思政教育才是关键,将挖掘和整理的课程思政元素落实执行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

3.1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原则

将思政元素合理、巧妙地融入兽医寄生虫学课程,运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是课程思政非常重要的原则。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不能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思政元素强加进去,不能仅仅为了思政而思政。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做好课程教案设计,将思政元素合理融入其中,并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如介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状况时,可以结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寄生虫感染率变化,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寄生虫病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带来的民族自信提升,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和体制自信。

3.2 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方法

在将兽医寄生虫学的知识点与思政元素合理融合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才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这就要求课程组采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的方式解决授课方式方法老旧的问题,达到“以老带新”和“以新促老”共同进步的目的。课程教学多采用案例法、问题讨论法和启发法等教学方式方法,具体可采用课前问题设计、案例导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归纳、教师点评分析、课后交流互动等形式。例如,在讲授人畜共患日本分体吸虫病时,课前先安排同学们仔细观看《国家记忆·战疫·围歼血吸虫》纪录片,并布置论题“从毛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谈中国防治血吸虫经验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就沿线国家血吸虫病原、中国防治经验、可行的推广方法等方面进行资料搜索、下载、归类整理,将班级学生分小组,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学习讨论后形成小组结论,然后进行汇报,最后教师点评。通过这种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促使学生认真查阅资料文献,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整理归纳、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也开拓学生的视野。

3.3 加强校企融合,协同助推课程思政

课程组邀请农牧龙头企业主管和优秀校友参与兽医寄生虫学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同时,课程组深度参与学院积极打造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企业深入课程的教学活动持续推进,让学生受益匪浅,学生在校园即可感受企业文化熏陶,促进学生提前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好地服务畜牧业发展。

4 结语

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将专业课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达到协同效应,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三全育人”。兽医寄生虫学课程思政教育尚在起步阶段,这需要任课教师不断实践和改进,深挖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将思政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过程,实现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

猜你喜欢
寄生虫兽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我是兽医志愿者
白话寄生虫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稿约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动物园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