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及防治

2021-03-28 19:53:04辛文刚马玉祥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1年1期
关键词:肾型腺胃病鸡

辛文刚,马玉祥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农业农村局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临夏 731500)

近年来,鸡存栏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各种常见疾病也呈现出高发的势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是养鸡生产中高发疾病之一,会严重影响母鸡的产蛋量和鸡蛋品质,同时会给养鸡业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临床上,该病的常见表现型有呼吸型、肾型、腺胃型、输卵管囊肿型和混合型,其中混合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的危害明显高于其他表现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影响鸡的呼吸系统,病原菌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后会导致鸡死亡,给家禽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

1.1 疾病特点

在实际生产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20~55 日龄的雏鸡,发病率35%~65%,居各年龄段鸡的首位。鸡群中若有一羽鸡感染,疾病会在整个鸡群中迅速蔓延。本病通常发生于冬季,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饲养密度、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低等因素息息相关。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引发本病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鸡呼出的气体带有该病毒,通过空气传染给易染鸡群,主要传染途径是呼吸道。因自身免疫力和所处环境条件的差异,鸡感染后表现出长短不一的潜伏期。4 周龄以下的雏鸡感染后发病,临床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羽毛蓬松脏乱,反应迟缓,翅软弱无力,下垂,采食时目光呆滞,衰弱无力,食欲不振等[2]。

1.2 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一般只影响鸡,能引起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鸡发病。在实际生产中,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生于雏鸡,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雏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在雏鸡和青年鸡中较为常见。产蛋母鸡较少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但一旦发病产蛋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蛋品质下降[3]。

1.3 临床症状

1.3.1 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鸡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呼吸不畅,气管部出现啰音,目光呆滞,流眼泪,流鼻涕,严重时频频甩头,站立不稳。雏鸡一旦感染,死亡率可达30%以上,即使康复也会生长不良。成年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蛋品质下降,如蛋壳粗糙、蛋畸形、产软壳蛋等。

1.3.2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鸡出现呼吸道症状,腹泻,排稀粪,体状消瘦,精神萎靡。雏鸡的死亡率达30%,日龄较大时死亡率相对低一些。

1.3.3 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鸡食欲不佳,体型消瘦,体质较差,体重为正常鸡的30%~50%,多发生于30~90 日龄的鸡,病程持续时间为3~6 周,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35%左右。

1.3.4 输卵管囊肿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目前有关输卵管囊肿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研究相对较少。据报道,鸡一旦染病会表现出腹围变大、行动迟缓笨拙、停止产蛋和站立不稳等症状。

1.4 诊断

1.4.1 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传播速度快,鸡群中一羽鸡出现呼吸困难后会迅速殃及全群。发病鸡群的主要症状为呼吸不畅、带鼻音、频繁甩头、张口呼吸且急促,病情严重时表现出行动不便、站立不稳等症状。发病中期,病鸡会出现抱窝取暖现象。病鸡羽毛松散,蓬乱无光泽,翅下垂,全身瘫软,食欲消退,嗜睡。病鸡的气管壁和支气管黏膜充血红肿,严重时会分泌黏性渗出物,常常引起支气管堵塞,使呼吸道变窄至不通,导致呼吸困难。

1.4.2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常发生于40 日龄以内的雏鸡,此年龄段的鸡是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易感染群体,死亡率通常在20%~30%。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道不适和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病鸡的饮水量高于正常鸡的,食欲不佳,严重时会停止采食,鸡生长迟缓,逐渐消瘦,最终死亡。部分病鸡长期腹泻,粪便稀疏,含有大量未消化饲料或者原粮,还含有尿酸盐,因此病鸡的肛门常粘有粪便。病鸡的鸡冠多为深红色,解剖可观察到肾脏苍白、肿大。

1.4.3 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见于35~120 日龄的鸡,病程通常为1~3 周,病鸡出现呼吸道症状,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日渐消瘦,并伴有腹泻,死亡率较低,呈零星死亡,无群体死亡现象。病死鸡的病理变化通常位于腺胃,可见腺胃壁增厚、腺胃溃疡出血、腺胃囊肿、输卵管囊肿等。

1.4.4 生殖系统损伤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的生殖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年母鸡感染后症状不明显,但产蛋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蛋品质下降,畸形蛋、软壳蛋和蛋壳质量差的蛋增多。雏母鸡感染后,会导致输卵管损伤且不能恢复,腹部囊肿明显。症状严重时,病鸡无法长时间站立,经常匍匐在地上。病死鸡解剖可见囊肿伴有积水,输卵管发生病变。发病雏鸡康复后,生长发育正常,与未患病鸡无明显区别,但到开产时康复鸡群的产蛋率明显低于正常鸡群的。

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2.1 加强环境监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以空气为介质进行传播的,因此要做好环境监测,定期消毒。采取全进全出制的生产方式。对病鸡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病死鸡做好无害化处理,并且在下一批鸡入舍前对鸡舍内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空舍2~3 周后再饲养下一批雏鸡。

2.2 加强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上要选择全价配合饲料,微量元素、矿物质及各类氨基酸含量能满足其生长需要,确保鸡能获得全面的营养。喂料要做到定时定量的原则,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在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的同时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冬季做好保温增温,夏季做好防暑降温,选择合理的饲养密度,经常观察鸡群,发现异常行为要及时处理。

2.3 疫苗免疫接种

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在养鸡生产中通常用的有H120 弱毒苗、H52 弱毒苗等。H120 弱毒苗可以用于基础免疫,在鸡5~10 日龄时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52株的毒力比H120 株的稍强,通常用于种鸡和蛋鸡的免疫,在鸡30 日龄后接种。在接种疫苗的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产生。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选择相应灭活苗进行皮下注射。

3 小结

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针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特效药物,因此防大于治,结合高水平的饲养管理,尽可能地保障鸡群的健康。鸡群一旦发病,要及时做好病鸡的隔离,并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防控工作,尽可能控制病鸡的数量。对未发病的鸡舍、已有鸡感染的鸡舍以及隔离出的病鸡进行带鸡消毒,尽可能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做好鸡舍的通风换气,严格环境管控;同时可结合抗菌药物,防止病原菌反扑,及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经济损失[3]。

猜你喜欢
肾型腺胃病鸡
鸡维生素缺乏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
鸟没有牙齿怎么吃东西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家禽科学(2021年6期)2021-08-26 05:39:3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8年21期)2018-03-18 02:59:58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