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傲,刘小义,吕昕玮,陈泓宇,翟博宇,林圣泽,曾祥伟
(东北林业大学150040)
2019 年末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 已席卷全球,目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达110749023 例,情况十分严峻。 欧美已出现养殖场水貂发生新冠感染的现象并且多项研究已证明一些动物对新冠易感性高。 故新冠动物宿主溯源对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本篇文章将根据目前研究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和建议。
1.1 冠状病毒分类与新冠简述 冠状病毒亚科有4 个不同属,即α 冠状病毒、β 冠状病毒、γ 冠状病毒和δ 冠状病毒,其中α 冠状病毒和β 冠状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动物,γ 冠状病毒感染禽类,而δ 冠状病毒禽类和哺乳动物都可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为β 冠状病毒。 其刺突蛋白(S)的受体结合域(RBD)与宿主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相互作用,促进跨物种传播。 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也可经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还存在经胃肠道分泌物传播、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1.2 新冠动物宿主溯源 相关研究发现新冠早储存于动物体内。 雪貂、猫、非人灵长类、狗、鼠和一些蝙蝠(但狗和埃及毛蝠无症状)对于新冠的易感性高并且非人灵长类、小鼠、叙利亚仓鼠、雪貂、猫和狗等已被作为实验动物模型。 鲸目动物有极大可能感染新冠,其中齿鲸有可能暴发新冠病毒,而鱼、两栖动物不太可能感染新冠。 猪、绿头鸭和红原鸡易感性很低。
多项研究表明蝙蝠可能为新冠的原始宿主; 蝙蝠的天敌(小型哺乳动物如黄鼬、果子狸、貉等,一些猛禽如鹰、雕、鵟、鸮,尤其是长耳鸮)、可能与蝙蝠有接触的啮齿类、水貂、雪貂、穿山甲、狐狸、鹿、蛇等可能为新冠的中间宿主。 一些养殖场、海鲜市场的半野生状态动物也很有可能被蝙蝠等动物污染而成为新冠中间宿主,比如鼬獾和兔子。
貂、猫、狗、鼠、蝙蝠等对于新冠的易感性高,饲养这些动物的养殖场需警惕新冠感染。 虽然猪、禽、牛、羊、两栖动物等不太可能感染新冠,但易感其他类冠状病毒,所以养殖场也可部分借鉴以下建议。
2.1 动物冠状病毒检测体系的建设 通过病原学诊断(如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如抗体检测)等方法检查引入畜禽和场内动物是否发生新冠或类新冠病毒感染。 发现病畜禽及时上报,按规定对其隔离、淘汰、无害化处理等。 相关人员需及时隔离和救治。 进行疫病净化。
2.2 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制定
2.2.1 严格的养殖场进出制度 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禁止外来人员携带不明动物。 所有进出饲养区的动物、人和车辆、饲料等生产物品都要根据相关消毒流程要求,进行严格消毒。防止野生动物(尤其是蝙蝠)进入养殖区。外来的非工作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养殖场, 核心区饲养人员在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内不出入养殖场。
2.2.2 养殖场合理布局和严格消毒 养殖场选址需远离主干道、屠宰场及人员密集地下风口并按照要求建在规定区域内。 布局应科学规范,分区明确。 生产区间设置防疫缓冲隔离带,使其与外界隔离。 还需合理建设道路和消毒池设施。
勤清扫和消毒。 工作人员在过渡区换衣消毒。 在养殖场,采用有效专业的清洁剂清洁污物,尤其是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对不同区域和场所使用针对性强的消毒剂。 避免病毒经胃肠道分泌物、粪口等方式传播。
2.2.3 提升动物免疫力 确保饲料安全和营养,避免污染。按照制定的免疫程序,对养殖场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引入的种畜禽要做病原学检测,先对其隔离,隔离后也最好禁止混养。 定期消杀蚊虫、寄生虫。 防止畜禽应激而易于新冠感染的情况。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添加剂。 除此之外,有研究发现流感病毒能显著促进新冠感染,防控两种病毒共感染也应受到重视。
2.3 人员管理 由于SARS-CoV-2 是人畜共患病,所以对于养殖人员的感染情况也要实时检测,防止病毒跨种传播。 对到场人员做好登记、体温测量、消毒,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 尽量保持人员稳定和对其活动控制。 由于疫情,各方面压力增大,也需采取措施安抚人员心情。
目前认为SARS-CoV-2 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 在与中间宿主长期共存的情况下, 同一宿主一旦被其他病毒感染就会有发生病毒间基因重组的可能, 导致SARS-CoV-2 发生变异并获得跨物种传播能力。 通过对新冠的动物宿主溯源,既能建立有效的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报障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又能防止动物源病毒向人类传播,确保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