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莹,梁向光
(1.佛山市三水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528100;2.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动物防疫检疫站 528100)
动物疫病一直是生猪养殖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不但给养殖户经济效益带来直接损失,而且会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一定危害。随着政府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科研人员不断研发新药物,养殖户饲养管理的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丹毒等重大动物疫病近年未出现全国性暴发性流行,动物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2018年全国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陆续蔓延到全国各地,导致生猪产能大幅下滑,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当前传统疫病尚未净化,新疫病不断传入的新形势下,做好疫情防控,减少病死率,成为养猪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省是生猪养殖大省,但散养户占比大,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利用率低,养殖技术水平低下,养殖场管理粗放。部分地区生猪养殖以塘基养猪、鱼塘养鱼的传统立体养殖模式为主,疫病防控设施设备薄弱,场与场之间生物安全距离不足,造成了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同时,小、散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设施配套不全,通过鱼塘消纳粪污或者直接排入河流,对环境影响很大,负面影响日益明显。
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把传染源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个群体或把病原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扩散途径[1]。主要传播途径包括了活畜禽调运传播、粪尿等污染物传播、病死体不规范无害化处理传播、虫媒生物携带病原传播、兽药饲料企业销售人员以及生猪中介等人员传播、饲料以及车辆等物品传播。
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出现楼房式养殖模式,仅为简单的楼层叠加。由于猪群密度大、转群频繁、楼层相连和人员易窜层等问题,使疫病感染风险很大。相对平房养猪的模式,早期楼房养猪模式在疫病防控上未体现出明显优越性。经过不断的改进,现代楼房猪场不再是普通平层猪场的叠加,而是根据猪的生理需求和生活条件要求做了深度适应性设计的新式猪场。楼房猪场一体化设计,安装配备各种自动控温、自动喂料、自动冲洗等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数字化,并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实行全程数据信息化[2]。
为适应广东高温天气,生猪养殖场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建筑结构为主,利用自然通风或风扇吹风等方式降低猪舍温度,达到适宜的环境温度。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建筑结构不利于对虫媒生物、鼠类、鸟类的管控,病源容易通过这些动物传播和扩散。例如猪口蹄疫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皮肤、黏膜以及呼吸道感染传播,人、鸟、兽、鼠和昆虫均可以作为口蹄疫疾病传染的媒介[3],特别是场与场之间距离较近,鼠类、鸟类相互流窜,加大了疫病传播风险。楼房猪场采用全封闭式多层立体建筑,猪场的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厂等各功能单元之间相互独立,每一栋楼房相互隔离,层与层之间互不关联、互不交叉,每层间具有独立性与封闭性,每层楼房就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养殖猪场,人员、物资、猪只在高楼内各层间不交叉流动,每层猪舍形成独立封闭的生物防控系统,层内是小单元设计,独立封闭空间切断病原的传播和交叉污染。每一栋楼房底层作为架空楼层,形成天然的隔离,上楼通道均有挡鼠板等设计,防止鼠、蛇等小动物进入猪场内部[4]。通过阻断楼房与外界环境、楼房内部层与层之间疾病传播,最大限度避免虫媒生物、鼠类、鸟类等携带病原进入猪场,场内人员流动交叉感染。
疫病防控中,饲料管理是养殖场容易忽略的一环,但多种疫病会通过饲料作为媒介进行传播。楼房猪场配套小型饲料厂和自动料线,在场内生产加工饲料,采用热粉料+无风冷却技术,保证饲料进入猪场前已灭活病毒[5],杜绝病毒通过饲料进入猪场。
猪链球菌病等疫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猪的鼻液、唾液都存在病菌,咳嗽产生的飞沫通过空气传播形成传染源。楼房猪场通过采用“水帘+L9级空气过滤+中央空调调盘管”等结构设计,进入猪舍的空气经过百万级空气过滤,有效阻止空气中浮尘携带的病毒进入猪场,保证进入的空气洁净、清新[2]。经过滤处理过的空气,通过地沟通风的方式,保证每一头猪都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负压换气系统统一收集,经过益生菌处理的水帘净化后排出楼外,确保外排气体无异味。
患病生猪的粪尿、病死体是重要的病源,例如圆环病毒主要通过鼻腔分泌物以及粪便的形式向体外排毒[6];感染猪链球菌的病猪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存在病菌,如鼻液、唾液、尿液、血液以及内脏等中都能够检出病菌[6]。处理好粪尿和规范处理病死体,是减少疫病源头传播的重要手段。楼房猪场配置封闭管道输送病死猪,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胎衣、病死猪等通过封闭管道输送到焚尸炉集中无害化处理,有效杜绝交叉污染。
兽药、饲料企业销售人员以及生猪中介在不同的猪场流动,衣服、鞋子容易粘有病原菌,导致这些人成为动物疫病传播者带入场内。猪场内,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相互流动,也会成为疫病的传播者。楼房猪场配套生产区、生活区、饲料厂、污水处理区等不同功能板块,场内的生产生活区进行严格划分,人、猪、物、料等均有专用通道。场内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封闭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外出。工作人员一旦外出,要经过冲凉、更衣、消毒等程序后才能进入生产区。
动物疫病一直困扰着养猪人,不仅对养猪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也关系着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还会影响人类公共卫生安全。结合环保治理压力、土地资源紧张、人力成本增高等因素的影响使生猪养殖模式不断变化。从传统模式到大线模式,再到高效猪场模式,再到现代化楼房猪场模式。现代楼房猪场通过在饲料、空气、人员等方面管控,再结合互联网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多管齐下,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织牢织密疫病防控网,将动物疫病对养殖场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大大节约土地资源和人力成本,将成为我国生猪养殖发展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