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石磊
最近,我被一部不是很起眼的网剧——《战火熔炉》吸引了。相较于动辄50集以上的大制作,《战火熔炉》只有短短13集,虽然剧集短,但故事情节紧凑。这部剧采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战争戏拍摄模式,角色大多为普通士兵,也只是反映了战争中的一个连队。网上的许多评论说,这种拍摄方式和剧情安排借鉴了著名的美剧《兄弟连》,关注战争中的个体,加上细节考究的服装道具,以及对战斗中各种战术细节的展现,让人感觉紧张刺激,是一部有剧情、人物相对饱满、拍摄也比较讲究的好片子。
《战火熔炉》剧情里的四连,从我们熟悉的广西南宁出发,经历了抗美援朝初期的五次战役。若要说剧集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人物不那么“纸面化”,观众透过剧集看到的是他们成长的印记。正如其名,战火的熔炉成就了这些最可爱的人。
该剧主角是一名国民党“解放战士”,这个角度很新颖,也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主角的成长曲线更为明显,观众也就随着主角的成长不知不觉间被代入其中。在一次次激烈的战斗中,主角从对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行为的不理解,到经历了一次次战场磨练,面对身边战友的牺牲,最终领悟到了战斗的意义,再次举起武器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军战士。
主角的队友也大多个性鲜明,有性格随和、关键时刻非常果断的连长,有与连长唱双簧、讲原则又暖心的政委,有性格火爆、战斗英勇的排长;有喜欢收集罐头、强硬可靠的班长……人物的成功塑造,让观众在看到他们牺牲或者受伤时总不免潸然泪下,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剧集的成功。
剧中唯一的女性角色,一名从“三湾改编”时期被收养的女婴儿,成长为志愿军老兵“雨三湾”,剧情里她由文工团战士最后成为四连的一名女排长。女角色的融入并没有往强行插入爱情戏的方向发展,而是展示了另一种不同的成长。剧中或许有些感情戏份,但都十分隐忍克制,正印证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当然,这部戏也有缺陷,比如部分场面的逻辑硬伤,由于经费问题造成的一笔带过等。《战火熔炉》最终止于第五次战役中四连与美军突击队的生死较量,浴火重生的四连会有怎样的表现?剧中人物的命运如何?这给后续续集留下了不少伏笔。
如此深入刻画战斗细节、人物个性鲜活的影视剧着实不多。剧中,主角们在战争中成长了;剧外,经过了《战火熔炉》的观影,观众也仿佛成长了,对于志愿军多了一份感同身受,多了一份敬佩,多了一份对当下生活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