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峰,刘斯贞,隋金伦
(沂南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300)
当前,动物疫病诊断中生物学检测方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由于能检测到不同致病源特异性基因片段,因而结合BVDV保守序列设计通用性或者结合不同基因差异序列设计分型的检测引物,以此鉴定并分型研究BVDV病毒。相关学者结合GenBank中宣布的BVDV高度保守UTR序列有效设计鉴定与分型引物,构建BVDV鉴定RT-PCR诊断方法与分型诊断方法,鉴定引物能够对BVDV-1与BVDV-2型分别延伸出288bp的特异性片段,而分型异物可分别将BVDV-1与BVDV-2衍生出316bp与110bp两种特异性片段,其在BVDV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病料检测中有一定的适用性,因而应用前景广阔。
该诊断方法是基于常规PCR方法中融合光谱技术发展而成的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其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相关学者构建的BVDVSYBRGreen荧光定量诊断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好,其中敏感性达到最低检测下限10拷贝,与牛副流感病毒3型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不会发生交叉反应,但其不能鉴别诊断猪瘟病毒。而基于BVDV-1与BVDV-2构建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鉴别诊断方法,是结合牛病毒性腹泻病毒UTR而设计的一种引物鉴别诊断方法,其与猪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及口蹄疫等病毒不存在交叉反应。对于BVDV-1与BVDV-2该诊断方法最低检测下限分别是10拷贝/μL与100拷贝/μL,因而在BVDV临床诊断与分型诊断检测中比较适用。
其属于一种环介导等温技术,属于新型核酸等温扩增技术,操作方便且现场应用灵活等特点,能够快速诊断临床疾病。优化反应时间与温度,基于BVDV5′UTR基因序列有效设计了四种特异性LAMP检测引物,构建BVDVRT-LAMP快速诊断方法,其在63℃等温环境下50min就可完成反应,其最低能够检测到10-6倍稀释后的BVDV病毒液。相较之常规RT-PCR病毒诊断方法,其灵活度达到100倍,与其他病毒也不会发生交叉反应,操作方便、速度快、灵敏性强且具有特异性,因而在BVDV现场诊断与监测中可采用该方法。
因该诊断方法操作方便、有很强的特异性、灵敏性强且可进行大规模监测,因而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中。基于BVDV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构建BVDV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强,利于检测到160倍稀释后的BVDV阳性粪便样品,不会与牛肠道、口蹄疫以及牛细小等病毒出现交叉反应,对常规RE-PCR有百分百的符合率。该诊断方法适用于规模样品BVD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从技术层面为BVDV病毒感染诊断、检疫、净化与防治提供了保障。
牛养殖中,要定期清洁圈舍与周围环境,并且选用无毒无害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以防消毒剂在牛体内残留,这与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相符合。另外,饮水与饲料消毒也是十分必要的,饮水要满足饮用水标准,没有污染的清洁水,对牛舍内垃圾粪便清理要及时。对患病牛牛舍做好彻底消毒,病死动物与流产胎儿要及时处理,以防疾病蔓延。
免疫接种利于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牛6~10个月大时,从初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水平变弱,此时接种减毒与灭活疫苗利于有效预防牛患病毒性腹泻病毒。此过程中,要选择安全的疫苗,且接种必须要正确。
对牛群加强饲养管理,为牛提供充足而均衡的营养物质,以此全面提高牛只免疫力,有效降低牛病毒性疾病发病几率。
当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生产时间常以对症治疗方法控制病情。其中,收敛剂与补液疗法能够缩短病程,对患病牛有很好的恢复效果。牛患病后,及时选用抗生素预防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大面积死亡。另外,还要详细记录治疗过程,包含发病情况、用药时间与计量、药品生产情况、兽医姓名及治疗方案等信息。
综上所述,BVDV疾病会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损失,也是牛群极易感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因而养殖场要加强疫苗免疫接种与生物安全防控,及时治疗或淘汰带毒牛患病牛,对饲养场环境做好消毒处理,确保饲料与饮用水干净。定期清理粪便保持圈舍通风换气,加强防寒保暖。引种过程中,要严格做好隔离检疫,只有积极防控BVDV 才能减小发病风险,为养牛业健康发展提供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