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广,张以顺,张 平★
(1.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510642;2.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10275)
动物学实验课程是许多高校生命科学类及医学类学生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而专业的动物学实验室是该实验必要的场所。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今后的两三年内打造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1]。有学者认为,所谓“智慧实验室”就是将人的智慧与科技发展相结合,融入到实验室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发展等各个环节[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生物学实验室的配置也越来越先进和人性化,用于本科教学的动物学实验室不仅有基础的实验工具,例如解剖刀、手术剪、骨剪、眼科剪、眼科镊等等,还需配置显微镜、解剖镜等基础设备,甚至还需要电脑和网络的互动系统等高端设备。由于动物学实验的特殊性,例如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血腥、毛发、排泄物等等,如何管理好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
操作台是实验操作的主要场所,为了整齐美观,我们采用的全部都是白色底桌面,而且这种桌面一旦有任何污染物都会一目了然。当然,卫生的保持也就显得比较繁琐。实验结束后常常有水渍、毛发、血液、纸屑等等留在操作台上,首先将纸屑等有形物收入垃圾桶,然后用湿抹布擦拭桌面的液体,最后用装有75%酒精的喷壶喷洒桌面,并一边喷洒一边擦拭。75%的酒精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作为有机溶剂比较好的清理干净血迹。
实验室地面跟普通办公室或者家庭地面不同,学生密度比较大,地面会有许多泥土和动物(鸟类、鼠类、兔类等)的毛发混合,先用吸尘器将毛发等吸干净,再用湿拖把将泥土拖干净,最后用干拖把擦干,将空调打开,调低温度,可以很快吹干地面。
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是大多数实验室特别是动物学实验室的通病,我们实验室也不例外,大量被解剖开的动物尸体、剪切下来的肌肉或其他组织、解剖过程中掉落的毛发、动物应激产生的排泄物等,都会产生各种难闻的气味。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解剖完毕的动物废物集中存放,待全部学生操作完毕后用医疗垃圾袋打包好放入冰柜,联系专门的动物废物处理单位收走;肌肉组织等切割下来的碎片尽量收起来,和动物尸体一起处理,确实无法收集的小碎渣会和血液等一起冲洗到水池,而水池里安置的专门漏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把漏网里的小碎渣收集起来后,开大水龙头尽量冲洗水池和漏网,这样基本上不会有残留在下水道中,也就不会有后续的气味冒出。冬天时整个实验过程开窗通风,夏天时,实验过程中同时开空调和排气扇,实验结束后开窗通风。每周用空气清新剂对整个实验室喷雾2次。
现代生命科学课程大多都与先进的仪器设备相结合,而教学类动物学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于实验对象的特殊性尤其需要特殊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我们采用的做法是,首先,上课前先进行培训,给学生讲解每台仪器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特别是显微镜和解剖镜,一定要反复操作熟练才可以。上课时正确、规范使用仪器,使用完毕后用蘸取酒精的干净纱布擦拭仪器表面,对于油镜来说还需要用擦镜纸蘸取镜头清洗剂清洗干净镜头后回归原位,并用专用的罩子罩住。每个学期结束后,将罩子用洗涤剂、酒精等祛除表面污垢、血渍等以保持美观。
动物学实验室用于解剖的基本工具包括手术刀(解剖刀)+刀片、手术剪、镊子、眼科剪、眼科镊、骨剪、蜡盘等等。手术刀等金属器械都是不锈钢器材,不容易生锈,但是长年累月的使用难免沉积许多污垢。我们的做法是每次实验结束后,先让学生用流水冲洗,然后打开摆放在桌面晾干,每月用20%的漂白水浸泡2h后晾干,金属器械便会光亮如新。
本科教学用动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基本上包括三大类:基础设施、生物安全和化学药品[3]。由于化学药品使用较少,最主要的是前两大类。基础设施类隐患包括水电使用不当、电线老化等引起的火灾、爆炸等等。而生物安全类隐患主要是由于对实验动物进行抓取、麻醉、解剖、取血等过程中不当或者不小心的操作造成的人身伤害。实验室安全是整个实验室管理的头等大事。我们的做法是,各种规章制度上墙,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培训,定时检查水电设施,定期更换灭火器、防火毯,在接触实验动物之前做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实验工具的使用必须熟练掌握,并有应急药箱,常备各种消毒、包扎物品。虽然教学用动物学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比较少,但也要规范化管理,建立取用登记手册等。
高校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化学试剂、放射物、动物废弃物、实验器械与耗材等等[4]。作为本科教学的动物学实验室废弃物数量较少,种类也比较单一,主要就是动物废弃物和损坏的玻璃和金属等锐器。动物废弃物用黄色医疗垃圾专用袋打包后装冰箱冷冻后,由专门的动物废物处理单位收走。锐器类废物用黄色专用锐器盒收集,然后由专门的处理机构处理。
以上是笔者管理本科教学动物学实验室几年来的心得和体会,比较浅显易懂,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交流。